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战片电视剧(近25年评分最高十部谍战剧)

2022-09-10 11:07:22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271

谍战电视剧(近25年十大谍战电视剧)。

2020年是国产剧辉煌的一年,也是谍战剧陨落的一年。

2000年的谍战剧《秋蝉》和《游戏人》都没能通过豆瓣及格线。

之后,刘云龙又推出了失传已久的谍战大作《致胜》,至今仍不温不火。

到了年底,电视剧《风声》开播,结果就是风大雨小。

很多人问,中国的谍战剧怎么了?

皮哥深感痛心地告诉大家,谍战剧已经到了瓶颈期,如果未来没有新的突破,很可能就这样沉沦下去。

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近25年来评分最高的10部谍战剧,看看为什么曾经风靡一时的类型剧如今越来越窄,甚至进入死胡同。

—10—

赢了。

2020豆瓣7.1分。

《夺冠》的制作人和主演是刘云龙,所以观众对这部剧寄予厚望,但从内容上看有点力不从心。

“打赢”海报上有一句话:打赢这场仗的几率很小。

这句话简直就是上帝的预言,预言了几乎没有人关心这部剧的现实。到目前为止,豆瓣参与人数还没有超过1万。

这部剧有很多缺点:拍了15年,在雪地里藏了5年,一直在补缀,严重破坏了剧情的流畅性;在《韩国限制令》下,主角韩彩英被AI改成了女演员苏青,但AI换脸也不是万能的,很多镜头只能删,不能再拍了。

刘云龙也做了很多努力:比如把主角设定成瘸子,加入了很多幽默元素,把故事搬上国际战场,但这些小把戏还是无法弥补剧情薄弱的事实。

最终《夺冠》以不温不火的结局收场,很多人趁虚而入,失望而归。

—9—

克里夫。

2012年豆瓣8.4分。

《悬崖》于2012年播出。与以往的谍战剧相比,减少了意想不到的情节和紧张的气氛,展现了人物更多隐藏的情感。剧中的谍战人员虽然远非神通广大,但却更加接地气,很多人称该剧为“最有泪点的谍战剧”。

此外,它的制作水平已经超过了以往的谍战剧,灯光场景和道具音乐都很出色。

不过这部剧也没有逃过谍战剧的套路,结构松散,重复无意义的场景太多。而且有些剧情也有矛盾,明显比《黎明前》和《隐秘》差一个档次。

但是尽管她有缺点,她仍然是一部好剧。

—8—

誓言是无声的。

2002豆瓣8.6分。

中国过去没有“谍战剧”的概念,只有“谍战剧”,这种老戏就是代表。

剧的开头有一句台词:我想把这部电影献给在秘密战线上战斗的人们。

与后来的谍战剧相比,这部电影最大的特点就是写实。

因为国安人员的真实工作其实很枯燥,也没有那么密集和惊心动魄的动作。

平和克制是这部剧最大的特点,但在平静的表象下却有一股暗潮涌动。这部剧巧妙地将一个略显老套的故事进行了全新的包装,用香港和内地两条故事线展现了60年代反间谍战争线上的英雄事迹。

整部剧有两点让我印象深刻。

一个由许子峰三人组成的反间谍小组,他们在一个老房子里工作,互相嘲笑。老许突然受到启发,一边生成一边开玩笑。这些段落使我年轻时非常愉快。

第二,徐子峰为了肩上的使命,对自己和女儿的生活守口如瓶。这份责任和担当也让观众非常感动。

后来谍战剧的很多段落都有这部剧的影子,是在特殊题材领域弘扬主旋律的成功之作。

—7—

伪装者。

2015年豆瓣8.6分。

中午生产的,肯定是精品。

这部正午出品的谍战剧,在《隐秘》之后谍战剧衰落的背景下,给人以极大的惊喜。

在这部剧中,明家四兄弟姐妹每个人都有两个以上的身份,一家四口玩一个身份游戏。

他们在战场上是敌人,在家庭中是亲人。这种困境让整部剧充满了悲剧色彩。

这部由休、金东、王锴主演的电视剧,在开播前被调侃为谍战偶像剧,但开播后,三位帅哥以精湛的演技打在了脸上的斑点。

这部剧的成功充分说明了一部剧的质量不一定和演员的价值有关。

—6—

北平没有战争。

2014年豆瓣8.9分。

简单来说,《北平无战事》是谍战版的《人民的名义》,刘烨和六位电影皇帝一起促成了这部年度大戏。

可惜刘烨和艺鹭一样,在饰演一副老戏骨时缺乏气场,损害了整部剧的质量。

但是这部剧还是有一个很宏大的格局,编剧刘和平指出,他写这部剧的原则是:谈我党要自信,谈国民党要相对客观。

这部剧聚焦1948年到1949年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讲述了国民党政府垮台的全过程。明线是反腐剧,暗线是谍战剧。这些故事环环相扣,很危险。

但是格局太大,导致后期整部剧都在拖后腿。开头和美剧一样刺激,结尾有点懈怠,矛盾层层叠加。看到最后只剩下几个小水花,人们不禁感到意兴阑珊。

—5—

风筝。

2017年豆瓣8.9分。

《风筝》的评分虽然不是谍战剧中最高的,但却是谍战剧的最后一个巅峰,刘云龙为此耗尽了最后的天赋。

这部剧在雪地里藏了4年,最后以剪辑版的形式呈现给观众,质量大打折扣。

有人看了未剪辑版的《风筝》,忍不住抱怨。如果这部剧不砍一刀,其水准也不会逊色于《隐秘》。

这部剧的一个重大突破就是它的价值。整部剧跨度长达30年,涉及上百个人物,从广度和深度到触到极限。

整部剧改变了谍战剧惯用的脸谱化设定,真实还原了解放战争背后的隐秘战线,完整呈现了主角郑耀先的跌宕起伏,在流畅的剧情中展现了复杂的人性。

作为一部谍战资源网剧,最好的部分不是谍战片段,而是后半部分。

前期六哥风流倜傥,腻腻腻,后期却苦风四起。两者的鲜明对比告诉我们,这才是卧底的真实结局,大多数人都不会有好的结局。

郑耀先没有崇高的革命理想是活不到最后的。他的革命信念令人信服。

《人民日报》也发文称赞这部剧:风筝只有被信仰捆绑,才能飞得高。

可惜《风筝》的价值太高,几乎挡住了谍战剧的去路,它的辉煌注定是谍战剧最后的辉煌。

—4—

“密谋反对”

2006豆瓣9.0分。

这部剧是谍战剧真正的开山之作,此前的谍战剧在这部剧之后被统一推进为谍战剧。刘云龙也凭借这部剧获得了“谍战剧之父”的称号。

以往谍战剧最大的问题就是剧情比较平淡,双方的手段都比较少。看完之后,观众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感觉。

而“暗算”则彻底打破了这种局面。

它改编自麦家的同名小说,也获得了茅盾文学奖。得益于强势的文字,这部剧彻底颠覆了观众对谍战剧的刻板印象。

其创新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是打造谍战剧《揪鬼》的故事设计。

这个招数现在已经用光了,成了常规套路,但“Counterplot”第一次可以称得上是“吃螃蟹”。

“内鬼就在我们中间”,观众知道谁是内鬼,但剧中人却深陷迷雾,互相猜疑。当我们站在上帝的角度去看时,我们会有无限的兴奋和乐趣,那种情感的沉浸感很强。

二是展示了很多真实的谍战技巧:莫尔斯电码、代号XXX的计划记忆连接器暗语和黑话。

观众第一次看到谍战剧应该有的行业干货,这种好奇心也很吸引人。

第三,该剧分为三章:听风、观风、捕风,具有文学的美感。这三章看似是三个独立的故事,却又密不可分。在最后一个故事中,钱之江用自己的生命送出了最后一条情报,给予观众强大的精神批判。

总之,《对策》在中国谍战剧史上写下了丰富多彩的一笔,让人回味无穷。

—3—

黎明前。

2010年豆瓣9.2分。

《黎明前》是继《潜伏》之后最成功的谍战剧,帮助吴秀波彻底打晕了万千少女。

相比《潜伏》,这部剧最大的突破就是吸收了美剧的元素。几乎每一集都有高能瞬间,每一集都以扣扣结束。剧情上比《潜伏》更曲折。

一般谍战剧里,人与人的关系都是一层一层剥离的,卧底直到最后一刻才被认定。这部剧一开始,吴秀波饰演的刘欣洁就被怀疑是卧底。他身处绝境,如何依靠战友和爱人一步步走出困境。这种逆向的告诉方式也让人耳目一新。

这部剧给我印象最深的演员是林永健,而不是吴秀波。

他本该是一个喜剧演员,但在这部剧里,他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军官形象,让人根本演不了。

按理说他是反派,传统反派往往恶毒肮脏。但是,这个人物有崇高的信仰,是一个好领导、好父亲、好丈夫。他的人格魅力不亚于帅气逼人的刘欣洁。

但《黎明前》在剧情的曲折中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其内涵略小于《隐秘》。

—2—

无悔追查。

1995年豆瓣9.3分。

和2002年的《誓约无声》一样,《这无悔追踪》也是一部典型的谍战剧,播出时间更早。

王饰演的是长期潜伏在大陆的国民党特务,刘佩琦饰演的肖大力一直在暗中调查他。

这部剧只是一部谍战剧,其核心是一部关于时代变迁的同名剧。

间谍冯京波在大陆平静地生活着,每天感受着身边日新月异的变化,他的思想也随着他的资源网络而变化。40年后,冯京波放弃了敌意,写了一封投降书,在女儿的帮助下走进了公安系统的大门。

如果说后来的谍战剧比较嚣张,那么这部谍战剧就比较安静了,创作者以一个间谍的视角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后几十年的历史变迁。

冯京波自称是历史上最“憋屈”的间谍。他潜伏了40年,什么也没做。他已经从一个屈辱的间谍逐渐转变为一个正常人,他的心路历程耐人寻味。

—1—

潜伏。

2009豆瓣9.4分。

如果说《暗算》是谍战剧的第一部作品,那么《潜伏》就是谍战剧的巅峰之作,也是国产谍战剧的一个天花板。

这部剧有多受欢迎?

当年的白玉兰奖中,《潜伏》和《我的团长,我的使命》争夺最佳电视剧,原本是巅峰对决,但在实际评选中,却呈现出一边倒的局面。《潜伏》以压倒性优势胜出,有评委甚至坦言,他们完全被孙小眼睛的迷住了。

该剧播出后,剧中的绿色台灯都卖光了。

综上所述,潜伏也有三个特点。

首先是对主角面值的颠覆。

无论传统谍战剧埋得有多深,主角一定要风度翩翩,在众人中最抢眼。

无论是《卧底》中的刘云龙,还是《黎明前》中的吴秀波,都是这种类型,观众一眼就能看出他们“不对劲”,但剧里的对手无论如何也看不出来。

在这部剧中,孙和并没有以其颜值取胜,他们在剧中的穿着也很朴素,让人有一种代入感。

拍这部剧的时候,孙和并不是最受欢迎的明星。

孙曾经扮演过黑帮大哥的角色。从外表上看,他似乎是为银幕上的反派而生,但在这部剧中,他第一次扮演了一个懦弱的小人物。

陈瑶从《武林外传》开始就在寻求转型,这部剧也是她突破性的表现。

这两个人凭借精湛的演技征服了观众,他们都凭借这部剧加入了一线演员的行列。

第二,剧两边全员智商都在线。

在30集的故事中,双方的回合制对抗让人看起来非常沉迷于资源。

余则成刚刚征服了诡计多端的路桥山,而李涯却在那里被愤怒地杀害了。观众每分钟都屏住呼吸,生怕错过最精彩的一段。我看得停不下来,花了三天没日没夜的画了整部剧。

第三,《潜伏》打破了谍战剧一贯的严肃性。

虽然整体剧情紧凑扣人心弦,但空隙中总是穿插着许多搞笑轻松的段落。余则成与同事和领导的关系就像一部职场剧,当员工观看时也非常有用。

《潜伏》豆瓣评分9.4分,参与人数超过15万。它代表了谍战剧的巅峰。

更可喜的是,《隐秘》上映后的第八年,《风筝》问世,两部剧共同谱写了中国谍战剧新时代的华丽篇章。

可惜这部谍战剧最终没能成为常态。

《风筝》播出三年后,谍战剧标志性人物刘云龙再次推出《致胜》。事实证明,这一次,他很难继续他的辉煌。

“赢”的误判,意味着中国谍战剧走到了尽头。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创新,这个题材的电视剧数量会急剧下降,直到消失。

未来是否会有爆炸性的谍战剧,Pigo并不是很乐观,因为这个题材几乎已经被挖掘出来,从剧情到内涵再到人物,几乎没有留给后来者开垦的处女地。

与其强求创新,不如另辟蹊径。谍战剧不多,这些经典的足以让我们回味。

下一篇:钱串子花(钱串子花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上一篇:熏鱼怎么做(大厨教你做熏鱼超详细的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