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的特点(商周金文的风格演变)

2022-07-20 20:50:10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278

青铜器铭文的特点(商周青铜器铭文的风格演变)

龙符是一个特殊的收藏。

古人称铜为金,所以后人常把青铜器铭文称为青铜器上的铭文。商周时期,以鼎为代表的礼器和以钟为代表的乐器,由于钟、鼎在各种有铭文的青铜器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青铜器铭文又称为“”。

商代铭文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以几个字为主的作品,又称族徽铭文。这种碑文保留了氏族先民鲜明的图腾,文人画相融合,成就了一部完整的作品。另一类是词语连贯的词,如、棣、、舒丁等。这些作品在点画上强调轻重对比,甚至有装饰性的胖笔。在构图布局上,上下字排列紧密,大小穿插,自然。

公元前11世纪中叶,周武王灭商纣王,建立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青铜器铭文的发展在西周时期达到了顶峰,留下了大量的铭文。后世学者将西周金文大致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

【西周】大鼎

西周早期主要是指王武、王乘、康王、王召时代。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吴、程时期,金文书的风格仍保留着商代晚期的特点。线条粗细变化丰富,肥笔时有出现,规章制度中仍有无列的线条,字体大小不一。代表作有武王时期的陆离、成王时期的秦鼎等。到了康、赵时期,大的出现开始构建书法秩序,规章制度井然有序,严谨得体。

【西周】壁板

西周中期主要指旺姆、恭王、王怡、小王时代。旺姆的尤氏簋、旧年丁薇等作品与早期作品较为接近,但到了龚旺的壁板时,西周典型青铜器已经建立,装饰性点画基本消失,线条倾向更加明显,布局有序达到较高水平。最典型的代表作品是小王时期的达克丁,字字珠玑。因此,从大丁羽到瓦罐,再到大丁可,我们可以看到青铜器铭文的秩序化倾向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西周】达吉丁

西周晚期主要指王怡、王理、王旋、王友时代。青铜点画从早期的粗细悬殊到线条统一,但字形比前两个时期更加自由活泼,风格更加多样。例如,李王时期的盘,笔力厚重,结构多变,横势纵横。又如时期的“毛”,与时期的“潘”相反,笔法严谨,字形较长,强调纵向。而后,在王玄时期的《荀子·白盘》中,用笔更为简练,字距加宽,表现出通顺空精神之美。这种风格也直接影响了秦腔的出现。

【西周】散盘

总之,青铜器铭文在西周进入了一个繁荣时期。一方面,从早期的肥瘦悬殊的点画转变为线条化倾向。另一方面,在风格上不断多元化,为后世书法风格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开辟了道路。

下一篇:2018狗年(2018狗年是什么年)
上一篇:吉他Solo和吉他Riff各自的定义是什么?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