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灰霉病(防治黄瓜灰霉病)

2022-09-08 20:50:21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27

黄瓜灰霉病(防治黄瓜灰霉病)。

最近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据说灰霉病这种低温高湿的疾病,已经过了他们施展才华的黄金期。但我们调查发现,黄瓜灰霉病仍发生严重,最显著的危害特征是引起瓜条腐烂,通常发生在瓜条长到8~10 cm时,有时发生在待摘的瓜条上,导致黄瓜产量和商品性下降。

黄瓜灰霉病危害大,传播快。我们经常能听到菜农抱怨,“有很多药,我们就是打不过!”其实提前预防灰霉病可以达到更好的控制效果,治疗总比没有好。而且灰霉病的预防是有迹可循的,只要抓住这些关键点,采取有效措施,就能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1.掌握病原菌的侵染点,在蘸花剂中加入控制剂。

灰葡萄孢是一种弱寄生真菌,喜欢在有机物上腐烂。灰霉病菌侵染传播的高峰期是从开花到结果,通常从开花开始,逐渐扩散到瓜条。患病部位水浸,瓜条褪色、变软、腐烂,长出灰霉层。

针对灰霉病菌容易从残花中侵染的事实,我们采用生长调节剂和防治灰霉病菌药剂蘸花,提高坐果率,防治灰霉病菌。药剂可选自啶酰菌胺、咯菌腈和异菌脲,效果良好。该方法能有效延缓灰霉病的发生,但后期的防控仍不放松。

2.了解疾病的流行情况,为疾病创造不利的流行条件。

灰霉菌对湿度要求严格,在空的相对湿度较高时容易生病。棚内持续的高相对湿度是导致该病发生和传播的主要因素。特别是连续阴雨天期间,气温低,空气不及时释放,棚内湿度大,会使灰霉病突然爆发,流行起来。尤其是冬春季黄瓜栽培,在这种恶劣天气下,保温性能差的大棚尤为严重。当然,当栽培管理措施不当,如浇水过多、通风不当等造成棚内湿度过大时,也会造成灰霉病的发生和流行。

因此,在生产中,通过膜下暗灌、小浇水,根据棚内温度科学有效的通风除湿(在保证阴天温度的前提下尽量进行通风除湿),及时关注天气,并在恶劣天气来临前提前预防,必要时创造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可有效避免黄瓜灰霉病的发生和流行。

3.疾病发生后,应合理用药。

化学控制是灰霉病控制的关键环节,生产中控制灰霉病的化学药剂种类繁多。但是,随着常年使用化学药品,很多地区的灰霉菌病菌对各种化学药品都有较高的抵抗力。如山东灰霉病菌对多菌灵和嘧霉胺的抗性较高,不建议在山东资源网中使用这两种药剂防治灰霉病菌。而且农药连续使用2~3次后,病菌容易产生抗药性,对灰霉病的防治效果会大大降低。即使加大剂量,也很难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这也是菜农常说“喷洒某种农药不见效果”的真正原因。

因此,建议使用啶酰菌胺、氟吡菌胺、啶酰菌胺等。在网络治疗的预防资源上,有必要和药物交替使用或联合使用,避免重复使用药物。棚内湿度较大时,可采用喷粉(如使用友乐精密电动混粉机、格力微粉2号进行防喷粉)或烟雾(如10%腐霉利烟雾剂)进行防治,既不会增加棚内湿度,又有降低棚内湿度的作用。而且烟雾或喷粉杀菌全面,可以达到全棚杀菌的目的。

下一篇: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苏轼最经典的10首豁达词作)
上一篇:ps中如何美白皮肤(Photoshop人物美白磨皮详细图文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