韦编三绝的故事(成语韦编三绝的由来)

2022-09-15 19:54:13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54

边巍三绝的故事(成语边巍三绝的由来)

春秋时期的书籍主要是由竹子制成的。先说圆竹有一定的长度,然后把它掰成一定的宽度,打磨平整,再把资源网做成竹简,然后用火烘干后再在上面写字。书写时,由于竹子的外皮不易着墨,通常是在竹片内部直接剪掉或书写。

一般情况下,一张竹简只能写一行字,从几十个到八九个不等。一本书需要很多竹简,用结实的绳子之类的东西按顺序编织在一起,然后最后变成一本书,方便阅读。

通常资源网叫丝线编丝、麻绳编绳、熟牛皮绳纬编。像《周易》这样的厚书,当然是由许多竹简用煮熟的牛皮绳编织而成。有相当大的重量。

孔子晚年很喜欢易,花了很多精力研究。他一遍又一遍地读《周易》,注释了许多注释。不知道看了多少遍。结果竹简连接的牛皮绳多次磨损,不得不多次更换新的。

根据孔子学习《周易》的故事,后来引申出“纬三绝”这个成语。这是努力学习的比喻。

即使孔子读书到这样的程度,他也谦虚地说:如果再多活几年,我就能完全掌握《周易》的文字和质量。

所以我经常告诉我的孩子们要多读书,更要有个好品质,要谦虚好学,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所以我经常跟孩子说,要多读书,要有好的品质,要谦虚好学,要说好话,要做好事,要做好人。

下一篇:九千米的爱情(九千米爱情开播)
上一篇:泡面的危害(方便面的危害真的有那么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