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品质mp3(最强音质MP3开山之作)

2022-09-09 07:36:50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76

高品质mp3(第一款音质最强的MP3)。

科技经典22号,今天来说一个经典的MP3音乐播放器。所有的照片都是我自己拍的。如需转载请申请授权!

容量28 m,只能放一首CD歌。它看起来像金属,但它是由塑料制成的,有一个非通用的USB接口,必须安装特殊的软件才能传递一首歌。

这样的MP3 2002年能卖多少钱?

不是299,更别说99了,而是接近2000元的天价,还是2002年左右,直到2005年国货烂货,这个过时的韩国品牌才卖了600多元。

当你看到这张照片时,你应该知道它是谁!经典的iriver铁三角和经典的森海塞尔MX300耳塞。

之前的科技经典在一篇关于MP3历史的文章中提到,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MP3播放器被一个从韩国三星跳出来的老大哥扔了出去。在2000年至2005年的第一波MP3普及浪潮中,韩国企业最受欢迎。

左边是三星YP-55,右边是IFP-180TC,都是当时的经典机型。

三星的YP系列,我们下次再谈。虽然卖得很好,但对于大厂商来说,MP3只是一个小产品,或者说是一个玩票产品。除了帝联的RIO系列,是另外一家韩国公司,iriver的IFP系列。

其中,就是这款IFP-180,国内授权车型IFP-180TC(最后一个C代表中国),俗称“铁三角”超级街机MP3,18年前风靡一时。

虽然它名字叫铁三角,但这种产品实际上是一种标准的塑料材料,因为它是由银制成的。金属”配色,加上带金属尾巴的挂钩,使它看起来像金属一样。

Iriver标志性商标,铁三角金属钩。

因此,当笔者时隔十几年再次拿起这款产品时,完全没有金属资源网漆,外观保存完好。虽然他手里几十克的重量不是很轻,但是和帝联RIO系列的那些大家伙相比已经很迷你了。

如果说当时帝联的产品是美标“大而厚黑”那么,刚刚从亚洲金融危机中崛起的韩国企业,在设计上已经有了日系风格,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小清新”(我要说索尼),这一点在ITP-180产品上得到了生动的体现。

左边是iriver AK50无损音乐播放器,也走了神盟的砖路。

三角柱的对称机身设计,刚好可以放一个5号电池。机身两端,一边是电池仓,一边是耳机、USB接口和挂绳,机身三面,屏幕一边是LCD背光屏和操纵杆,对称的一边是启动、循环、记录三个操作键,另一边是产品数据。

即使到了18年后的今天,这样的产品设计和人机界面依然非常值得称道,因为只有三个按键和一个操纵杆,不用学习就可以方便的播放歌曲和录音。

South iriver的机身按键比三星YP系列少,操作更简单。

这样的三角柱体设计一度成为iriver IFP系列的标准之一。与同样是韩系的三星YP-55的圆柱形相比,四面散落的按钮多达6个,每一面都有按钮,与铁三角简单明了的两面都有4个按钮,可谓太多累赘的资源网络。

这种简约的设计风格,在MP3产品的开拓时代,可谓一进入市场就占据了制高点。2002年第一次在隔壁寝室看到这个产品,有一种“惊为天人”的感觉,当然是接近2000元的价格,相当于两个学期的学费。

相隔十几年的iriver产品价格几乎一样。

当时很多当地的学生选择了这款产品,其实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外观,更是为了一款耳机。铁三角标配森海塞尔的MX300耳机。当时一款索尼入门耳机是高端产品校园,一款森海塞尔MX500耳机绝对是德国超级耳机。

现在想想,带着几百块钱的耳塞听MP3,好像就像在北京的晚高峰开赛车。无脑”不过,当时标准普尔推出了MX300耳机,支持录音功能。除了MP3,它还支持WMA和ASF文件格式。这款产品可以在高压缩下播放多达三四十首歌曲,绝对是一款音质极高的MP3产品。

而且在MP3和上网还是准奢侈品的时候,IFP-180就已经支持固件升级,支持更多功能,提高音质。

对中国人的完美支持是伊瑞弗铁三角的杀手之一。

更何况这个铁三角还支持中文文件和内置歌词。当时,就连最高端的索尼CD机也对中国人极其不友好。在iriver进入国内市场的那些年里,这样的卖点成为了一大杀手。

我个人还记得,为了显示歌词,我在电脑前搜索了各种歌词,然后用MP3文件打包。虽然今天看起来相当麻烦,但在那个疯狂的MP3时代,它确实是黑色技术。

有年代感的液晶屏已经有单色背光了。

此外,与帝联极其不稳定的品控相比,伊里弗的铁三角系列,虽然都是“中国制造”不过从品控上来说,离帝联绝对有十个街区。品控资源网做得很好,不会出现莫名其妙的死机、按键故障、跳键等情况。

其实看品控,除了机身本身,配套枪套等配件也能看到。比如用劣质塑料等产品,放几年肯定会出现各种蛀虫问题。但是在笔者这个十几岁的铁三角里,皮套还是没有掉线掉胶等现象。

一个产品的质量控制做得很好,和它匹配的皮套都能看出来。

今天打开这个古董的时候,机身的几个按钮还是按的很到位,屏幕显示正常。当时最高四行的背光屏虽然只有单色,但也很给力。

当然,从今天的角度来看,这样一款容量小、塑料感强的产品,售价近2000元,绝对是一笔巨大的利润。但是,从品控的角度来看,这样的价格其实是良心。

18 m的容量当时放不了几首歌。

题外话,《科技经典》很少评论国货。除了缺乏原创性之外,这种品控良莠不齐,产品很难穿越时间。其实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真的希望国产品牌拿出一小部分吹嘘的广告费,做好品控。

其实回顾当年的各种MP3评测,即使是最“脏”的评测机构也不得不对这款产品的音质给予高度评价,这是因为iriver一直在IFP系列中使用飞利浦的主控芯片。虽然音质相当主观,但这款产品卖得好,除了自身MX300耳机和飞利浦芯片的加持,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5号电池的电池仓似乎是铁三角最脆弱的部分,毕竟还是塑料的。

虽然后来的IFP系列有很多经典产品,但在笔者的MP3榜单中,最难代表iriver产品风格的依然是老款IFP-180TC。

连接创新剑桥音箱,播放汪峰《再见青春》。这个已经有近20年历史的铁三角,不仅记录了MP3的历史,也记录了很多人青春的音乐印记。

下一篇:国际电子商务(跨境电子商务网购保税进口)
上一篇: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的阶段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