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春 古诗(《江南春》是唐代诗人杜牧写的一首什么诗)

2022-07-17 10:13:03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78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很明显是一首风景诗,描写春色江南的烟雨楼台。起笔大气、开阔,让旖旎、温柔、细密的南方景色呈现出不同于南朝作品的特色。我们读到宋齐梁陈的南朝诗,总是极尽温柔,婉转,而杜牧的这首诗则很明显的风格不一样。既不同于北方景色粗犷、雄健,也不同于南方小调的百转千回。或者说,既有北方诗人的干净清丽,又有朦胧唯美的江南风。

杜牧本身就是个西安人,其诗文特色承中原诗风而来,风度正宗。虽然当时已进入晚唐,整体诗风开始逐渐往隐逸和享乐方向沉沦,但杜牧诗学正、身份又是官员,写出东西来多少就有些不同。也正因为他的诗作以切身经历为主,带有一定的社会价值,所以在整体颓靡的晚唐诗歌中算是一丝亮色。

杜牧原本也是个志向高远的年轻人。当时经过安史之乱,唐王朝元气大伤,虽然边患未宁,但总的社会形势是趋向恢复和稳定。而青年杜牧选择了为《孙子兵法》做注解,也写过许多策论咨文,有一次献计平虏,被宰相李德裕采用,大获成功。作为一个文人,如此关心军事,说明这个年轻人,是真的有心家邦,并非像大多数人只求仕途发达,官身显贵。

这样一个文采傲然,又深研兵法并且理论结合实践的人物,若是放在盛唐,不是高适、就是颜真卿之流。可是晚唐的地方势力割据已经非常严重,中央政权的控制渐弱,朝内派系、党争也愈演愈烈。杜牧空有一身本事,在中央没有用武之地,便投身牛僧孺府中成为幕僚,看看在地方上有没有发展。

杜牧正是在前往扬州牛僧孺处的途中写下这首《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广袤的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无数的亭台楼阁全都笼罩在风烟云雨之中。

景色何其美也,可彼时的杜牧心中还怀抱着为朝廷分忧之志。他虽然对前路有些迷茫,但是对朝政、对国家、对皇权的颓败走势多多少少有些感觉,可是又不能明说,所以后两句虽然继续写景,却透露出一些担忧和讽喻来。

杜牧笔锋一转,提到已经灭亡几百年的南朝。南梁皇帝萧衍一心向佛,修建了四五百座寺庙以表虔诚,结果后来爆发“侯景之乱”,被困在宫里活活饿死。杜牧借古讽今,表达了对唐朝皇帝佛道误国的担忧。

佛教自则天皇帝时期大兴,后唐宪宗迎佛骨,贬谪上书劝谏的韩愈,全国上下,佛教风头无两,大量土地用来修建寺庙,大批僧人不劳动,不交税,占用社会资源,而军政方面藩镇割据,中央王朝讨伐无力,大厦危危欲倾。

这些隐患,杜牧是看在眼里,但是未必能够明说,所以只有借助南朝盛极一时的佛教寺院在烟雨中迷蒙的景色,透露出个人的担忧。

这都未必算讽喻,因为这么一首风景绝句能起到针砭时政的作用微乎其微,更重要的是杜牧当时的一种心态表达。而实际上,这种担忧也并非只有杜牧才察觉到。高层其实也清楚这一点。唐文宗去世后,唐武宗发动“会昌灭佛”,并平叛藩镇,为大唐带来了中兴的希望。

一家之言,欢迎指正评论。

喜欢请点赞并关注,谢谢。

相关关键词:江南春 古诗
下一篇:火龙果怎么吃法(火龙果皮的吃法6种)
上一篇:白骨精遇上孙悟空(白骨精遇上孙悟空歇后语出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