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达战争宇宙(高达战争宇宙全机体)

2022-08-09 21:08:11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272

对高达爱好者而言,最浪漫狂野的幻想,就是驾驶专机,于银河中驰骋,在战场上穿梭。但在那个难以预料的未来之中,以高达所代表的MS兵器(人形机动战士),真有落地的可能吗?从这些非真实系兵器的身上,我们又能否一窥宇宙战争面容的一角呢?

宇宙战争的核心所在

在那些没有粉丝滤镜的非“萝卜片”爱好者看来,MS在宇宙中打架这事,其实是不符合常识的。毕竟一提到宇宙战争,人们脑海浮现的朴实想象,往往都是海军舰艇上天后的光束互射而非机器人互殴。但在那些出现了MS的作品之中,其实都为这些划时代战斗单位的出场,提供了自圆其说的“理论基础”。

像在高达系列中,就存在着名为“米诺夫斯基粒子”的神奇事物。正是由于该粒子的发现,人类才获得了可与核能媲美的便捷能源,并令拥有高机动能力的MS拥有了实战的意义。

换言之,若没有米粒子,MS其实是没有必要存在的。

有趣的是,在其他的日系科幻题材作品中,也都延续了这种“能源影响战术”的套路。像《盖塔机器人》里的盖塔射线、《红莲突破》中的螺旋力、《飞跃巅峰》的缩退炉等等,可谓将精神力再到黑洞等各种力量,统统挖掘了一遍。

在这些共性的背后,其实潜藏着符合科学逻辑的认知,即——能源是宇宙战争的基础。

脚踏实地的百年之内

之所以会得出如此的结论,是因为宇宙战场有其空间特殊性,而想要弄清这些缘由,我们不妨将目光锁定在百年之内,看看在这个阶段的技术层级之内,人类可以造出怎样的宇宙战舰,并催生出何等规模的宇宙战争。

抛开工业材料不谈,宇宙战舰的结构可以大体拆分为四个部分,即推进器、外形设计、散热以及武器。

在推进器方面,按照如今的技术水平,大抵在百年之内,能源采用都跳不出以化学火箭推进器和裂变推进器构成的工质驱动框架。但可以预料的是,更加高效的后者必定会成为主流。

可为了实现在太阳系航行之内的作战,一艘采用裂变的推进器战舰,仍要携带大量的推进剂,算是“一次性加油”。而针对核能的利用,自然也会运用在战舰的电力供给上,但与地球环境不同,真空的宇宙里并不能用空气进行散热,这意味着必须要给战舰装上面积巨大的散热板。

在这样的思路下,战舰的空间结构也会不可避免的紧凑起来。所以像激光这种能耗高、散热强的武器,就不太容易兼顾了,反而是耗能低的动能炮,也就是导弹,更能在没有阻力的真空中发光发热。

在战舰的外形设计方面,考虑到推进器的存在,其必然会有尾部的存在,并生出前后之分,而不是飞碟那样的圆形。为了避免在战斗中被敌方炮火直击,则需要让战舰的横截面尽可能缩小,并令装甲的倾斜角度最大化。因此,圆锥形或者导弹型,就成为了形体的最好选择。那在这些设计前提下,战舰会呈现出怎样的外观呢?答案是近似于如今潜艇的模样。

那围绕这些“太空潜艇”,宇宙战争的交战逻辑又是怎样呢?那或许会是种极为壮烈的战争形态。

由于宇宙的空荡,以及雷达性能的低差距,双方都将很难展开偷袭作战,只能堂堂正正的饱和对射,并要在进攻的同时,竭力拦截和规避对方的导弹。

换言之,百年之内的宇宙战争是个比拼谁先失误的过程,而携带的推进剂,则决定了双方的“闪避”次数。在这样的模式之下,失败一方是没有机会撤退的,而胜者,也只能在太空中等待补给,正所谓,破釜沉舟。

所以,太空战舰到底该什么样,还是取决于我们需要什么,以及我们现有的技术水平能做到什么,因此,在冷冰冰的现实里,百年之内的宇宙战争或许都不会有激光闪烁,也不会有MS单机突破,甚至连战机都不会出现。除非,我们能稍稍绕开能源对战舰的限制。

驰骋想象力的千年之外

在束缚了太空战舰工业设计的同时,以能源为核心的科学技术,也为文学作品的想象力施加了桎梏。为此,许多作品都会对其避而不谈,甚至胡逼神棍,但在那些严谨的硬科幻作品中,却会按照前沿物理理论,让宇宙战舰集中在反物质飞船、曲率驱动飞船两种类型中。

在这个情景下,作家对战舰的形态展望,主要集中在了两个方向。

首先是带有浪漫主义情怀的“海军上天”类型。毕竟在太空这个最后的疆域里,宇宙舰队的战术逻辑和海军有着先天的契合度。像控海权这种理念,就可以无缝过渡为控宙权,而在宇宙中以大吨位长续航为基础的作战模式,也与海军别无二致。因此,我们很难在形象上跳出现有海军的认知印象。

而这种战略作用上的相似,也令太空战舰的交战模式,与海军有异曲同工之妙,皆是相互列队,炮火齐射。在这种双方阵势全开的情况下,各自的舰队就像赶赴刑场的犯人一样,是在排队接受枪毙,直到一方承受不住。那如何更快的击毙敌人,并在火力覆盖中保护自己,就成为了决胜的关键。

围绕这一目标,海军传统理念中对坚船利炮的执着就有了用武之地,以舰载轰炸机为中心的长距离弱点突破战术,也会被采用。毕竟在太空这种堪称绝地的环境下,只要炸穿对方的关键设施,基本就能宣告胜利。而随着轰炸机的崛起,拦截机也会相伴出现,令太空舰队大战,呈现出与海空搭配相同的面貌。

但如果抛开军舰情怀,走实用主义的话,情况就又有一些不一样了。毕竟我们并不知道宇宙战争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如果是信息最重要,那最强的战舰就可能是个搭配了一堆传感器的球体,以实现360度无视角的信息收集;如果速度越重要,那推进器的大小就成为了关键,会令战舰变成个以超大推进器为中心的导弹型结构;如果口径仍是真理,那战舰估计就会成为一个究极大炮,和哈勃望远镜别无二致。

总之,在这个驰骋想象力的千年之外,什么样的战舰都有化为“现实”的可能。

战争之外的附加价值

宇宙战舰虽本质仍是战争工具,但在文学作品之中,却也会被创作者附加很多文化价值,令其还间接成为了文化载体。例如像太空星战游戏《EVE》里四大帝国的相关船只,就各自拥有与文化匹配的设计特征。

其中,在艾玛帝国的舰船身上,被刻画出了种“中世纪教会上太空”的意味。之所以会造成这种观感,离不开设计者对历史元素的精心运用。比如在颜色的选择上,其舰船就主要采用了黄白两种颜色,神圣感十足,自带宗教意味。而舰船那流线型的主体外形、暗合哥特式教堂尖顶的鸟喙形状构造,以及外部镶嵌的一些叙事型浮雕,则进一步烘托了艾玛帝国宗教治国神权至上的政治理念,与中世纪元素极为契合。

地狱天使

与艾玛帝国不同,加达里合众国的舰船,则带有一些近未来赛博朋克色彩。具体来说,其载具武器和装甲皆都采用了直线切割和扁平化设计,并加上了近似于天线的结构。除此之外,灰色为主的军用制式武器风格,也体现了加达里的干练与严肃。而在这些元素的帮助下,玩家也将能够感受到加达里在商业财阀控制下,所产生的反乌托邦社会背景。

幼龙级

这两者之外,米玛塔尔的舰船身上则带有废土世界元素以及部族文化,盖伦特联邦则展现出了种强调商贸元素的风格。

针对这种围绕舰船附加价值的刻画,倒是引发了我更深层的联想。或许在人类正式迈入宇宙之后,随着新一代“宇宙人”的诞生,舰船就将替代星球,成为了人类的新家园与情感载体,而不仅仅是工具。

在《EVE》中过今朝的瘾

对钟情于太空战舰的人们而言,相比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能活在今朝,无疑是件幸事。因为我们虽不能真正驾舰驰骋,却能够在游戏之中,过把银河战争的瘾,不想实际操控的话,也可在各样制作精良的影视番剧中,一饱眼福。

但若能真的成为驾驶员的话,谁又会拒绝呢?而在如今的游戏市场上,能实现这一目的的最好媒介,就是《EVE》。

因为在经历了多个版本的迭代之后,如今《EVE》中对于宇宙战争的模拟,已臻至化境。在这里,你可以自由搭配自己的战舰模块,参与大规模作战,与战友并肩,赢取星际霸权,也能于最新的“深渊竞技场”模式里,锻炼自己的意识和操作水平,掌握驾驶战舰的技巧,用激光与导弹,赢取荣光。

所以,若心系战舰,向往宇宙战争的话,不如让我们于此处相遇。

下一篇:健身房偶遇赵薇(健身房偶遇赵薇app)
上一篇:官场小说(官场小说十大排名说最新2021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