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俚语(民间俚语大全)

2022-06-25 23:15:10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58

什么是俚语(民间俚语全集)

什么是俚语和打油诗?

俚语是指民间俗语词的句子,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总结出来的通俗易懂的具有地域色彩的词语和句子。俚语一般通过意象、隐喻和幽默来表达。俚语的形成,如其他词的变形,词义的变化,采用委婉语和特殊的表达方式如比喻、明喻、褒义、贬义、夸张和外来词等。

《新五代史·卷三十二·王传》记载:“燕章武人不知书,常以俗语谓之人:豹死而留皮,人死而留名!”俚语作为汉语,俚语。指粗俗的口语,带有方言。

《妙笔生花——中国古今幽默文学》一书中有一章专门解释和列举了一些俚语诗。这些从民间流传下来的诗歌中有许多已经被读过许多版本。真的很好理解,幽默有趣。

打油诗是一种充满情趣的庸俗诗风。相传为中国唐代张大有所作。油诗不太讲究格律、平仄、对仗,但一定要押韵,一般是五言或七言。油诗常被用来讽刺社会想象,也可作为谜语。

《红楼梦》中贾迎春和薛宝钗写的谜语就属于这一类。

一个

记得几年前,在一个故事社里读到一首有趣的俚语诗,是某将军写的。我在《奇景》里看到一首类似的诗,说唐朝有一个叫张油的人。他写了这首打油诗:

蒋易是将军,井里有黑洞。

黄狗是白的,白狗是肿的。

这些诗俗而朴素,可以说不能称之为诗。虽然这首诗不够优雅严谨,但它生动地反映了下雪天的生活场景。在纷纷飞舞的大雪中,天地间白茫茫一片。可以看到远处有一个圆形的黑洞,就是井口。这时,两只狗正在大雪中玩耍。黄色的狗被雪覆盖着,就像一只白色的狗。那白狗呢?雪花落在我身上,让我胖了很多。这首诗虽然看起来简单,但也是作者对生活细心观察的结果。

说到关于雪的诗,书中也举了一个例子。也是下雪天。一个书生,一个县令,一个财主在喝酒赏雪。秀才建议古人说有雪无诗是外行,今天接句如何?县长和富人都同意。于是书生先唱道:

下了大雪。

县长想,我是政府官员,我应该永远记住皇恩是难忘的,所以他说:

都是皇室的荣耀。

这句话也很适合他的身份。富人想,你有文化,有地位,但我是唯一一个什么都不占的人,但我家有钱,衣足食足,衣食无忧。我的诗应该表达我的财富,所以富人高呼:

接下来的三天呢?

然后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从他们身边走过。此时他又冷又饿,听到他们的连词,他很生气,于是说:

他妈的胡说!

虽然这最后一句话是一个粗鲁的词,但它反映了乞丐艰苦生活的现状。如果不少吃少穿,怎么打理自己的脸?这只是编辑用来描述人物性格和身份的一种语言。

说起穷文人吟诗打油诗,就想到过去在讲故事中流行的幽默故事。据说两个穷文人写诗谈穷,谁写的诗能打动人心,谁就赢。

一位学者说:

小屋看到了蓝天,

烟从屋顶的烟囱里冒出来。

没有隔夜饭,

不准夜猫子碰。

另一位学者说,这是什么?至少你有一间小屋,锅碗瓢盆和柴火,但没有米粉。看看我的日子:

天地是我的家,

月亮是蜡烛。

它长满了肚子,

垫好脊椎。

第一个秀才说,你赢了,我也不完全穷,还远远落后于哥哥,我对下一个失败者深信不疑。当我们在紧张的生活后读到这些打油诗时,不禁会心一笑。这就是俚语和打油诗能一直流传下来,让人喜欢的主要原因。

汉语俚语除了在诗歌中表达活泼生动的生活状态外,在日常表达中也经常使用,如:半熟脸——熟脸;木槌——外行;固执——诚实,老实;走-走,走;玩飞蛾-耍花招等等。

在日常生活中,俚语可以表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切、和谐、轻松、活泼。如果在文章中运用得当,人物的身份、性格和脾气都能被形象地塑造出来。比如《红楼梦》中的刘姥姥,在第二次游览大观园时,就用俚语对贾母等人说“喝酒点菜”。俚语的恰当使用在塑造角色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红楼梦》中“石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中,贾母带领家人陪刘姥姥逛大观园,最后决定在亭子里设宴。席间,王熙凤和鸳鸯为了活跃气氛,也为了贾母的幸福,商量着喝酒的顺序,故意取笑刘姥姥。相处了一段时间后,王熙凤发现刘姥姥是个懂事又有魅力的老太太。和农村其他老人不一样,他们拘谨老实,一句话也不敢说。刘奶奶其实是一个开朗幽默的人。

给刘姥姥点菜,鸳鸯说:

左边四个是人。刘奶奶说,是农民吗?大家哄堂大笑,贾母笑道:“说得好,就是这样。”刘姥姥也笑着说:“我们农民只是现成的本来面目。不要笑。鸳鸯道:“中间”三四个“青配红”。刘奶奶说:“火把毛毛虫烧了。”鸳鸯道:“右边的‘瑶丝’真美。”刘奶奶说:“一根胡萝卜一根大蒜。”他们又笑了。鸳鸯笑着说:“在一起,就是一朵花”。刘姥姥双手比划着说:“花落了,瓜大了。”

刘姥姥在文章里说的是符合她身份的语言。就像俚语一样,用在她身上,更增添了她生动逼真的形象。

俚语在《红楼梦》和《金瓶梅》中随处可见。

01有骨头和裸露的肉

《红楼梦》第八十八章:“王熙凤说,要我拿这个东西,你得先给我解释清楚。如果它这么多骨头和肉,我不会接受的。“骨头和肉露在外面,意味着骨头在嘴里被啃,骨头伴随着肉。比喻吞吞吐吐,吞吞吐吐不够直白。在《金瓶梅》第34集,也有这样一句俗语:“亲爱的,你不用这么说。“光着骨头,光着肉,不是问题。到了你们这里的大政府,你越是打开后门,越是说”。

02单丝不是线,但树不是林。

红楼梦56:贾宝玉听说还有一个宝玉。他去见史湘云,告诉他还有一个宝玉。祥云说

“不用担心。第一,单丝不成线,光靠树不成林。现在有一对,越来越差了,你可以逃到南京去找那一对。”

单丝不能做线,单棵树不能做林,也就是说线不能做绳,树不能长成林。比喻个人实力单薄,很难做出大的成绩。

这句话出自韩的《大支》:“高树阴,随时适,路贵。”古今乐记:“梁曲曰:‘树不可为树,树不可为林’”黄原·钟真的短歌行:“妾之勇,所恨单丝不可为线。”

诗词歌赋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01

民间文学中流传着许多关于俚语诗的故事。虽然这些俚语不够优雅,但它们有它们的价值。我记得十多年前,我可以在很多杂志上读到这些短篇小说,但现在我很少在书上读到它们。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年轻创作者的参与,许多民间传说已经消失,令人遗憾。以这个例子为例:

据说明朝的朱元璋有一天来到一座寺庙。朱元璋的七品芝麻官是武官。虽然文墨不太好,但是很了解皇帝的心思。朱元璋口渴时,不失时机地献上一杯香茶。当朱元璋高兴的时候,让他升到第三阶,再升到第四阶。一个七品文官看到了这一幕,然后唱了一首诗:

十年的艰辛,

不如一杯茶好。

朱元璋一听,知道这位七品文官有意见,于是继续说了两句:

他没有你好,

你的生活没有他的好。

你不必考虑它。什么样的官员敢在皇帝面前抱怨和表达不满?这只是文人游戏词的一个小故事。虽然我们都知道这是捏造的,但看完之后还是忍不住笑了。这是俚语的用法。

02

现代文人也喜欢用黑话写诗答文取乐。

刘半农(1890-1934)是一位机智的学者。他曾经有一个专栏叫《通化志都堂诗》。

他曾解释说:“桐是一棵悬铃木。花,花生;奶酪、芝麻;豆子,大豆。这四样东西都可以上油,这个大厅的主人喜欢上油的诗,诗也是五味杂陈。所见所闻,皆不能入诗,故以四物命名。”

他的《给古柏先生的礼物》更加口语化。

古人只是人,

古人的屁不一定好闻。

如何失去古人,

捡起来当香肠嚼。

刘半农写这首诗的背景是他和鲁迅、胡适一样主张白话文,反对使用文言文。他们提倡新文化,反对旧文化。这首诗是对那些崇古复古,反对新文化的人的讽刺。

03

爱国将领冯玉祥自称“秋巴诗人”。他通常喜欢写俚语对联和打油诗来反映军事生活,这更受士兵的欢迎。他的《餐歌》朴实无华,在军营里传唱。

一日三餐,人的脂肪和浆糊。

养兵需要一千天。

支持抗日,保卫国家。

赶走敌人,做出贡献。

04

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在抗战时期住在重庆红岩村时也写过一首打油诗。荣高唐家族和周恩来家族曾经是对立的。荣的儿子乐天是以邓的名字命名的。邓鹰巢自称“大乐天”。有一天,童看见邓抱着小乐天,便拍了一张照片。很快这张照片就贴在了机关的墙报上,上面还有一首周恩来自己写的打油诗:

大乐天抱着小乐天,

笑一整天,玩一整天。

我一看到小洛特,

我想每天都开心。

这首诗对生活有着独特的兴趣,也反映了他们当时亲密、团结、乐观的生活态度。

05

打字

油诗,不仅有五言或七言体,还有各种其他形式。比如冯梦龙的《笑史》记载,Xi安有一位学官,学识渊博,清正廉明,为人正直。他因拒绝奉承权贵而被解雇。因为这位官员平时很节俭,很干净,他很穷,回家后几乎没有吃的穿的,所以他弹了一首题为《清江殷茵》的诗:

半夜睡不着,心里七上八下。当啷一声,我尽力吓了一跳。原来我的脊椎断了。

更有趣的是这首《满方婷》。据说有一个叫王希楼的人,家里丢了一只鸡。他不急,还演“满方婷”。

一辈子,没有鸡,没有男孩。每个家庭都有一个免费的炊具,可以随意烹饪枪支。用三块火煮汤,给他一把辣椒炒的。省省吧。我来打开主路。避开黎明,睡到太阳高照。

总之,俚语打油诗也是文化文明的一种传承。每个俚语都有自己的历史和流行的原因。口语俚语、夸张或有趣的隐喻使人们很容易记住这些特征。语言是独一无二的,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油诗和俚语有点不一样,功能很相似。所以很多人把俚语和打油诗放在一起。

下一篇:护理专业学习经历(护理专业学习经历怎么写)
上一篇:毛遂自荐翻译(毛遂自荐的原文和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