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的危害(寒潮的影响利弊)

2022-06-25 01:25:19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103

寒潮的危害(寒潮的利弊)

寒潮来势汹汹!中央气象台12月29日18时发布寒潮橙色预警: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将有大风和强降温天气,局地降温幅度可达16℃以上。这次寒潮过后,中国将进入今冬以来最寒冷的时刻。天气寒冷,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心血管疾病一年四季都有,但在冬天更常见,尤其是天气寒冷的时候。心脏病患者中,寒冷天气(气温< 15.4℃)更容易发生猝死。研究表明,气温在-48℃至10℃之间,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与气温呈线性负相关。寒冷地区每降低1℃,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将增加2.2%,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将增加1%,尤其是气温下降28天内心肌梗死的风险最高。当最强寒潮来袭时,心脏病患者应更加注意预防。

01寒潮来袭,这对心脏影响很大。

会增加心脏负担:

研究表明,寒冷天气可引起体表小血管收缩痉挛,使血压升高,血流减慢,加重心脏负担,使原有冠状动脉狭窄,加重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而诱发心绞痛。此外,寒冷还会诱发交感神经兴奋,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的炎症反应,导致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诱发心肌梗死。

与心房颤动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心房颤动与寒冷密切相关。许多研究表明,房颤的高发季节是冬季。原因可能与冬季气温、湿度、气压、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高发有关。一项涉及1475名高加索人的阵发性房颤研究显示,在女性患者中,阳光相对充足、气温较高的5-8月份房颤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另一项研究表明,在寒冷季节,更多的房颤患者因症状加重而入院,住院期间的死亡率也明显增加。

02安全过冬,注意以下几点。

密切关注血压:气温骤降时,血压会有波动,但不要太紧张。每天早晚增加血压测量次数,3次/天增加到4次/天。如果发现血压超过预期目标,应该去医院治疗,找专业医生调整,避免自行调整药物。

减少冷热环境的反复刺激:冬季室内外温差大,时冷时热,血管的强烈收缩和舒张使冠状动脉内已经形成的斑块被牵拉破裂,然后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堵塞血管,引起心肌梗死。

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外出时一定要加衣保暖,外出时要戴口罩和帽子。

尽量不要做户外早操:对于喜欢运动的老年人来说,最好的户外锻炼时间是下午3、4点或者晚上。由于早晨气温较低,加上早上6: 00到中午12: 00,交感神经兴奋,机体应激反应增强,冠状动脉张力增高,易诱发心血管疾病。可以在室内做一些有氧运动,比如打太极拳、散步等。如果天气好,你可以去户外运动。避免过度运动。

保持冷静的心态:因为很多患者过于担心,冬天会出现问题。不建议在医院“灌注”血管或应用一些药物。过度紧张不利于疾病的恢复,所以要保持心态平和,放松心情。

预防感冒的小贴士

御寒保暖

冬天要注意随时添衣,避免冷风、冷水、冷食。特别注意“三暖”:暖头、暖背、暖脚。

暖头是所有阳的合流,体内的阳最容易从头部散发出来。温度越低,头部发出的阳就越多。在寒冷的冬季,如果不注意头部保暖,就会使头部频繁暴露在寒冷的气候中,“受寒”会使头部血管收缩,全身肌肉紧张,容易导致头痛、神经痛、感冒、鼻炎、肠胃不适等问题。建议中老年人和儿童外出时戴帽子,防风防寒。

温背中医认为,背为阳,督身满阳。风寒从背经络侵入人体,损伤阳气,引起阴阳失调,降低人体免疫力,削弱抗病能力,可诱发多种疾病。因此,在寒冷的冬天,最好穿上贴身的保暖背心来保持背部的温暖。

俗话说,感冒从脚开始。现代医学认为,双脚远离心脏,血液供应不足,长期下垂,血液循环不畅而易感冒。另外,由于脚的皮下脂肪层薄,保温能力弱,而且很多穴位对应人的内脏,脚冷会引起很多内脏不适。因此,在寒冷的冬季要注意保持鞋袜的温暖干燥,多做足部运动,暖脚。

吃药补脾肾。

所谓“冬有补,春有虎”。营养品、食品补充剂和药品补充剂。许多食物本身就是药物。冬天,最好用补充了药物和食物的食物来温补脾肾,强身健体。补充食物应注意以下几点:

膳食补充剂应该是温热的。饮食补充宜温。冬至,殷琦达到顶峰,杨琪开始萌芽。冬至期间注意以下两点:一是选择温补产品。第二,冷食不宜伤阳。

补脾益肾藏精,精是生命的原动力,是人体各种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每天适当食用黑色食物,可以补充正气,提高免疫力,保持旺盛精力。比如食用黑米粥、黑豆瓣酱、黑芝麻酱、黑枣黑木耳汤、黑骨鸡汤等等。

注意潜养阴阳

《黄帝内经》是云与冬大师的集大成之作。冬天闭关锁国,万物休息,人体阴阳都深深藏在里面。这个时候要遵循“冬季养生”的原则,多储蓄少透支,这样才能保证身体健康。冬至养生,先休息。

养阳中医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说法,但冬天极寒,很容易伤阳。这时人体的阳气大多藏在里面,所以经常感觉四肢冰凉,鼻塞流涕,感冒,咳嗽等。冬天要注意保养身体的阳气,避免阳气的消散:尽量保持精神安静,少打坐,少烦恼,避免过度劳累,避免急躁和愤怒,避免过度运动,不要超负荷,以免惊扰藏在里面的阳气。如果冬天阳气消耗过多,阳气在体内储存不足,那么在接下来的春天,很容易因体虚、风湿、骨痛甚至心脑血管疾病而感冒。

隐阴养阴《内经》有“秋冬养阴”之说。冬季气候寒冷干燥,大风常吹伤阴,在空空调、暖气、火的环境中容易消耗阴和津液。因此,护阴养阴也是冬至养生的重要措施。冬季藏阴时,注意及时补水,适当食用滋阴养阴的药物和食物。中医把汗称为心液,大量出汗的同时消耗大量阴液。冬季应尽量减少剧烈运动和桑拿等会导致出汗的活动。

希望你和你的家人能平安度过这个冬天!

正文: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周大良医学博士,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匡。

整理:姜立波

编辑:刘洋徐炳南

审核:曹政

下一篇:怎么求函数定义域(怎么求函数定义域)
上一篇:孔夫子打哈欠(孔夫子打哈欠歇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