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仄分别是第几声(诗词中的平仄,和现代汉语拼音中四声是怎样对应和区分的)

2022-07-28 13:23:06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139



谢邀。

诗词中的平仄,和现代汉语拼音中四声是怎样对应和区分的?


平仄是汉字音调变化的二元简化。

古代汉字发音为四声“平、上、去、入”。因为创作诗歌的时候四声标注太麻烦,在唐朝简化成为“平、仄”二元,平声称“平”,上、去、入三调统称“仄”。

简化之后,诗人们从音韵变化中找到了规律,创造出近体诗的四种基本平仄关系,固定成为格律基本要求。

今天普通话的汉字发音也是四个音调,一声、二声、三声、四声。

这四个音调对应古音调划分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比如“飞、肥、匪、费”四个同声四调,“飞”就是阴平(一声),“肥”是阳平(二声),这两个音调是平,所以“飞、肥”是平声字;“匪”是上声(三声),“费”是去声(四声),所以“匪、费”是仄声字。


我们为什么要把今天的普通话发音和古诗词中的平仄去相对应呢?

第一是为了更好地赏读古诗词。

将普通话的发音和平仄相对应是一种入门手段,再发现平仄不对的时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今发音异同(多音字)和入声字。

第二是为了创作近体诗。

近体诗的平仄关系是不会变化了的。那么我们在创作近体诗套用平仄关系的时候,是必须要分清楚普通话发音中汉字的平仄对应的。

其实使用古韵平仄和今韵平仄来写格律诗,都是没有问题的。

问题是不要在一首格律诗中同时出现今古韵。你不能第一句用的平水韵,发现第二句平水韵讲不通了,就用普通话来自圆其说——这就做不古不今,不男不女,不阴不阳。

以上为问题简答,入声字的问题和格律态度另写图文,欢迎关注查看。

相关关键词:平仄分别是第几声
下一篇:大寒节气 中医话养生
上一篇:次日一般什么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