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这些有趣的少数民族传统节日)

2022-09-09 11:05:12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145

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这些有趣的少数民族传统节日)。

1.彝族(火把节)。

贵州水城彝族同胞庆祝火把节。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古老的传统节日。它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被称为“东方狂欢节”。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时间举行火把节,大多在农历的6月24日。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新时期,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

2.佤族(古牧节)。

佤族历法“阳历月”(相当于公历的十二月)是佤族过去举行全村木鼓节的时间。2002年确定4月10-12日为佤族木鼓节。木鼓是佤族特有的鼓。大部分是用直径0.8米,长约2米的红发树雕刻而成。佤族用它来祭祀、报警、聚集村民或娱乐。

3.傣族(泼水节)。

泼水节又称“佛浴节”,又称“冷河上汉”,是傣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和泰语民族的传统节日。那一天,人们一早起来沐浴拜佛,然后开始庆祝好几天。在此期间,大家互相泼洒纯净水,祈祷洗去过去一年的烦恼。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续3到7天。

4.纳西族(三多节)。

农历二月初八,生活在云南的纳西族有一个特殊的祭祀节日叫三多节,也叫三多节。

三多节是纳西族祭祀“三多神”的盛大节日,也是纳西族的法定民族节日。这个节日起源于白沙玉龙村的北岳庙会,纳西语叫“三花颂”,意思是“祭三花”。

5.白族(绿色女孩日)。

女生节是每年农历正月十五。

这一天,剑川县滇南、等地的白族妇女不得不参加活动。他们一个接一个地捐钱,然后聚在一起。他们特意请人绑了一个少女的偶像,给她穿上白的戏服,抬着她在秋千上荡来荡去。人们围着她跳舞唱歌娱乐,然后在海威河举行纪念仪式。晚上,一人举着“绿衣少女”的偶像当领队,然后所有的妇女绕着村里的街道走,边走边唱着龙歌《绿衣少女》的叙事。然后我回到村里的地里和“绿衣少女”一起荡秋千到深夜。最后,《绿衣少女》被送到了海威河。

6.壮族(陀螺节)。

在广西壮族聚居的地方,每年都会举办一项著名的体育赛事——陀螺节。从旧历年除夕前两三天到新年正月十六,用了半个多月。

壮族(3月3日)

农历三月初三是许多民族的传统节日,壮族、苗族、瑶族是其中的典型。古时候,庄的青年男女聚集在街上唱歌,聚集在河边举行宴会。在壮族传说中,3月3日是壮族始祖布洛陀的生日。汉族是上巳节,据说他们在3月3日祭拜祖先轩辕和蚩尤。

农历三月初三,不仅是壮族简单的传统节日,也是壮族祭拜祖先和盘古、布洛陀先民的重要日子。

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法定的传统公共假日,自治区全体公民放假2天。

它不仅是一个汉族节日,也是广西壮、瑶、侗、苗族的传统节日。宋节不仅是弘扬民族文化的盛会,也是民族经济交流的盛会。据记载,宋节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壮族民歌的发展尤为突出,歌曲音乐会非常受欢迎。在古代,年轻的男女聚集在街道或河边举行宴会和唱歌。清代形成了数百人甚至上千人齐唱的大型“歌圩”。

7.蒙古语(鲁班节)。

鲁班节是云南蒙古族的传统节日。农历四月初二,蒙古人会杀猪宰羊,搭台唱戏,欢迎中村大佛堂的檀香鲁班塑像到各村进贡。欢迎师祖时,游行队伍敲锣打鼓,放鞭炮,打龙灯,划船,跳贻贝舞。观众挤满了人,非常热闹。在庆祝鲁班节前后三天,外出打工的蒙古工匠必须在四月初二之前回家祭祖。如果他们不回来过节,就会被视为忘记老师,欺骗祖先的人。

8.藏族(草原藏族节)。

草原藏历节又称藏历年,是藏族牧民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初举行,持续时间约一周。

节前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卫生,按照当地藏族人的习惯,太阳下山的时候,污水污物都要往西边倾倒,这就意味着一切不利于人们健康的东西都会随着夕阳消失。然后家家户户酿造青稞酒,制作油饼、奶饼,准备血肠、肉肠、鲜牛奶、红烧肉等节日食品。大年初一,家家户户的女主人一定要天一亮就起床,拿着水桶到河边、井池后面、嘴后面打水,放点鲜奶,然后用这水洗全家人的脸和手。洗完、穿好之后,大家兴致勃勃地玩起了“龙灯”,烧起了雪松,希望水草丰美,牲畜肥美。

然后全家人一起吃饭。饭前,每个人都必须吃一些糯米粉,以表明他们是吃糯米糕的人,永远不会忘记他们的祖先。节日前三天,村里的人一般不出门,大家聚在一起看《跳神》。《舞神》是一种带有宗教色彩的舞蹈。参加者戴着面具,穿着袈裟,跳一会儿舞,休息一会儿,再跳一会儿舞,伴随着钹、钹、锣、鼓、海螺。此外,青年男女随着锣鼓、笛子、二胡的节拍翩翩起舞。三天后,人们扶老携幼,从一个村庄走到另一个村庄,互相前来祝贺节日。

9.满语(金奖节)

吉林:享受过“金像奖盛典”的游客都很开心。

农历十月十三日是满族的“金像奖节”。“金奖节”是资源网满语最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是满语诞生和命名的纪念日,是全国性的节日。

10.苗族(踩花山节)。

花山节,又称“踏华山”、“跳花”,是苗族的传统节日。流行于四川南部和云南东南部,是中国中西部的一个资源网络。节日因地而异,通常在农历五月端午节前后举行。节日期间,苗族人盛装聚集在传统的跳台上,青年男女在跳台中央的花柱上翩翩起舞。年轻人还参加爬杆、赛马、射箭、唱歌、跳舞和选美比赛。这个数字已经长期达到10多万。

11.瑶族(王磐节)。

潘杰是祭拜祖先盘古、盘庚、盘瓠的重要节日,国内外人民都非常重视这一民族祭祀活动。由衡阳长宁、富川、中山、广西八步、恭城、金秀、广东连州、连南、连山、乳源、四川南充、贵州凯里、海南海口、云南西双版纳、河南郑州、湖南永州江华、江永等地的潘氏家族发起。,现在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王磐节日。每年农历10月16日,祭拜的人、妇女和儿童必须穿上自己的民族节日服装,聚在一起唱歌跳舞,庆祝王磐节。他们唱的歌是根据《王磐歌》改编的音乐歌曲。这种舞蹈是一种群舞,每个人手里拿着大约80厘米长的鼓,通常是两个人或四个人跳的。王磐节、王磐歌和长鼓舞都有着悠久的历史。

12.侗族(烟火节)。

烟花节是侗族人民在农历三月初三的盛大传统节日。在这一天,将举行抢烟花、斗牛、斗马、唱歌、踩大厅等活动。烟花分为第一炮、第二炮和第三炮。老人们认为第一炮幸福,第二炮升官发财,第三炮兴旺。因此,双方都会尽力抓住每一个镜头。

花炮节是侗乡最热闹的节日之一。每个节日,方圆各族人民都来参加,任何一个村庄都可以组织炮兵队。据说鞭炮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

13.土家族(示巴节)。

示巴节也被称为“年会”和“示巴节”。“示巴节”是土家族传统节日中最隆重的综合性节日,反映了土家族男女的婚恋习俗。

“示巴节”通常在每年的第一个月举行,有些地方在3月或5月而不是第一个月举行。比如湘西古田家庙的土家族,三月举行。

“示巴节”是湘西州土家族最隆重的传统祭祀节日,祭祀仪式严谨,祭祀方式独特,表达内涵丰富。其毛古寺、摇摆舞、梯玛嘎、大流子、东冬葵等数十种形式的表演,被列入国家、省、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示巴节不仅是土家族的盛大节日,也是土家族的文化盛会。

14.布依族(6月6日)。

“六月六日”是汉族和布依族的传统节日。由于居住地区不同,节日的日期也不统一。在汉族和一些布依族地区,人们庆祝六月六日,也就是六月六日。在一些布依族地区,农历6月16日或6月26日是中国的新年,这被称为六月街或六月桥。每年农历六月初六,布依族居住的村子里家家户户都要宰杀牛、猪,还要杀鸡、包饺子祭祖。然后,一家人喝酒。庆祝布依族世代传承的传统节日。

15.景颇族(眼脑歌)。

瑙纵歌也叫瑙纵歌,是德宏景颇族的传统节日,意思是“大家跳舞”。一般在农历正月十五举行,节日持续四至五天。跳木脑纵歌应在宽阔的广场或草坪上举行。

16.拉祜族(中秋节)。

中秋节是拉祜族的农耕节日,也叫巴哈节。拉祜族发音“巴哈”,意思是月亮,在拉祜族历法的8月15日举行,最初是为了纪念月亮和庆祝丰收。

仪式在晚上月亮出现的时候举行。每个家庭挑选最好的水果和果实作为祭品,放在竹桌上,然后把它们带到祭祀山神的地方(寨子后面),向已经为人们划分为农耕季节的月亮献祭。月光下,全村男女老少围着芈桌跳芦笙舞庆祝节日。

下一篇:房间去甲醛(5种有效去除甲醛方法)
上一篇:肝脏不好是什么症状(肝不好会有什么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