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一名教师(怎样做新时代合格教师)

2022-08-12 06:55:12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36

类比老师:蜡烛——照亮别人,燃烧自己;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猫头鹰晚,吃得比军营士兵快,督促作业比黄世仁辛苦,搞辅导比血肉更紧密,死得比阿斗早。

大家都说当老师难,当好老师更难。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好老师呢?这是每个老师都应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我认为,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努力让自己成为热爱教学、师德高尚、专业技能强、善于反思、独立发展、追求卓越、充满自豪感、适应时代要求的创新型教师。

要做一名好老师,首先要热爱教学。

教师职业应被视为神圣的事业,应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人们常说,振兴民族的愿望在于教学,振兴教学的愿望在于教师。教师是学校教学的关键。邓小平同志指出:“一所学校能否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和德智体全面发展、社会主义觉醒的受教育者,关键在教师”。

“名师出高徒”,教师的素质决定了教学水平和学生的素质。只有培养一支具有现代人才创造能力的现代化教师队伍,只有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过硬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现我国教学发展目标和教学现代化的基本方案。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中国经济融入全球化浪潮,教学必须与国际接轨。教师将成为国际职业,能够参与国际竞争。因此,社会越来越重视教师职业,人们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事实上,在古今中外,教师职业一直被视为神圣而崇高的事业,被寄予了极高的期望和无尽的崇拜。伟大的古代教师荀况有云说:“国若昌盛,则贵师贵师之重;如果你是老师,你是老师,你就会遵守法律。”别林斯基在《新年礼物》中写道:“老师是多么伟大、重要和神圣。因为人的一生幸福都在他手里。”在日本,“教师”这个职业曾经被称为“圣职”。所谓“圣职”,也就是和汉语中“诗圣”、“圣手圣”一样,指的是不仅在学问上,而且在做人上,都具有最高的智慧和道德。

做一名好老师,必须要有豪情和良好的师德。

古人云:“学而优则仕”。其实,我们应该把“为人师表”放在“学为人师”之前。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知识的缺乏可以用道德来填补,而道德的缺乏是任何知识都无法弥补的”。人类最大的“残疾”是灵魂的缺陷。还有一句话,也是常说的,做事,先做人。因此,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要教书,你必须先做人。试想,一个人品不好的老师,怎么教学生成为高尚的人?亲近朱者赤和墨西哥的老师都是黑人,性格不好,不能忽视对学生的伤害。相反,一个有崇高思想的老师对学生的人格有着深远的影响。正如乌申斯基所说:“教学中的一切都要以教师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能力影响人格,只有气质能力形成气质”。所以,作为一名“榜样”老师,你的一言一行都具有很强的示范性。要教好学生,教师必须处处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尤其是对新教师来说,过去大学里的着装、外貌设计(尤其是发型)、说话语气都必须改变,以符合教师的身份特征。

要成为一名好老师,你必须有扎实的专业知识。

唐代大文学家韩愈,是一位以“传道、授业、解惑”为职业取向的教师,千百年来艰辛。讲就是做思想工作。教师首先是思想家。教书也不容易。马卡连柯说:“学生可以原谅老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老师的无知和无知。”可见教师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在平台上站稳脚跟是多么重要!“水不厚,就扛不住大船”。一个老师的知识储备不够,培训不够,教学肯定缺钱,更别说有能力教学了。更何况随着形势的发展,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老师很普通,但不枯燥。如今,知识日益增长,学习变得越来越重要。“一旦学会,就可以用一辈子”的想法已经过时了。教师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发展,始终处于学习状态。教师学习高,靠学;他们的性格、品行、作风、谈吐、举止也要通过学习和修养来提升。当然,今天,教师的角色已经基本改变,教师将在新课程条件下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推动者。基于这样的背景,教师光有知识是不够的。与其他职业不同,教师不是简单的教师,而是研究者。教师只有从体验型向讨论型转变,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需要。

要成为一名好老师,你必须具备四种专业才能。

1.了解学生的才能;2.处理教材的能力;3.课堂教学能力;4.协调人际关系如师生关系的能力。其中,课堂教学能力至关重要。肚子里有货却倒不出来的茶壶式老师已经不吃香了。他们可能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很强的专业天赋,但他们不能教学生。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学习和思考。如果说知识是“金”,那么学习的方法就是“炼金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明确指出,“未来社会的文盲将不再是文盲,而是没有学会如何学习的人”。可见,教会学生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比传授知识更重要。尤其是在当今时代,教师和学生同时步入信息社会和转型时期。广播、电视、录像机、计算机、信息高速公路等各种获取知识的渠道,打破了教师对知识的垄断,教师的知识威望地位受到严重挑战。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不再是“演员”。教师必须从“演员”转变为“导演”。新课程要求教师走下讲台,与学生合作。合作中探索,探索中体验。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互动、互相帮助的舞台。课堂不是培养学生的场合,而是引诱学生发展的场合。课堂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场合,也是探索知识的场合。课堂不是教师行动模式运作的场合,而是教师教学智慧得以充分展现的场合。总之,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活力”;“把发明还给老师,让教学充满智慧”;“把世界引入课堂,让课堂成为现实社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做一个好老师,一定要敢于实践,善待反思。

有人说,教师只有下水才能学会游泳,教学实践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尤其是在实施第二次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尤为重要。当前,新课程改革存在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即行动滞后于理念。大部分中小学教师都熟悉新课程的理念。“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成为老师们认可和认可的词汇。然而,与这一理念相匹配的行动尚未成型,行动与理念脱节的现象依然严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敢于实践,努力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动。同时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反思。波斯纳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最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如果一个教师只满足于获得经验,而没有深入思考,那么他的教学水平的发展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甚至下降。”因此,波斯纳提出了一个公式:“经验反思=成长”。这个公式反映了教师成长的过程应该是一个不断总结经验、反思实践的过程。现在很多专家提倡老师课后写反思日记的做法,我觉得很有效。曾子说:“我每天住在三个省。”。韩愈说:“行动是思想,毁灭是跟随”。笛卡尔说:“我想是的”。“如果你去看一些导师,他们的日常工作也很普通。他们只是用比我们更多的心,只是花比我们更多的时间记录自己的教学生活,只是花比我们更多的时间看书,只是比我们更多的思考自己的教学行动”(朱永新《我的教学理念》)。如果我们能持之以恒,保持每天的反思,我们就会在教学实践中始终坚持唤醒自己的大脑,不断提升自己,超越自己,实现自己。

要成为一名好老师,你必须充满创新的能量。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蓬勃发展的不竭动力。当代国际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一个没有创新人才的国家很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现代社会已经步入信息技术时代,普通人借助计算机技术可以非常方便地获取丰富的信息。例如,“二十五史”可以存储在光盘中。找出要查找的内容非常方便。《全唐诗》也是如此,只要你愿意参考任何一种诗,都可以马上转学。然而,如果你想写一首新诗,那是一项发明。从这个意义上说,如何创新远比如何获取和管理信息更重要。所以现代人一定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否则一事无成。教师是优质教学的经营者,承担着教学创新的重要任务。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量,教师自身必须有创新能量。一个墨守成规的老师,一个固步自封的老师,不会受到学生的欢迎,会被时代淘汰。在我看来,一个老师的价值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投身教学多少年,是否有创新的能量。老师和老师最大的区别之一就是老师有一种善于反思和不断创新的能量。一位特级教师说得好,“一个教师如果不能在高层次的知识、智力、善良的背景下勤奋工作、开拓创新,而局限于低层次的信息环境,充其量只能低程度地“吐槽”(袁浩《教师要嗜书如命》)。

做一名好老师,最重要的是要有独立发展的意识。

著名教育家、改革家魏书生曾说:“有成就的人每天都在塑造新的自己,他们每天都在以新的角度认识世界、认识自己、设计自己。他的心像闪电和雷声,不断发出新的光和声音”。教师在教学生活中,首先要肯定奋斗的目的,根据自己的目的制定发展规划。《窦桂梅与主题教学》中有一句话:“社会是课堂,实践是磨盘,别人是我的老师,自己是症结。虽然有良好的教师成长环境,但主要还是看他们自己的心态和行动”。教师要把发展变成自觉行动,高标准要求自己,朝着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努力奋斗,坚持青山不放松。只有这样,你才能实现你的伟大幻想,体现你的人生价值。

做一名好老师,志存高远,追求卓越。

追求卓越包括精力上的卓越、境界上的卓越和工作上的崇高目标。教师的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用“眼界”引领学生前进。如果一个老师视野不开阔,志向不高,必然会影响教学质量。王国维说:“古今大学要取得伟大成就,必须经过三个境界。”当老师也是一样,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把教师当成职业,就是要勤奋、努力、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得忍受孤独和贫穷。下海的人数钱不羡慕,歌手、电影明星被追捧、被崇敬也不发烧,也就是像王国维说的,你要“独立高楼,看地平线”。第二个层次,把教师当成一种职业,愿意为学生奉献,并且“衣服越来越宽,我永远不会后悔,我会为伊拉克穿坏”。第三,视教师为一门科学,一门艺术,像邓稼先研究原子弹那样学习和教学,用简单的方式传授知识。这种状态只有通过多年的积累才能达到,一旦达到,往往会让你享受到“在人群中寻找他上千次,突然回忆起他在昏暗的灯光下”的快感。一位外国诗人曾说:“伟大的艺术家是简化的大师”。最简洁、最简单的方式可以帮助人们得到最丰富、最生动的教学,这是一个伟大的导师。当然,要做一个好老师,做一个让学生念念不忘的老师,不仅要寻求一种“深刻而朴素”的教学境界,更要想象力丰富,充满自负、自强和活力,不断挑战自我,具有思维敏捷、宁静而深远、严谨而脚踏实地、智慧深刻、豪情幽默的魅力。据说梁启超先生在清华给学生讲课时,讲到重点就变成了表演者,手舞足蹈,情不自禁。或掩面,或跺脚,或狂欢,或叹息。说到幸福,你就笑;说到悲伤,那是苦涩而沉重的。学生们被声音和情感深深吸引,认为听他的课是一种享受。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傲气和麻木不仁的人能同时成为真正的老师。因此,“理性共享骄傲,严谨真诚齐飞”应该是新世纪每一位教师不可或缺的品格。

最后一条消息:

播下一种心态,收获一个想法;

播种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动;

播种下一个行动,收获一个习惯;

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气质;

播下一种气质,收获一种缘分。

与所有人一起鼓励:

做你想做的,做你能做的;不能改变大环境,我们就改变小环境;不能改变未来,我们改变现在;改变不了他们,我们改变自己。

下一篇:如何做奶茶(怎样煮奶茶既简单又好喝)
上一篇:如何做兼职(正规在家做的兼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