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节气话“无霜”

2022-07-27 20:20:53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31

人们把入春后最后出现的一次霜,叫做“终霜”,入秋后出现的第一次霜,叫做“初霜”。所谓“无霜期”,就是指“终霜”之后,“初霜”之间,

人们把春天之后的最后一场霜叫做“最后一场霜”,秋天之后的第一场霜叫做“第一场霜”。所谓“无霜期”,是指“终霜”后和“初霜”之间无霜的时期。一年中无霜期越长,对作物生长越有利。由于每年的气候条件不同,初霜和终霜的日期也不同,每年的无霜期也不同。

中国幅员辽阔,“无霜期”长短因地而异。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温带,经常受到冷空气空的侵袭,霜冻范围较广,除海南岛、云南省、台湾省等南海诸岛部分地区外。据统计,东北地区平均初霜在9月中旬,终霜在4月下旬,无霜期不到150天。华北第一次霜冻在10月中旬,最后一次霜冻在4月初,持续约200天。长江流域从4月到11月持续约250天。华南无霜期300多天,有的年份全年无霜期。

一个地区无霜期的长短主要与该地区冷季的长短有关。也就是说,在寒冷季节较长的地区,其“终霜”结束较晚,“初霜”开始较早,“无霜期”较短。相反,在寒冷季节短的地区,“终霜”结束较早,“初霜”开始较晚,“无霜期”较长。这是因为天气冷的时候会结霜。当地面和作物表面附近的温度降到零摄氏度或更低时,附着在物体表面的水蒸气会凝结成白霜。由于地面的原因,北方接收的太阳热量比南方少;靠近冷空气源,冷季比南方长,决定了北方年无霜期比南方短。

当霜冻出现时,往往会给一些耐寒性较差的作物带来一定的影响。比如棉花结桃时,会被秋霜破坏,影响其继续生长。因此,一个地区“无霜期”的长短常被称为作物生长期的气候条件。但“无霜期”的长短不是决定性因素,决定性因素是人。生产实践中,劳动人民根据当地霜冻发生的规律,及时采取各种有效的防霜措施,如培育抗寒品种、杂交育种缩短生育期、浸种催芽、适时早播等,或通过吸烟、田间灌溉或设置防风林、防风林、防风栅等方式阻挡寒风,改变农田的水分和气候条件,使早春作物和晚秋作物不受冻害。这样,农业生产中实际使用的“无霜期”比气候中的“无霜期”要长得多。

下一篇:冬至习俗 冬至为什么吃饺子
上一篇:中医养生专家告诉你 霜降时令最佳饮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