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有什么风俗习惯?少数民族苗族的来历习俗

2022-07-30 00:25:51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267

苗族是一个发源于中国的国际性民族,在2010年人口普查中,苗族总人口为942 6万人,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重庆、广西等省(区)。苗

苗族是起源于中国的国际民族。2010年人口普查,苗族总人口942.6万人,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重庆、广西等省(区)。苗族聚居的苗岭山和武陵山气候温和,依山傍水,大小水坝星罗棋布。苗族主要种植水稻、玉米、谷子、小麦、棉花、烤烟、油菜、油桐等。

苗族有什么风俗习惯?中国少数民族苗族的来历习俗苗族有哪些习俗?中国苗族的起源和习俗

苗族的起源

苗族据说很古老,最早见于甲骨文。唐代以前,有三苗、南蛮、满静、五灵门等称谓。这些称谓混淆了苗与其他称谓。宋代以后,苗从一些“蛮夷”的杂名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单一的民族名称。

根据苗语的差异,可分为三种方言,即东部苗语(又称湘西方言)、中部苗语(又称黔东南方言)和西部苗语。苗族自称湘西地区的苗族叫“熊”(果),其他地区叫“毛”、“孟”或“孟”等。“萌”或“萌”在黔东南苗族中是“树心”的意思。据说枫树心生“梅帮刘梅”(蝴蝶妈妈),“梅帮刘梅”生苗族远祖“江阳”。故称“孟”或“孟”为族名,西方方言中苗族自称为“孟”,意为“人”。当地称“嘎脑”,意为吴,可能是古代吴族图腾的遗存。在历史上,“苗”一词因其不同的服饰和居住地而被赋予不同的名称。1949年以后,他们统称为苗。

至于苗族的起源,则与早在4000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至长江流域及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的氏族或部落有关,史书上称之为“南蛮”。有人认为,古代历史传说时代的蚩尤是今天苗族人崇拜的祖先,与苗族人有关。有人认为古代三苗和苗族有关系。有人认为,今天的“苗”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蒯”人。此外,还有赤斗说、夜郎说、巴君满说、潘说、武陵人说等等。

有人提出,传说时代的蚩尤、唐、虞、夏时期的三苗、殷、周时期的蒯、春秋战国时期的、秦汉时期的黔中人或武陵人,都包括苗族祖先,这是历史上不同时代苗族祖先的不同称呼。

简而言之,根据史料记载和传说,殷周时期,苗族先民生活在湖北清江流域和湖南洞庭湖一带。春秋战国时期,在巴蜀、夜郎、荆州都有苗族先民的活动。秦汉时期,苗族先民大多定居在武陵县、张克县、越县、巴县、南县等地区,少数继续迁徙到黔东南的独流江流域。后来,由于战争、饥荒、流行病、生育众多、耕地荒废等原因,他们不停地迁移。

苗族宗教习俗

苗族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崇拜祖先。“藏历节”是苗族最大的祭祀活动。一般是七年小祭祀,十三年大祭祀。它将在农历10月至11月的第一天举行。到时候会杀一头鹿牛,举行芦笙舞祭祀祖先。邀请亲朋好友一起聚餐,以增进感情和家庭和睦。

苗族的主要信仰是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原始宗教形式。传统苗族社会迷信鬼神,巫术盛行。也有一些苗族人信仰基督教和天主教。苗族主要用东方方言信仰佛教和道教,这种方言被称为“Baddeibzhal”(Baddeibzhal)。

近代以来,随着西方传教士深入中国大陆传教,滇黔川边区、贵州凯里、湖南沅陵等地部分苗族皈依基督教,滇东南少数苗族信仰天主教。特别是在滇东北和黔西北,基督教信仰势头强劲,影响巨大。外国传教团或传教士在苗族地区开办了许多中小学、医疗机构,甚至实施了一些经济发展项目,对苗族的社会进步和政治地位的提高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著名的牧师有安顺的当举人、巴格利、张道辉、王树德,他们都是在苗疆失业的。

海外苗族中,越南、老挝信仰天主教的苗族为数不多。美国、法国等西方国家的一些苗族也信仰基督教和天主教。老挝和泰国的苗族也受到佛教文化的影响。尽管如此,在他们的社会中,传统的祖先崇拜和灵魂观念仍在很大程度上得以保留。

苗族的民族节日

苗族是一个古代文明丰富、注重礼仪的民族,其18岁的节日独具特色。苗族传统节日分为:1。农耕活动节;2.物资交流节;3.男女社交、谈恋爱、择偶的节日;4.祭祀节日;5.纪念和庆祝节日。按照时间顺序,一岁分为十二个月,每个月有一个以上的节日日。正月初一至十五(鼠或子月)(第一个子日至第二个阴日)为元旦,其中第一个子日为元旦,苗族人不出门(远门);第一个丑陋的日子是地球年节日。从第一个丑日到第二个丑日(2-14),人们走亲访友,互相庆祝新年,唱男女间的歌,玩龙灯,狮子等等。第二个阴日(15日)是尾巴年(烧龙灯)。农历月初一丑日(牛月或丑月)是社交日,又称龙头节,苗族人在此祭拜土地神、接龙、安龙(苗语染戎)。一月的第一个阴历日(虎月或银月月)是男女之间物质交流和社交的节日(中文称为三月三节)。二月剩余的第一天(兔月或卯月)是牛王节(中文为4月8日),男女社交樱桃聚会和佛诞。正月初一和三月初二(龙月或月月)分别是端午节和端午节。端午节后来被称为屈原节和歌手节,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四月的第一个三天(蛇月或巳月)是降龙节(中文称为6月6日和6月1日)和新的吃大麦节(成熟的大麦)。五月的第一个子日(马月或午月)是元旦(苗语说七姐妹,即北斗七星)。六月初二(羊月或羊月前一月)是鸭节,二岁生日是中秋节。7月的第一个施日(猴月或施月)是酒节(糯米收割酿甜酒、米酒)。八月(鸡月或酉月)是祭祀的节日(主要是祭祖和祭魂活动,如养牛、吃猪、舞香、回傩祝、安龙等)。九月(狗月或四月)是狩猎节,我们选择这一天向眉山三神献祭并开始狩猎。十月(猪的阴历月或海的阴历月)落在下午的第一天和第二天,即吃猪节(杀年猪)、灶神节(祭灶神)、除夕(除夕,称为十月的中国新年)。此外,由于支系不同和地域文化差异,苗族也有一些属于自己支系的独特节日,比如花山节。

苗特色美食

糯米是苗族的主食之一,在苗族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男人、女人和孩子最喜欢的食物。人们认为糯米不饿,无味,不如糯米好吃,不需要食物就可以吃。不用筷子吃饭极其方便。每一份探亲访友的礼物,每一个节日(姐妹节)的主食,都是各种糯米做的食物。有蒸糯米、彩色糯米、枕形和三角形的饺子和糯米糕,还有酿酒、长途旅行或上坡工作。大部分都存放在竹盒里,随身带着吃。当新婚妻子第一次遇到翁姑,女婿遇到张越时,上面提到的糯米做的礼物是必备的礼物。所以糯米的比例很大。该县苗族一般用木蒸锅蒸和锅煮来煮糯米饭。大部分的水分是由大米释放出来的,米汤是不过滤的。群众称之为“汤饭”,苗语称之为“告翁和”。这食物既不清淡也没有营养。糯米用冷水浸泡至膨胀,过滤后放入木蒸锅蒸熟,然后放入木盆中食用。糯米或糯米大多一年四季一天一次吃。认为现在煮了很久吃的饭是老饭,但是吃久了不养人。粮食加工工具有石锤和水磨两种,使用时间长,家家户户必备。水磨(又称水磨)有三、几百年的历史,据说是外国人引进的。水边每个村子都有一个或几个水磨,只在农忙季节使用,干旱主要靠石米。加工方法:将烤笼中烤熟或晒干的大米放入石臼中,蹬杠后端使杠升降,利用下落力将大米捣碎,然后筛去麸皮,得到干净的大米。

黑香草炖鸡

在丘北县的苗族村寨里,只要家里有贵客,就会炖上美味的小黑药鸡,供客人品尝。这道美食不仅风味独特、营养丰富,而且“清肺解毒、散寒止咳、滋阴补肾、活血通经”,一直被丘北苗族同胞视为待客佳品和大病虚弱的滋补良药。

小黑药,又称红车轴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凉爽湿润的山区。它的根、茎、叶都可以入药。苗族同胞常用它来治疗肾虚、腰痛、哮喘等疾病。该炖鸡不仅风味独特、肉质细嫩、汤鲜,而且具有滋补治病的特殊功效。

据丘北苗寨老人介绍,黑药炖鸡几百年来一直被苗族人沿袭。原来只是当地苗族妇女产后的补品。据说苗族妇女产后吃一只黑药炖鸡,三天后就可以投入正常的生产劳动。由于黑药炖鸡营养丰富,功效神奇,逐渐演变成苗族好客的地方美食。随着丘北普者黑旅游业的发展,小黑药炖鸡成为丘北美食的一大特色亮点,深受当地人和外地游客的青睐。

苗族服饰特征

特色服饰黔东南苗族服饰种类不少于200种,是中国乃至世界苗族服饰最多样、保存最完好的地区。它被称为“苗族服饰博物馆”。总的来说,苗族服饰保留了中国传统的编织、刺绣、采摘和染色等民间工艺技术。在运用一种主要工艺技法的同时,往往穿插其他工艺技法,如挑绣、染绣、或织绣结合等,使这些服饰色彩斑斓,呈现出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

从内容上看,服饰图案大多以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生活形象为基础,在表达思想、识别族群、分支、语言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影像记录被专家学者称为“穿在身上的史诗”。从造型上看,采用中国传统的线描或以单线为图案轮廓的近线描造型手法。从制造技艺来看,服装发展史上有五种图案,即编织图案、缝制图案、拼接图案和裁剪图案。黔东南苗族服饰中有实例,历史层次分明,堪称服装制造史展厅。从色彩上看,他们善于选择各种对比强烈的色彩,力求色彩丰富厚重艳丽,一般为红、黑、白、黄、蓝。从构图上看,不强调突出主题,只注重服装整体感的要求。形式上分为正装和休闲装。

如果说银饰是苗族女性的代表符号,那么服饰则代表了苗族独特的艺术作品。《辞海》记载:“苗绣的收入与代表苗族刺绣最高水平的湘绣、苏绣、蜀绣、粤绣相当。”苗族刺绣和服饰正如著名艺术家刘海粟所称赞的那样:“苗族妇女的刺绣很精彩,与湘绣和苏绣相比,难以免俗,具有很大的商业发展和前景。

苗族姑娘爱穿百褶裙。一条裙子上有500多个褶,有很多层,有的多达三四十层。这些裙子,从编织到染色缝纫,最后到绘画刺绣,都是女生自己独立完成的。加上手绣花带和花胸口袋,真的是五颜六色,美不胜收。

包括银角、银扇、银帽、银围裙、银浮头排、银簪、银别针、银顶花、银网链、银梳子、银耳环、银童帽。

如果衣着华丽的苗族姑娘聚在一起,那一定会成为一个美丽的银色世界。苗族姑娘戴银饰是天性。他们在头顶上戴一个大约20厘米高的发髻,做成一个漂亮的银色花冠。花冠前插有6只参差不齐的银色翅膀,大部分饰有两条龙玩珠、蝴蝶探花、红凤凰对着太阳、鸟对着凤凰、鱼在水中游动的图案。有些地区,除了银片,银冠上还插着高约1米的银角,四角五彩缤纷,更显高贵富贵。

 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庄一家

·

满族人

·

回族

·苗族·

维吾尔族

·

土家族

·

彝族

·

蒙古民族

·

·

布依(BY)

·

·

瑶族人

·

朝鲜国籍

·

白(文学士)

·

哈尼族

·

哈萨克人

·

·

·

畲族

·

傈僳族

·

仡佬族

·

东乡

·

高山

·

拉祜族人

·

隋朝

·

弗吉尼亚

·

纳西语

·

·

屠(屠)

·

仫佬族

·

锡伯族或锡伯族

·

吉尔吉斯的

·

达斡尔族

·

景颇族(日本)

·

毛南族

·

撒拉族

·

布朗

·

塔吉克语

·

阿昌

·

普米族

·

鄂温克族

·

怒族

·

(地理信息)

·

基诺族

·

德昂(德)

·

博南

·

俄语

·

裕固族(YG)

·

乌兹别克国籍

·

蒙巴(百万)

·

鄂伦春族

·

德隆(灾难恢复)

·

鞑靼语(TT)

·

赫哲族

·

洛巴语

·汉族
下一篇:胃不好吃什么水果(胃不好吃什么水果好呢)
上一篇:东乡族有什么风俗习惯?少数民族东乡族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