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食时间表(历史日全食发生时间)

2022-07-12 05:10:09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114

中国日食时间表(历史日全食发生时间)

2020年日食时间表:中国日食发生时间

2020年日食发生频率不低。地球上将出现四次半影月食、一次日环食和一次日全食。

四次半影月食分别发生在1月11日凌晨、6月5日、7月5日中午和11月30日。7月5日的半影月食在中国看不到。在1月11日、6月5日和11月30日,有机会观察月亮一侧逐渐变暗的天空。因为月球本身只进入地球的半影区域,所以月球只有一面看起来有点暗。11月30日,半影月食还有傍晚,月亮刚从地平线升起,恐怕还不明显。看来我们只能等到2021年才能真正享受到一次完美的月食了。

2020年唯一一次日全食发生在北京时间12月15日午夜。然而,这次日全食的日全食带唯一穿越的大陆是南美洲。要追寻这次日全食,需要穿越整个地球的漫长旅程。

幸运的是,中国有日食可看——2020年中国最受期待的日食将发生在北京时间6月21日,夏至。这是一次条件非常好的日环食。食物带横贯亚非大陆,起于刚果民主共和国北部,途经中非、南苏丹、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红海、也门、沙特阿拉伯、阿曼、巴基斯坦、印度、中国,止于北太平洋西部。在非洲(除了西部和南部)、欧洲东南部、亚洲(除了北部和最东南端)、印度洋北部、大洋洲西北部和北太平洋西部都可以看到偏食。其中,日环食带贯穿西藏、四川、贵州、湖南、江西、福建、台湾省等中国省份。在这些区域,会在日环食带看到日环食,其他区域会看到偏食。

这次的日环食正好是夏至当天,所以在日环食开始前的中午以最高的仰角观察太阳是非常有趣的。此外,这次日环食还有一点需要注意。是日食发生在地球远地点的前半个月,是太阳视圆比较小的时间段。所以很多地方的月食会在0.99以上。太阳只能露出薄薄的边缘。不知道太阳色球层会不会有一些活动会被捕捉到。但需要考虑的一个严重问题是,6月下旬梅雨季节刚刚开始,我国南部可能会受到梅雨带的影响。因此,选择合适的观测点,必须充分考虑天气的影响。即使没有办法去很远的地方,中国其他地区可见的日偏食也是非常值得期待的。以上海为例,日偏食始于14: 45: 33的初损;16: 06进入进食阶段,食物评分达到0.773;17: 16: 04最后一次联系,日食结束。期待那天的好天气。

通讯员唐海明新民晚报记者高杨

2020年将有两次月食和四次月食,分别介绍如下:

1.1月11日,半影月食

就餐区

本次月食可在北美西北部和东北部、大西洋、非洲、欧洲、北冰洋、亚洲、印度洋、大洋洲和太平洋(东南除外)看到。中国可以看到整个过程。

二、6月6日的半影月食

就餐区

这次月食可以在南美洲东南部、大西洋、印度洋、非洲、欧洲(最北端除外)、亚洲、大洋洲、西太平洋和南极洲看到。中国(东北除外)可以看到整个过程。

第三,6月21日的日环食

就餐区

本次日食,日环食带起于非洲刚果民主共和国最北端,经苏丹、埃塞俄比亚北部、厄立特里亚南部、也门、沙特阿拉伯东南部、阿曼、巴基斯坦中部、印度北部、西藏中部、四川中部、贵州北部、湖南中部、江西西南部、福建东南部、台湾省中部,止于太平洋中部。偏食可见于非洲(西北和东南除外)、欧洲(极北除外)、印度洋、亚洲、大洋洲最西边和太平洋。

2020年6月21日,观测到中国的日环食。

7月5日的半影月食

就餐区

这次日食可以在太平洋东南部、北美洲(除了北部)、南美洲、大西洋、非洲(除了东北部)和南极洲看到。中国看不到。

11月30日,半影月食

就餐区

这次日食可以在亚洲(除了西南地区)、欧洲最北端、北冰洋、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太平洋看到。

12月14日日全食

就餐区

这次日食和日全食带从太平洋中部开始,经过智利、阿根廷,在非洲纳米比亚附近的大西洋结束。偏食可以在太平洋的大部分地区、南美洲(除了北部)、南极洲的一小部分、大西洋和非洲西南部看到。

描述:

2020年日食根据VSOP87/ELP2000-82日历结合日食理论计算。今年有两次日食和四次日食,包括6月21日的日环食,它穿过中国的西藏、四川、贵州、湖南、江西、福建和台湾省。除了中国的省会、自治区首府和直辖市,我们还单独计算了中国的县。今年的月食地图使用了神秘学软件,月食概览地图也使用了这个软件。由于计算方法不同,地图得到的结果会与我们计算的时间略有不同,以我们计算的时间为准。由于算法不同,今年日食的数据可能与其他数据相差1~2秒。同时感谢@张磊、@龙鱼、@杨洋的大力帮助。

月食概况包含了北京时间半影月食开始,半影月食结束,最初的损失,食物,食物,光和最后的接触。月球进入地球半影后,月球表面的光度没有明显变化。月亮开始进入本影的那一瞬间,就是偏食的开始,称为初亏。月亮完全进入本影的那一瞬间,就是日全食的开始,也就是所谓的食物。月亮中心和阴影中心之间最近的时刻被称为日食。月亮开始离开本影的时刻是日全食的结束,这被称为光的诞生。月亮完全离开本影的时刻是日偏食的结束,这被称为最后一次接触。月食(月球边缘和月球直径之间的距离比)。在日食期间,你可以在地平线上任何能看到月亮的地方看到日食,每次日食的时间在任何地方都是一样的。

要想确切知道在某一个地方是否能看到月食,首先要计算月亮升起和落下的时间,然后看最后一次接触之间的初始损失和月亮是否在地平线上。

月食的概况还包括半影月食开始时半影、本影和月球切点的方位角(从月面正北点向东数)、初始损失、食物、食物、光线、最后接触点和半影月食结束点,以及地球上月球为天顶的地方的经纬度。

日食的概况包含了日食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日偏食的开始是指月球半影的锥轴第一次与地面相切的时刻,即地面第一次看到初始损失的时刻,并列出了切点的经纬度。

月食开始表示月球本影的锥轴第一次与地面相切的时刻,并列出了切点的经纬度。

当地中午(或午夜)的中心月食表示太阳和月亮的赤经重合的时刻,并列出了月影锥轴与地面交点的经纬度。

日食表示最大日食的瞬间,并列出了经纬度。

月食结束表示月球本影圆锥与地面相切的最后时刻,并列出了切点的经纬度。

月食(偏食)观察者在某个地方看到的太阳被月亮覆盖的部分。食物的大小是每日表面直径的覆盖部分与每日表面直径的比率。

日偏食结束表示月球半影锥轴与地面相切的最后时刻,并列出了切点的经纬度。

贝塞尔根数用于精确计算日食时间,其几何意义如下:

假设一个平面穿过地球中心,垂直于月影的锥轴,即垂直于连接太阳和月亮中心的直线。这个平面叫基面,以地球中心为原点,基面与赤道面的交点为X轴,东方为正。基面上垂直于X轴的直线为Y轴,北为正。垂直于基面的轴为Z轴,朝向月球的方向为正。坐标以地球赤道的半径为长度单位。

x和y是月影锥轴与基面交点的坐标。

d,μ为Z轴方向;是D Z轴与赤道面的交角,μ是Z轴距历书子午圈的小时角。

L1、L2是基本平面上半影圆锥和本影圆锥的半径,以地球赤道半径为长度单位。L1为正值,L2与本影锥顶部的Z坐标符号相同。当本影圆锥在基本平面后面时,L2为负,可以看到日全食。当本影圆锥在基本平面前面时,L2为正,可以看到日环食。在极少数情况下,L2在地面上是正值,但在地面上是负值,所以你可以看到日全食。

F1,f2是半影锥和本影锥的半顶角。

表示感谢/感激

(1)本章日食数据按以下文献中的日食公式计算:

赫尔曼·马奇和让·梅乌斯,《日食典》,1983年,维也纳

(2)本章利用以下书籍计算日食的贝塞尔根数和月食的计算。

天文年历和日食计算的解释补充。

下一篇:宝宝腹泻能吃南瓜吗(宝宝腹泻能吃什么菜)
上一篇:黄易 日月当空(日月当空黄易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