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西北风图片(准备喝西北风图片)

2022-08-09 16:23:07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40

我是痞喵,一个喜欢历史的女生。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一起来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韩熙载夜宴图

这两天寒潮降临,除了一顿避寒的火锅以外,来一碗热气腾腾的蒙古奶茶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像奶茶,烤全羊、葡萄酒、囊什么的,这一类的少数民族美食现在越来越受到大家的追捧,尤其来自新疆的烤肉,备受肉食者的喜爱。或许你并不知道,我们现在很多日常所见的美食,其实都是从外面引进过来的,下面洞察君来给大家讲讲一阵胡风带来的美食。

▲魏晋墓画像砖上的烤肉场面

所谓胡食,是古代汉人对自域外传入食品的总称,除中国境内边远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的食品以外,也包括域外的那些食物,时下多见的牛排、汉堡、三明治等等,按照古代人的归类,也都属于“胡食”的范围。

▲魏晋墓画像砖上的烤肉场面

自请始皇统一六国以来,中国开始了长达上千年的大一统格局,于此同时也具备开放性,和域外的交流表现出高度的主动性,双方相互交流,历史上发生过多次胡食引进的浪潮,上至皇亲国戚,下至贩夫走卒,都曾卷进过这种引进的漩涡。如张骞通西域、五胡乱华、辽金西夏对峙、元朝的大一统,清朝最后的统治,这些政治上的行为不仅仅是政权的更迭,也给普通人接触外来食物的机会。

▲新疆特色美食——囊

北方人喜欢吃面食,面食的吃法也是五花八门,光烤饼就有上百种做法,其实我们现在所认知的烤饼也是地地道道的外族血统。在汉代,饼是谷物、粉面制成食物的统称,当时中原人常吃的面食主要是煮制的饼和蒸制的饼,烤饼也叫胡饼,是从西域引进来的,就像我们现在看到的囊一样。

▲芝麻烧饼

这种朴素的食物进入中原后,很快被人们接受,并被人们一顿包装。起初的胡饼就是在饼上面撒一层芝麻,到了唐代,出现了“巨胡饼”—“古楼子”,北宋王谠撰《唐语林》卷六中有记载,在特大的胡饼中加入一斤的羊肉馅,还在夹层中放有椒和豉进行调味,还在和面的时候掺入酥油。啧啧啧,一口咬下去,美得很,美得很。

▲北京南郊辽代赵德钧墓壁画“揉面图”

宋代又在唐朝的胡饼上发展了一步,在制作方面不断进行创新和改造,如《东京梦华录》记载当时市场上流行的有茸割肉胡饼,猪胰胡饼、白肉胡饼等等,都是在饼里加入不同的馅料。除了这些肉食者喜欢的肉馅胡饼,还出现了针对女性群体的糖饼,如《梦梁录》中记载有一种用糖、蜜和油脂一起制作的甜味烧饼,口感酥香甜蜜,命名为糖蜜酥皮烧饼。

现在烤饼的发展出更多的品种,如呼和浩特焙子、江苏吕城镇的韭菜猪肉烤饼、衢州梅干菜烤饼等等,极大的丰富了我们对于主食的选择。

▲烤全羊

提到内蒙古大草原,吃货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烤全羊配着香甜的蒙古奶茶,正餐以后再来点奶皮子,奶干,这才算一顿真正的蒙餐,现在随着人们的流动,蒙餐在全国很常见。蒙古族历史上主要从事畜牧业生产,逐水草而迁,他们的食物特点是便于长时间储存、不用很复杂的烹饪即可使用,主要是肉类和乳类。

▲蒙族特色的奶制品小吃

元末明初的《朴通事·柳羔羊》一书中详细的记载了烤全羊的做法。文中意思大概是:当时人们在做烤全羊时,需要在地下挖三尺深的土坑当炉子,然后再土坑内烧柴使地炉温度升高,此时将穿好的羊悬空放入地炉内,再用柳红木进行掩盖,等这一切完事后,便可以慢慢等着香味散出来。这种烤全羊的做法不仅费时间而且对于火候、时间的掌握要求准确,任何一点不达到标准都不能做出完美的烤全羊。从古至今,烤全羊一般都被看做是招待贵宾的硬菜。

▲自动化一体烤羊机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传统的烤全羊的工序以及不再适应现代化的餐饮生活,很多餐厅都采样了新的烤羊方法,比如比如使用的烤羊壁炉,自动化一体烤羊机等,不仅缩短了烤制的时间,也保证了羊肉的卫生安全,还没有丢失烤羊的原有味道,使得烤全羊这道菜走向了全国。

▲葡萄酒

当你想和恋人来一场浪漫的约会,葡萄酒是调情的不二选择。葡萄酒一般被认为起源于公元前7000年的西亚地区,在汉代第一次被介绍到中原地区,初到中国就受到了一致的好评,除了香美醇厚的口感以外,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存放期长,汉代的粮食酒不能久存,很容易就酸败了。魏文帝曹丕曾在《与朝臣诏》中说“葡萄酿以为酒,过之流涎咽唾,况亲饮之?”意思就是这葡萄酒闻上一下,口水就不自觉的留下来了,何况喝上一口呢!可见时人对葡萄酒的推崇。

▲古波斯酿造葡萄酒的壁画

到汉灵帝时,大宦官张让,位至中常侍,封列候,很受皇帝器重,当时有个叫孟他的人,因为送了一壶葡萄酒给张让,张让居然给了他凉州刺史的官位,一壶酒竟换得了一方诸侯,太疯狂了。

▲张裕葡萄酒酿酒公司

虽然葡萄酒受人们欢迎,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国产的谷类蒸馏酒才是古人酒类的主流,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清代光绪年间,印尼华侨张弼士1892年在山东烟台创办了张裕葡萄酒酿酒公司,首次将现代酿酒技术引入中国,到现在我们可以在大大小小的超市里找到我们国家产的葡萄酒,如长城、王朝、怡园等等。

除了上面提到的几样,还有很多类似的食物,本来是域外的产物,不远万里的来到了中国人的餐桌上,有些老派儿的人对于外来的食物抱着不屑一顾的态度,其实大可不必,不能否认的是正是这些胡食的不断加入,才使得现在的中国饮食文化极富光彩。吃饭应该像读书一样,杂一点,你才能发现不一样的世界。

参考文献:

王仁湘. 羌煮貊炙话“胡食”[J]. 中国典籍与文化, 1995(1):92-98.

陈高华, 徐吉军. 中国风俗通史,魏晋南北朝卷[M].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1.

王仁湘. 往古的滋味:中国饮食的历史与文化[M].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6.

—END—

下一篇:张译老婆是谁(张译老婆到底是谁)
上一篇:撒贝宁的微博(撒贝宁的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