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公主入藏(文成公主的入藏时间是什么时候)

2022-09-10 00:36:51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90

文成公主进藏(文成公主什么时候进藏的)。

文成公主进藏时。

文成公主于641年3月2日进藏。这个时间的具体日子可能会有差异,但年份确实是这样的。文成公主进藏时年仅十六岁左右。我们看看她的出生年份,大概是623-680年。因此,文成公主大约在641年进入西藏。

文成公主入藏相当曲折。与其他几位远房公主相比,文成公主这一次的婚姻让唐太宗相当不满,甚至被松赞干布逼迫。文成公主入藏前后,两个民族的关系相当迫切。当时藏族人已经在松赞干布的带领下到达了唐朝的松州,这一切都只是为了亲昵。当时,唐太宗也派兵强攻,击退松赞干布的军队。松赞干布主要是退休了,又派人去亲他。

松赞干布不来好好亲亲吗?在此之前,松赞干布得知突厥和吐谷浑已经迎娶大唐公主,于是派人迎娶,但被唐太宗拒绝。使者把它带了回来,结果,吐谷浑挡住了去路。于是松赞干布攻打吐谷浑,直接威胁唐太宗。唐太宗虽然打败了松赞干布,但最终还是娶了文成公主。看来这可能是松赞干布的软硬兼施策略。

所以文成公主进藏时发生的事情相当恶劣,对她嫁入西藏后的生活影响很大。虽然唐太宗给了藏族这么多的技艺和书籍作为公主的嫁妆,但仍然改变不了这一时期两个民族关系紧张的事实。

文成公主进藏路线。

文成公主进藏路线颇长,地区环境依然十分恶劣,说明唐太宗决意让文成公主入藏。最终缓解了汉藏紧张的关系。

文成公主的进藏路线,起于汉族的都城长安,也就是现在的Xi安,在去西藏拉萨的途中,经过了甘肃和青海。这条路在历史上被称为唐蕃古道,是当时中国和西藏社区交流的必经之路,全长3000多公里。但是经过调查研究,后人发现文成公主进藏的路线可能经过四川,但是没有可靠的证据,所以文成公主进藏的路线还不确定。

但是文成公主进藏的路线一定是经过青海的,尤其是青海南路到白海的那条路,长达2000多里,荒芜荒凉,环境极其恶劣,盛夏霜冻。当时文成公主和她的亲队有些路段没人,只好啃冰吃雪解渴。当时松赞干布是在白海迎接文成公主的亲队。

文成公主的西藏之旅很艰辛,但最难控制的是公主的思乡之情。传说文成公主长途跋涉翻山越岭,思乡之情愈发强烈。唐太宗心疼女儿命人用金子铸了一面日月镜,派人送给她,因此这座山也被命名为“日月山”。还有“道塘河”和去西藏路上的各种文成公主雕像。无论这些传说是真是假,这些雕塑都表达了藏族人民对紫苑文成公主的尊敬和爱戴。

文成公主在西藏的40年间,两个民族的资源网络关系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文成公主在西藏的嫁妆是什么?

“和”的政策一直存在争议。人们认为男人打不过他们,所以他们把女人叫出来。归根结底,政治是“软弱”的表现。当然,自秦汉以来,“民本政策”一直贯穿中国历史,游牧民族与中原文化始终处于较量之中。在封建社会全盛时期的唐朝,他表现出了一种杰出的政治智慧。

远不像西汉初期那样对匈奴卑躬屈膝。最著名的人是文成公主,是皇室的女儿,原名李燕儿,生活在公元625年到680年之间,正好是初唐到盛唐的历史时期。文成公主聪慧美丽。从小受家庭影响,懂得写字,懂礼貌,信佛。她敢于遵从唐太宗的旨意,远嫁吐蕃,彰显了她大义凛然的英雄本色。要知道,吐蕃不是长江以南。住在一个远离天空的地方,等于重新做人,重生。

然而,李世民却有“吞八荒”的政治报复心理,他主张“一场婚姻相当于十万士兵。”唐贞观十四年,即公元640年,约定各大部落的松赞干布都要送到长安,最大的任务就是讨老婆。为了嫁给当时世界一流强国大唐,松赞干打下了一大笔资本。他雇佣的礼物清单包括:5000两黄金和数百个稀有游戏...唐太宗结婚的直接原因只在政治;而不是金银珠宝。平心而论,松赞干布是西藏历史上的英雄。他发迹于雅鲁藏布江中游的雅砻江流域。藏区很容易统一,所以他担任了“赞普(君主)”的高位。唐太宗当然会在他身上下大赌注。就这样,十几岁的文成公主主动应聘,成为了松赞干布的夫人。那一年,松赞干布才25岁。

大唐贞观十五年,即公元641年,文成公主出长安赴吐蕃,由唐玄宗的亲弟弟李道宗和吐蕃使吕洞赞陪同。松赞干布亲自到白海(今青海省玛多)迎接,拜见道宗,并表演女婿大典。后来和文成公主在一起,她又回到了一些逻辑——逻辑,也就是现在的拉萨。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了近40年,一直备受尊敬。据《吐蕃王朝世袭镜》等书记载,文成公主入藏时,礼仪非常隆重,队伍非常庞大。唐太宗的嫁妆极其奢华。据说在聘礼单上,出现了:“释迦牟尼佛尊、至宝、金书柜、经典360卷。再加上各种金玉饰物”。还提供各种烹饪食物、各种图案图案的锦被、300种占卜经书、一面明辨善恶的镜子、60种建筑和技术作品、100种治疗处方、4种医疗作品、5种诊断方法、6种医疗器械……还携带各种谷物和芜菁子等。

通常,上述所有项目都具有严格的知识产权。比如西汉公主嫁给匈奴时,禁止携带蚕种、丝绸、瓷器等器物。甚至在唐代,瓷器和丝绸的生产技术也被官方垄断。偏偏文成公主能被大量抬到青藏高原,这本身就是朝廷的宠爱和信任。

生活安定下来后,文成公主带来的汉族乐师开始各司其职。他们非常努力地为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演奏了唐宫最流行的音乐。音乐舒缓优美,让松赞干布感觉像是天籁之音。他对音乐家和音乐大加赞赏,并挑选了一批有才华的少男少女与汉族音乐家一起学习,使汉族音乐逐渐传遍吐蕃境内,流入吐蕃人的心中。

来的法律老师也开始工作。他们帮助整理吐蕃的相关文献,记录松赞与大臣们宣布的重要谈话,使吐蕃政治走出原始,走向正规化。松赞干布很高兴,命令大臣和贵族子弟诚心拜文士为师,学习汉文化,学习他们带来的诗文书籍。他还派了很多贵族子弟,千里跋涉到长安,进入唐朝,学习诗歌和书籍,把汉文化带回吐蕃。

文成公主把农业技术人员带到吐蕃,把中原带来的粮食种子种在高原的沃土上,然后精心灌溉、施肥、除草。当收获季节到来时,茁壮的庄稼,以惊人的高产,让吐蕃人瞪大了眼睛。由于当时吐蕃人种植了一些青稞、荞麦等农作物,但由于管理不善,往往只种植它们,所以产量极低。他们不得不佩服汉族农业技术人员高超的种植技术。在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教导下,农业技术人员开始有计划地向吐蕃人传授农业技术,让他们在游牧的同时收获大量的粮食。尤其是桑蚕技术传给他们之后,吐蕃逐渐有了自己的丝绸产品——这项技术是一项跨越时代的创举。

唐太宗李世民去世,太子的继承人是唐高宗。大唐新皇帝册封松赞干布为徐都督,立他为西海郡王,并派使臣送去大量金银帛、诗文典籍、粮食种子,还特意送去饰品化妆品给文成公主,以褒扬她的功德。松干布隐在上面的书里感谢我,并忠实地说:“天子初资源网即位,如果臣下有不忠信,应该去中国亲兵除掉。”并献上15种首饰,请放在太宗灵前以表哀思。唐高宗被他对松赞干布的忠诚深深打动,他被封为客王,送给他3000件彩色丝绸。吐蕃使者到达长安后,他睁开眼睛,利用唐高宗高兴的机会向他请教酿酒、碾米、制墨、造纸的技术。唐高宗同意了。唐朝与吐蕃的关系,以文成公主的接触为基础,达到了完美和谐的顶峰。

大唐永徽元年,即公元650年,松赞干布死后;文成公主一直住在西藏。她热爱藏族同胞,深受人民爱戴。她设计并协助建造大昭寺和大昭寺。在她的影响下,汉人的磨制、纺织、制陶、造纸、酿酒等技艺相继传入吐蕃。她带来了诗歌、农书、佛经、史书、医典、历法等典籍,促进了吐蕃的经济文化发展,加强了中国和西藏人民的友好关系。她带来的释迦牟尼金佛像至今仍为藏族人所崇拜。

下一篇:隋朝皇帝(隋朝到底有几个皇帝?)
上一篇:曹操几个儿子(曹操一共二十五个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