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姿势(正确的跑姿)

2022-07-16 19:40:13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87

跑步姿势(正确的跑步姿势)

最简单的跑步运动是众所周知的。众所周知,跑步可以减肥,改善肌肉和心脏功能。作为一种健身运动,也代表着阳光的生活方式。

近年来,随着民族体育的发展,全民健身的推广,以及马拉松跑在各地的发展。跑步更被大众接受。

但是很多时候,我们的跑步真的是随机的,我们不在乎它对不对。对于跑步来说,“快”的反义词不是“慢”而是“疼”。因此,适当的跑步可以让你享受跑步的好处。

今天,我们来谈谈如何正确跑步。通过这篇文章,你知道:

首先,正确的呼吸方式。

第二,正确的跑步姿势。

第三,几种错位的跑步姿势。

正确的呼吸方式。

我们通常把跑步作为有氧运动。既然是有氧运动,氧气的供应就很重要。如何正确呼吸?

1.嘴巴和鼻子,一起呼吸

我们通常通过鼻子吸气,但在跑步时,为了增加通气量,减少呼吸阻力,应该用嘴代替鼻子、鼻子和嘴巴,这样可以减少呼吸肌克服阻力的额外消耗,延缓疲劳的出现,增加散热。在寒冷的冬季,使用口而不是鼻、口、鼻的呼吸方法时,开口不宜过大,尽量保证吸入的空气体经口加热后进入咽喉。(用嘴吸气的时候,尤其是冬天,喉咙容易干燥,导致吞咽不适。)

2.控制呼吸频率

跑步2 ~ 4分钟后呼吸频率通常稳定;3 ~ 5分钟后呼吸深度稳定。跑步的时候,我们都希望可以吸入更多的氧气,呼出更多的二氧化碳。通过加强呼吸,我们可以吸入更多的新鲜空气。呼吸速度越快越好吗?当然不是!

当气体进出肺部时,也会经过呼吸道,也就是说你吸入的呼吸不会全部进入肺部,因为呼吸道会占据一部分的气体体积。当呼吸频率过快时,这部分容积(技术上称为解剖无效腔)会变大,也就是说气体总是在呼吸道中来回游走,实际进出肺部的气体量实际上会减少。如果解剖学上无效的腔是150毫升,下表显示了浅快速呼吸效率是如何降低的。

此外,呼吸过快会引起膈肌痉挛和喘息。呼吸太深太慢也会降低呼吸效率。研究表明,呼吸频率不应超过每分钟30次(一次呼吸需要2秒以上)。

3.专注于深度呼气

跑者往往认为应该强调深呼吸,呼吸可以保证足够的氧气。相反,肺泡内新鲜气体的含量取决于呼气末或吸入前肺泡腔内残留的气体。也就是说,最后一口气呼出得越充分,下一口气自然就会吸入得越充分。所以,实际上呼气比吸气更重要。建议跑步者在跑步过程中尽量将呼吸集中在深呼吸上。

结合跑步节奏

通过周期性和有节奏的呼吸跑步会让我们感觉更加放松和协调。建议吸气2 ~ 4步,呼气2 ~ 4步。具体来说,可以2步吸,2步呼吸,也可以3步吸,3步呼吸,只要感觉舒服就行。另外,我们强调呼气,所以不推荐。3步吸气2步吸气比呼气多。

正确的跑步姿势

我们都知道跑步的时候,由于自身的重力和向下的加速度,地面施加在我们脚上的力会达到我们自身重量的2-3倍。这么大的冲击对身体压力很大。如果他们都直接面对骨头,受伤的风险很高。如何适当缓冲这种力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落地的方式。

对比两种落地方式,一种是脚跟落地,一种是前脚落地。

可见前脚着地法可以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这是因为前脚接触地面的方式是通过弹性好的足弓筋膜、跟腱和小腿肌肉来吸收冲击力,而不是脚后跟。此外,这些弹性组织在伸展后会释放弹性势能,这将增加我们向前奔跑的驱动力。

是不是意味着我们跑步前都需要先着地?

其实边跑边落地的方式会随着我们跑步速度的变化而变化。通过观察著名田径运动员王天的跑步姿势,我们发现在6: 00时(1公里6分钟)配速相对较慢时,她采用先全脚外侧着地,再过渡到内测的方法。还做了着陆缓冲。

原因分析:由于速度慢,脚掌落地时间长,但前脚掌落地的方式会使小腿和脚踝的肌肉长时间紧张。另外,这种先在外面着陆的方式也不是故意的。当我们抬腿放松时,由于脚弓的原因,内测会比内测低。所以这种方式是一种自然的放松方式。当步速达到4:00时,我们发现王天有办法让前脚落地。而且是前脚外侧先着地,然后传到内侧和脚后跟。当步速提高到3:30时,着陆模式与4:00一致。

而且落地时膝盖保持弯曲,通过落地时膝关节的弯曲以及随后关节的正向下压,增加了缓冲效果,保护了膝关节。

速度越快,躯干前倾越大?

在不同的速度下,着陆位置几乎不变,也不是在重心的正下方,而是在重心的稍前方。这是因为,如果速度更快,身体更前倾,必然会使身体转动,这会迫使背部肌肉更加努力,阻止身体转动。这无疑会画蛇添足,白白增加能量消耗,所以速度更快身体更前倾的观点是不成立的。

腿部折叠角度

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步伐,小腿折叠的角度是不一样的。研究表明,小腿的折叠并不全是肌肉主动发力的结果,更多的是因为速度加快时的惯性,使小腿自然回弹并向上抬起,大腿后部受力收缩,从而完成所谓的小腿折叠跑。

推拉比较

膝关节压迫缓冲完成后,开始进入推伸阶段,这是跑步时身体产生前向力量最重要的阶段。通过全身后链臀肌、大腿后群肌肉、小腿肌肉的协同努力,在地面上推动拉伸,产生向前运动的强大动力。当配速为6:00时,在双脚离地的瞬间,蹬伸最大角度为172度,而当配速为4:00时,蹬伸最大角度降至159度,说明大腿后蹬幅度进一步加大,延长了肌肉的工作距离,进而产生更大的前进动力。

6: 00步伐

四点钟方向

摆动腿比较

随着抬起和折叠,大腿开始向前摆动,带动身体向前。从下图可以看出,在慢速时,大腿的前摆角度不大,与躯干呈128度,但随着速度的增加,躯干与大腿之间的角度减小到116度,这说明在4:00配速时,大腿的前摆幅度增大,自然导致步幅变大。但是大腿前摆也不是刻意的前摆,而是由推、伸、拉、折小腿的惯性和主动力共同作用造成的。

6: 00步伐

四点钟方向

摆臂比较

上臂具有平衡下肢的功能,所以当左腿向前移动时,右臂会向前摆动,同时左臂也会向后摆动,用来平衡摆动腿所产生的身体惯性矩。从下图可以看出,从6:00到4:00,上肢前摆幅度没有增加,都是32度,但上肢后摆幅度从61度增加到66度,这与同腿前摆幅度和同臂后摆幅度增加以平衡转动惯量有关。

6: 00步伐

6: 00步伐

四点钟方向

四点钟方向

6: 00步伐

6: 00步伐

四点钟方向

四点钟方向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分析了正确的跑步姿势。简要总结如下图。

让我们来看看几种错误的运行方法:

以下是六种常见的错误跑步姿势。

1.左右摆动手臂

正确的摆臂方式是前后摆臂,左右摆臂不能平衡身体,增加力量。

2.膝扣

很多跑步者,尤其是女性跑步者,在跑步开始时容易出现膝盖弯曲,这是最可以避免的错误跑步姿势,因为这种跑步姿势会大大增加膝盖和小腿的压力。从长远来看,膝盖或脚踝都会有问题。跑步时,膝盖面向脚趾。

3.膝盖过度伸展

所谓膝盖过度拉伸,是指小腿甩出去跑步。单脚着地时,着陆点明显远在身体重心前方,脚跟随地面,很容易在没有缓冲的情况下将力从地面直接传递到膝盖,导致膝盖受力过大,长此以往,膝盖难免会出现问题。正确的落地方法应该是落地的瞬间,落地的地方在重心的正下方,至少离重心不要太远。

向后靠

重心在后面,相当于刹车,也就是说跑步的每一步都产生一个向前的运动,但是因为身体后倾抵消了一部分向前的动力,就相当于和自己较劲,把力气浪费在上面。难怪跑步这么费力。跑步时,躯干包括全身的正确姿势是身体微微前倾,利用重力产生一部分向前的力量。

5.包括胸弓背

跑步是全身运动,不仅仅是下肢,还有上肢和躯干。良好的躯干姿势对运动稳定性非常重要。如果不能保持躯干挺直,不仅会影响呼吸,还会大大降低跑步效率。所以,挺胸挺腹绝不是空句,而是跑步时躯干动作的要领。

6.骨盆上下摆动

跑步时骨盆要保持稳定,这样下肢才能前后摆动双腿有稳定的支撑。如果核心不稳,骨盆上下摆动,也就是臀部扭来扭去,显然是错误的跑步姿势,不仅降低了跑步效率,还容易导致下肢受力失衡,身体一侧负重过大,久而久之疼痛自然会出来。

跑步有无数的好处:最重要的是让你保持健康,而不正确的跑步会伤害你。看似简单,似乎每个人其实都能学到很多跑步的知识。正确的跑步姿势可以是:第一,节省体力;第二,减轻痛苦;第三,尽量减少损失;第四,效率最大化。希望大家都能学会正确跑步,享受美好健康的生活。

下一篇: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怎么理解)
上一篇:win7怎么激活(Windows 7系统激活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