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用的这7条方法)

2022-07-22 03:30:12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41

如何进行教学反思(这7种教学反思方法)

超级实用!教学反思的7种方法

古人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不仅是个人修养的重要方法,也是教师成长的法宝。叶澜教授说:“写一辈子教案的老师不一定会成为名师,但写三年教学反思的老师可能会成为名师。”但是作为老师,能写教学反思吗?希望这篇文章对你有益~

01思想上的同理心一定是真的

大多数人都有“不愿离开舒适区”的通病,新老师也不例外。真正的思想共情能让他们接受甚至接受写作教学的反思。

教育专家视角下的共情。教育专家地位高、观点精、影响力大,真实反映了教学反思在新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利弊。

与你周围的榜样心同理心。你身边重点老师的肺腑之言,能让新老师有同感,感同身受。

对自己的成长经历感同身受。谈论自己的经历充满场景,与新老师交流时很容易迅速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从而引起思想共鸣。

02关键点分析必须清晰

写教学反思之前,只有让新教师掌握教学反思的要点,明确为什么、想什么、在哪里、怎么想,才能快速走上教学反思的正轨,加速教学反思质量的提升。

为什么要思考——思考沉淀的规律。明白教学反思的目的是沉淀教育教学的规律,新教师在写作时会有针对性——他们可以提炼沉淀规律写作,否则就会弃之不用。

你怎么看-你必须放弃你的脸去思考。为了解决法律问题,我们不能面面俱到。专注一点是最好的策略。可以在中心开花,可以在同类中融合,也可以把握主宅。

去哪里思考-根据记录思考。基于教学总结的反思可以突破教学反思的重点。首先,让事实说话——呈现事实依据,即在课堂上呈现与反思点相关的情况;然后,详细分析教学总结,层层验证自己的感受;最后,皖西回鹘总结了简洁的教学规律。这样,新教师在写作时有了方法可循,教学反思的质量也越来越好。

如何思考——你需要层层思考。分层次突破,写教学反思,做到恰到好处。第一步,围绕主题将教学总结分为几个层次;第二步是详细分析每一个层次。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课堂情况以及师生与学生的互动都需要分析。第三步,再看一遍主旨,串联各个层次的分析,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房子是完整的,定义明确的和详细的。

03频率规定应适当。

每节课思考一周最合适,就是反思每节课“野草”的记录,一周选一篇,认真写,反思教学是最高质量的。具体做法如下:

周一可以达成共识。新教师的工作强度一般都趋于较高,如果比较一下内心,充分肯定自己的工作努力,就会赢得情感共鸣。情感共鸣形成后,新教师的抵触情绪基本消除,“一周收获”的想法逐渐烙进他们的心里。

周一是训练的习惯。研究表明,养成一个习惯需要21天,巩固一个习惯需要66天。根据这个规则,我们可以实行周监督。一个学期后,大部分新老师都能养成一周搞定的习惯,三个学期后,就能习惯一周搞定的写作频率。学校管理者的一致指导和监督,必然会培养新教师规范的良好工作习惯。

下一篇:土司是什么?(日本超火的“生吐司”是个啥?)
上一篇:条理与反复(训练自己说话的条理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