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打生桩”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这么做

2022-08-06 11:08:03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88

所谓的“打生桩”是一个违背天理之词,说白了就是把人当作奠基时的祭品,给活埋了奠基


在传统建筑行业中,一直以来关于“打生桩”的传说,数不胜数。也不不少作者围绕“打生桩”发表过诸多文章,但我再读过部分相应的文章后,觉得关于这些文章中关于“打生桩”的解释,有不少值得商榷的空间。

首先,我们要了解古人为何要做“打生桩”这件伤天害理的事,才能更好的对其置评。

按照传统的说法,是因为在建筑活动中,破土动工直接将原本风水局势给破坏了,这无疑惹怒了当地的牛鬼蛇神。为了安抚它们,古人们不得不举行相应的“献祭”,来获取安宁与保证工程顺顺利利进行,至于是否真的有用,我们不得而知。

只不过,这个所谓的“献祭”说起来“轻松”,但真正实施起来就变得“异常残酷”!在“打生桩”中最常见的方式,便是将童男童女活埋在地基中、大桥桥墩内,起到一个“献祭”的作用。


那么,这样残忍的事情,在现实生活中到底存不存在?有什么案例?

上个世纪30年代,陈济棠主政广东时修建广州海珠桥为例,在民间便一直有其在修建过程中动用500童男童女“打生桩”的传说在。

2006年,香港公主道某水管工程施工过程中,有工人在施工过程中突感身体不适,停止施工后又奇迹般的好了,一度让人觉得“不干净”。后来,在地下发现了至少七副儿童的骸骨,于是人们纷纷认为这是古人“打生桩”所留下的。不过,按照警方调查结果,这地方在早前属于乱葬岗。也就是说,这七副儿童的骸骨并非“打生桩”所留,但是这一说法并不能得到所有人的认同。


再如几年前的热帖《山大诡事》中,便提到了某大学内的电教北楼存在“打生桩”的情况等诸多传说,甚至后来还被写进了民俗论文里,当然,我还是保持我的意见,认为这里面的事多半为假,或者说有一部分是真的,但绝不是全部!

我们在来说说孔飞力先生的大作《叫魂:1768年的中国妖术大恐慌》这一经典名作中,便曾提到过古人将人的毛发埋入建筑基底奠基的行为。

所以,我们可以确定的是“打生桩”这一行为确实存在,至于它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还有待我们继续深入研究。

在《晋书·载记三十·赫连勃勃》中有这么一段记载:阿利性尤工巧,然残忍刻暴,乃蒸土筑城,锥入一寸,即杀作者而并筑之。



这里面说的是被人广为讨论的“打生桩”经典案例——“统万城”。只不过我认为统万城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打生桩”。说白了统万城更多在于铲除异己,它存在的主要目的并非是为了平衡风水或安抚鬼神;其真正的目的是以近乎变态的手段,起到对“敌人”的惩戒和震慑!

事实上,真正与“打生桩”类似的,应该是“投神炉、请锅神”之类的。

所谓的投炉神便是在铸造过程中,如果出现不顺利的情况,便需要有人投身炉中献祭,而投身炉者则被奉为神,冶铁业中称他们为“涌铁夫人”、铸钟业则称为“铸钟娘娘”、铸锅业则城“请锅神”……

这些,在我们今天听来温情的“神名”,事实上反应的却是古人残忍的“献祭”习俗。


我们继续回说到打生桩,根据鲁班书所言,动土会惊动土地,需要活人打生桩,以活人祭平衡一方鬼神。那么到底有没有人这么做呢?有!听一些做工地的老师傅讲,他们曾在修大桥时,桥桩怎么也无法打下去,于是项目经理便让其中一个工人下去检查一下到底是什么情况,接着便直接往下倒了一车混凝土,最后赔偿了人家八十万,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就是这么一件事,老师傅说的含糊不清,可就是令人极度不适,具体是真是假,我无法断定,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根据现在大众最为接受的观点,“打生桩”最早可以追溯到工匠祖师鲁班的《鲁班书》中,总的来说和匠人之祖鲁班大师有脱不开的关系。

但,事实上到底是不是这样,我们不得而知。据目前考古发掘显示结果,最早的“打生桩”出现于二里头遗址。我们遗址中古城的地基中发现了古人用于奠基的婴儿骸骨。对此,专家表示,在我国早期便有用成年人奠基,此次在二里头遗址首次发现几个月大的婴儿的情况极为罕见!

对于古人来说,婴儿是这个世界上最纯洁、天真的存在,给人一种神圣的感觉,而大家也都非常喜欢婴儿,所以在他们的认知里,认为他们的神灵也一样喜欢婴儿,于是就有了奠基时将其献给神灵的行为。


像素想和大家说的是,身处不同时代,我们不能以我们今天的眼光,去看待那个时代的事物。截然不同的观念,让他们对死亡的看法与我们不同,或许在今天我们觉得这是在掠夺一个孩子的生命,可对那个时代的父母而言,他们则认为自己的孩子是到了神明的身边。

后来,我们又在四川大邑县高山古城遗址发现了多个“活人祭”的坑座和与孩童墓葬,专家推断这也可能是“打生桩”。

综合以上两点,我们可以断定的是“打生桩”远早于鲁班大师所处的春秋时代,也就是说网络中诸多关于“打生桩”出自《鲁班书》的说法是错误的!很多是历史的层累与追附罢了,大家切勿偏听偏信。


而且,那本被传的神乎其神的《鲁班书》,又是否真的存在,我们不得而知,起码就目前而言没有任何一本书与《鲁班书》相符,更没有任何史料可以证明它存在,乃至“曾经”存在过。

另一方面,在中国古代,这些拥有一技之长的匠人们,地位低下,深受士大夫阶层的鄙夷。时代的限制让他们根本没有可能实现自我实现,最终只能依靠神话传说与自身掌握的“秘术”来获取人们的尊敬。这也是为何在中国古代,那些匠人们讲究“单传”、“秘籍”的重要原因。


最后补充一下,“打生桩”这样的行为已经成为过去,现代社会不允许这样的陋习存在!当然我相信在未来依旧会有“打生桩”的风言,因为这符合人类的猎奇心理,或许另类的东西“魅力”永恒不变吧。

此外,事实上这一习俗在今日依旧有一定程度上的保留,只不过“献祭”的对象变成了活鸡、猪、牛、羊家禽来代替。

不管如何,总之“打生桩”已经永远地走入历史的长流中,这便是最大的幸运与历史的进步。

相关关键词:打生桩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失温和冻死有啥区别
上一篇:哪个部门投诉比12345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