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辑师一个月收入多少(剪辑师资格证)

2022-08-15 20:26:51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122

作者/剪刀手爱德华

我叫爱德华,朋友们都叫我阿华多。我曾经是一家国有企业的职员。现在我是一名电影预告片编辑,一家电影预告片公司的老板。

五年前,我在家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偷偷来到北京。当时我心里想,我应该在北京至少呆五年。如果五年内什么都混不了,那就回老家结婚生子。

幸运的是,我坚持住了。

说实话,在过去的五年里,我经历了从行业到自主创业的演变,同时也见证了包括营销行业在内的电影预告片行业更加规范和专业化的发展。

所以,大家都说影视寒冬,我认为其实所有的影视行业都在朝着更健康良性的方向发展。我很高兴成为其中的一员。

当然,工作数量肯定会有影响。不管我们是否以电影为生。但是想那么多也没用。好好活着才是真谛。

进入影视行业并不难,只是没想到。

卖狗肉的影视公司太多了。

其实直到现在,家人都不知道我到底在做什么,只是“拍电影”。在我们东部沿海小镇,大多数人毕业后要么当老师,要么考研,要么和家人一起做点生意,没什么不好。

我有点特别。因为喜欢电影,高中文化课没考好。为了上大学,我随波逐流去了艺考。虽然最后没有考上中戏和北电,但还是考上了影视学院,专业是摄影。本来毕业后想找一份和影视相关的工作,但是当时我抵挡不住妈妈的“欺负”,家里刚刚发生了一些变故,就去了一家“主导”很好的国企工作。

好好想想。真讽刺。我,一个综合学习只考了121分的年轻人,应该跟着一帮老女人老男人去做文书工作。当然是这么说的,但其实是一件苦差事。每天的工作就是给导游擦桌子,倒水,打扫卫生,然后开始看电影。是的,因为我太闲了,看电影成了我当年最大的工作。

直到有一次,我在帮忙指导填写资料的时候,看到了他的工作经历,三十多年,只有一行字。那一刻,我觉得这样的生活太恐怖了,一眼就能看到结局。我还年轻。有时候生活的改变只需要一瞬间。反正我就是这样。

2014年4月底,我偷偷写了辞职报告。然后五一假期过后,和朋友一起爬泰山,碰巧看到朋友圈里有一些大学校友在找室友,一个12平米的二居室,一个高低铺,一个月600块钱。当时觉得是个好机会,就直接从泰山去了北京,没有回国。

因为这个原因,我妈妈已经两个月没和我说话了。但我不能这么在意。当务之急是找工作,尤其是交了房租之后。当时我在智联招聘的时候,把所有有电影、电视、文化、媒体的公司的简历都放在我的书的名字上,都丢了。

最后只有一家叫xx文化传媒公司的公司向我要了4500元的工资。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拍摄电影花絮,以及企业宣传片之类的。当时很开心,事业终于和电影有关了。

直到正式开始工作,才发现自己的工作是拍儿童宣传片和公司的幼儿招聘广告,和电影无关。老板解释是因为上一部电影亏了钱,现在公司已经转行去幼儿园培训了,然后我们赚到钱就可以拍电影了。

我没办法。我急于花钱,所以只能妥协。三个月后,老板协商让我出差,说安徽又开了一个培训基地,我需要增援。我没有答应,所以辞职了。

对了,当时工资还是现金支付的。第一个月财务部把4500放在我面前的时候,我还是觉得北京不一样,工资是这样发的。现在想来,我知道这很棘手。我只怪它当时太天真。

总之,我在北京的第一份莫名其妙的工作让我看到了这个城市的神奇和陷阱,没有任何真正的技能很难进入这个行业。

月薪3800,当了预告片剪辑的学徒。

80%的同事都是在野外出生的。

辞职后,我也在想我能做些什么。我之前的工作也提醒我,不是所有叫影视的公司都是做影视的。说实话,在北京没工作就像裸奔,感觉随时会被淘汰。所以,当我在找一份拍摄和编辑的兼职工作时,我想知道我是否想学习更多的技能。

没过多久,同一个大学社区的学长知道我要来北京,就问我有没有兴趣剪电影预告片。当时对预告片怎么剪一窍不通,但至少会用Premiere,之前剪的宣传片应该算是积累经验。想了想,我说可以试试。

借着大四的光,我进了一家电影素材公司。当时公司刚成立一年多,只有两个部门。学长是海报部的负责人,而视频部刚成立几个月,一共四个人,包括我。

因为我是学徒,工资只有3800。比第一份工作少了700,但这是我职业生涯的开始,我只能咬牙坚持。

然而,在正式工作的第一天,我遇到了挑衅。不管你之前是习惯Premiere还是edius,让我们用最终剪辑X来剪辑影片。编辑软件虽然具有互操作性,但实际上在操作界面和快捷键应用方面是不同的。此外,习惯于改变软件应用习惯需要时间。

起初,我的工作是看电影和挑选材料。在这里,我第一次看到了电影的原貌。我们拿到的大部分电影都是粗制滥造的版本,上面也有公司的水印,所以如果有人泄露资源,就要对别人负责。当然,通常没有人这样做,因为在项目被接受之前必须签署保密协议。

不要以为看电影很容易活,只有和他们接触了才知道和在电影院看电影完全不一样。你要梳理它的故事线,记住它的镜头连接,最高境界就是只要说出是哪个镜头或者哪条线,就能知道是哪一分钟。为了磨炼这个天赋,我开始用笔一点一点写下来。之后就是寻找音乐,搭建结构。那段时间,我每天都这样练。

后来也有机会用新片子练手,但因为剪得不是很好,只是一个内景。我也逐渐意识到预告片和电影是两个维度。预告片可以有自己的叙事逻辑,必要时可以适当“误导”观众,让观众记住并感兴趣才是最重要的。

大约两个月后,我突然意识到我有了剪拖车的感觉。那时候就像是憋着一股劲,最后被释放,我以为自己终于熬过来了。

我们视频部门的工作越来越多。后来才知道,一开始为了发展视频部,老板靠设计海报和送预告片来找工作,因为我们的海报被认为是强项。后来,一些作品逐渐被裁剪出来,被客户认可,也就有工作单独上门了。

2015年前后,是国内电影市场快速发展的时期。换句话说,有很多烂片。我公司接片质量也参差不齐,尤其是不知名的青春片。我剪的第一部是青春喜剧片,女主角,现在挺出名的,我觉得也上综艺了。这也颠覆了我对电影行业的认识。

同样颠覆我认知的是,我们这个行业女编辑很多。我从心底里相信他们。毕竟在我们的工作中,高低班没有任何加分。在公司睡觉并不罕见。

同时我还发明了大概80%的预告片编辑都是在野外出生的。比如我的同事学过通信工程、地质勘探,还有人卖过保险开过店,感觉都是大神。大多数人进入这个行业是因为他们热爱电影,然后自己学习剪辑技能。

所以,不要用你的过去来定义你的现在。

慢慢上手的时候,伴随着的是身体难以承受的压力。有一次,我熬了两个大晚上。当我站起来的时候,我完全失明了,几乎以为自己会突然死去。我老了,又胖又秃。也许这就是我进入这个行业的代价。

从自我怀疑到成为小主管,

没有顾客认为他拍了一部“烂片”

我是男的,有时候不是男的,还挺矫情的。比如对于一些“烂片”,如果剪得太多,就会产生逆反心理。另外,那段时间你太累了,身体在抗议。我甚至一度怀疑自己:干涉电影剪辑不合适吗?

所以,当我工作了一年多的时候,我提出辞职。当时我的工资虽然经历了三连跳3800到5500到8500,但也剪了一两个我还挺满意的作品。

带我入行的学长也跟我聊了很多。他告诉我这个行业也是关于圈子文化的。很多大项目和固定公司合作,小公司很少有机会拿到。近两年来,大项目的竞争性展示也屡见不鲜,但有时候你连竞争性展示的机会都没有。

这个道理我也知道。要么你要提升自己,要么去更高的平台。当然,要进入一家大公司,你必须很棒。当时预告片只有几个头部公司,分别是追踪、泰空堡垒、六合世纪、张琦工作室。但是很难进去。

空在业余时间,我也会有意识地用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电影来练手。当时《火锅英雄》开播,我觉得有一个版本的预告剪得不错。同时,我们也会继续以好莱坞电影为参照。说你也不喜欢这样做。尤其是看到好电影,我很开心。

后来,一位年轻的导演不得不删减了他处女作的预告片。碰巧和我之前剪的某部电影是同一个宣传员。客户当时对我挺满意,就找到我,问我能不能接,但因为是新导演的项目,预算不多。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就试试吧。

没想到这部电影的质量超出了我的想象。当然,新导演现在也是小有名气。因为每个人都是自由的,所以很多想法会发生碰撞。说实话,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尝到切的滋味。真的很有成就。结果,我能够进入一家还不错的拖车公司。说也奇怪,那段时间产生的东西让我很受鼓舞。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对于预告片,我也逐渐有了自己的一套方法。想要把一个预告片剪好,技巧很重要,我越来越意识到审美也很重要。而这取决于阅读电影的积累。

那段时间,虽然我的工作强度还是很高,但是电影的出品率还是很高的。慢慢的,我也从一个普通的编辑变成了一个小主管,工资也从一万出头涨到了两万。同时我也意识到,不管你在什么样的公司,总会有几部电影是你无法入手的。唯一的区别就是成本小,制造量大。

当然,这个时候最让人抓狂的就是遇到客户一些不合理的要求。我印象最深的是一部喜剧电影,其实电影的笑点有点尴尬。我只是想通过跳跃和切割让它更自然。但是,顾客却执意把所有的笑话都罗列出来,做成碎片,让人看了都觉得尴尬。所以,有时候你不怕烂片,就怕这些烂片的客户给你讲道理。很多同事对此应该有深刻的认识。

不过,总的来说,我在这家公司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无论是切割拖车还是管理。最重要的是,通过几部作品,我们与一些公司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这也让我以后可以一个人出去。

从头开始,砍掉拖车。

要切Tik Tok,vlog

其实没想到会一个人出去。重要的是,老板之前给我的承诺没有实现,我自己也想尝试向剪长片的方向发展。辞职在家专心剪长片就行了。

只是没想到听说我辞职了,还是有很多人让我剪预告片。我不能一个人剪,所以我只是想找一些人一起工作。于是,公司成立了。

当然,如果你想做,你必须努力。一开始我成立了一个核心团队,现在大家都配合的很好。因为有熟悉的老客户,而且我是低价工人,所以工作很多。没有中断,公司的范围上升,从我自己到现在十几个人。我们最初租的办公空间不够。今年,我们搬到了一栋新的三层独栋大楼。

创业以来,明显感受到了各方面的变化。以前剪辑的时候,都想着怎么把片子剪好。现在想的更多的是如何促进一个公司的业务,如何承担更多的工作,让团队里的每个人都能赚钱,都有收益。

虽然目前很少自己剪辑电影,但每部电影我都会亲自控制和点评。偶尔遇到想剪的人,手痒就剪一个,很乐意剪。这种感觉比签单领钱还幸福。

说实话,在我创业之前,我觉得自己从来没有剪过什么真正的商业大片。因为这些大项目不是自己能切的,需要专业的团队和平台,需要成熟的系统支持。我想这就是公司存在的意义。

就像以前一样,我们参加了一个国内的大型大片。从介入开始到完成,连续半年,一直在跟进。大家对最终结果都很满意。所以我相当自得。

但肯定会有困惑和焦虑。其实创业压力更大。就像现阶段,如何拓展新客户是个问题。因为所有来找我们的人都是老客户。另外,由于影视寒冬的影响,今年的电影也没有那么多。当我没有工作要做时,我会感到焦虑。

但是,和刚开始职业生涯的时候相比,这几年明显能感受到大家的进步。无论是在拖车行业,还是在营销端,大家都不是那么专业的时候,都会有很多傻傻的不合理的要求。相反,有时他们的要求是出乎意料的。

加上现在大家的预告片都很好,区别就在于创意。不像14、15年,学历还是有很大差别的。其中,很大的原因是国产电影的质量也得到了提升。电影本身更好,素材也更多。我们的预告片会有更丰富的内容,这是相互的。

此外,随着颤音短视频和vlog的出现,电影预告片也不得不更新。比如《佩奇是什么》走红的时候,我觉得很好,因为最后出现了新的情况,我觉得很开心。因为我们不只是想剪,我们还想拍。但是,在此之前,告诉他们这样的计划一般不会通过,因为我们要考虑时间和金钱。既然有胜利的案例,我就想说是否有这样的可能。

我在等待改变自己。毕竟这个行业一直在发展。不变量只会被消除。当然,目前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的工作。

而且,为了获得新客户,我现在开始慢慢走出去社交。我没有爱好,我别无选择,只能咬紧牙关。至少我已经是国企国际联络部的大男孩了。这没什么。

走吧。

下一篇:1毫米等于多少丝(20丝等于几毫米)
上一篇:键盘多少键(键盘26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