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文盲的悲哀(一个文盲的悲哀翻译)

2022-08-09 20:03:15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57

我为自己贴了个标签,美其名曰:“特异性文盲”。缘由是我首先是一个文盲,其次又具有明显的识别方式。

与我相对的是所谓的“文化人”。我对文化人的定义是,有一定知识范畴和技能的人群。当然,在我的认知体系中,不论文盲还是文化人,都与学历,社会地位无关。这种关系好比天花板上的灯。灯光所及皆为明亮,明亮处是文化人范围,黑暗处都是文盲,而黑暗的地方有两处,光明的外围,与灯下的一团。而我所处的是后者,因此具有特异性。

我看似处在最安全的位置,实则不是,我被文化人嘲笑,被文盲排挤,夹缝之中一肚子无能为力的怨气。因为点啥呢?我看不惯文化人的装腔作势,也不屑与文盲同流。注孤生是他们对我最多的评价。

我常常听着文化人的高谈阔论,看着他们在自己的领域风生水起,羡慕之余又生出可悲。文化人总能适应当下生存环境所体现的规律。这种超越文盲的远见常常让他们张着巨口向吃瓜群众贩卖三观。甚至引经据典,三纲五常,伦理道德,金融法律张口就来,一副金字塔顶端的傲慢让他们的鼻孔倔强的对着蓝天。我常常对他们嗤之以鼻,同样他们对我也是甚是不屑。

文盲和文化人大多类似,不同的是,他们的生活拮据窘迫,妄想着一飞冲天又怪自己怀才不遇,抱怨着生存环境的苛刻,然后骄傲的在自己两只脚下面画了个圆圈,时常提醒自己着别出圈,圈外面很危险。这种与生俱来的优越感常使他们呵斥圈外的朋友,兄弟,快回来,圈里面很舒适,很安全。与文化人一样,断章取义的伦理道德,传统文化,现代潮流无所不用其极,只要我的朋友不出圈,做什么都行。我常常对他们敬而远之,但是他们对我变本加厉,因为我首先是个文盲。

我很好识别是因为我总表现的格格不入,我跟谁都不对付,不喜欢敷衍,眼神中充满了死一般的沉寂,沉寂的上方还有一丝被藐视的倔强。因为这被藐视的倔强常常让我在与文化人与文盲的相处中,陷入被动。因此我变得沉默寡言,因为这份倔强会让文化人面上无光,会让文盲自卑心虚。

注孤生的我,仅有极少的朋友,因为我不会常常对他们善意的提醒,也不会出于好心驱动他们做什么事情。我痛恨“一切为你好”这副嘴脸下的空虚与盲目。因为它比病毒传染的更快,更广。我总希望在我任何境遇下,我的朋友都能让我留在身旁,不说不笑,静静陪伴。

我常常反思自己的三观,才发现一切都是扯蛋,我们本就生存在这病态的环境下,穿着皇帝的新衣载歌载舞。这艘巨轮夹杂着数不清的嘴脸的喊叫,随着时间的洪流滚滚向前。我常常因此丧失自我,三观犹如日月一样反复。是非面前难分对错,道德之下满身疮痍。一种世态炎凉的无助常常涌上心头,一种沉沉的悲哀扼住喉咙。

尽管悲天怜人但我仍然心存希望,相信爱情,渴望光明,我希望这灯光颜色纯洁,再也没有黑暗。甚至让我这种文盲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同时我也想让这双扼住咽喉的大手轻轻松开,以免拨弄喉中的倒刺。

我常思,假如脱掉皇帝的新衣,是不是就穿上了朴素的布衣。假如放下了希望就能重获自信。假如失去了选择就能涅槃重生。这种绝境下的重生会不会成为最后的选择。

我是一个特异性的文盲,与文化人总是背道而驰,也不与文盲同流,长夜之下尚有星光,何时才能睡狮再醒。

别忘了点赞关注哦

下一篇:海天盛筵鳝始鳝终的简单介绍
上一篇:蜈蚣恋爱体(武功练的如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