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意思是什么?有没有科学依据

2022-08-03 16:23:11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69

赵普做了宰相,颇有安邦定国之才。人们问他:你都读了些什么书啊?赵普答:《论语》。人们不相信,就是一本《论语》就能安邦定国?赵普说:你若细读,反复读,来来回回读,这辈子未必能够完全掌握一本书呢?



读书的真谛就在这句话里,中国人擅长读书,这种经验值得推广。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一,出处:

这句话出自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董遇传》:

“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二,白话翻译:

一本书读上百遍,书里表达的意思自然就能领悟。


解读一:这是读书的方法

古人提出“四别”读书法:“目治之书、口治之书、心治之书、手治之书”。

目治之书,快速浏览一遍,大致知道意思就可以了。

口治之书,就是重要的书,除了看,还要背下来。

心治之书,不仅要背下来,还需要深入思考。

手治之书,不但要背要思考,还需把书中的重要章节和段落抄下来, 反复吟诵。

现代没有分得这么细,但是,大学课程有主修与辅修的区别,文学课程也有精读与泛读的划分。

其实,都是类似的意思。


解读二,这是读书的态度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其实隐含了一个道理:量的积累够了,才能产生质的突破。

欧阳修《卖油翁》里面也说了类似的故事:“无他,惟手熟尔。”

会读书,厚书可以读薄,薄书可以读厚。

反复揣摩,才能领会书中 的意境和韵味。

读书,也跟其他事情一样,可以熟能生巧。

所以读书,要肯下功夫才行。


解读三,这是读书的境界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就是读书后经常复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为什么快乐?

因为,“温故而知新”啊。


这是说到了读书的境界。

读,大量读,反复读,先了解、领略书的内容。

之后,微言大义犹如灵光一闪,就明白了。

这就是由博返约,把厚厚的书读薄了。

简单说,读一遍有一遍 的理解,读百遍,有百遍 的领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有没有科学依据?

有,当然有。

丹尼尔·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当中,把大脑系统分为两种:系统1和系统2。

大家在读书的时候,有时候是系统1在读,有时候是系统2在读,有时候是系统1与系统2在融会贯通。

总之,我们专注的时候一定是显意识在读书,不专注的时候其实是潜意识在读书。

读书,不光是理性脑需要明白,真要是读懂了,直觉脑也是明白的。

所以,不要以为识字就是读书,大谬矣。

相关关键词:读书百遍的下一句
下一篇:36的所有因数
上一篇:direct x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