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穆朗玛峰位于(珠穆朗玛峰在西藏哪个地区)

2022-06-12 14:25:17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74

珠穆朗玛峰位于(西藏珠穆朗玛峰在哪里)

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国西藏和尼泊尔的交界处,被公认为世界最高峰。地球的这个最高点其实还有另一个身份:它是中尼人民世代友好的象征。

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和尼泊尔绞尽脑汁解决珠穆朗玛峰的归属问题。毛泽东为此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最终使珠穆朗玛峰在中尼边境问题上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

从此,珠穆朗玛峰成为中尼友好关系的象征。

一、“珠穆朗玛峰”问题令人头疼。

尼泊尔是中国重要的陆地邻国。双方之间有壮丽的喜马拉雅山脉,海拔差异巨大,导致中尼边境地区自然条件复杂。这里既有广阔的雪峰,也有生机勃勃的亚热带丛林。

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使中国和尼泊尔的关系非常密切。虽然两国之间偶尔会有斗争,但基本上是建立在友好的贸易往来基础上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和尼泊尔很快建立了外交关系,随后就中尼边界问题进行了讨论。

在众多问题中,珠穆朗玛峰的归属问题是双方最头疼的:珠穆朗玛峰是尼泊尔人信奉的圣山,在尼泊尔被称为萨加马塔山。在汉语藏语中,“珠穆朗玛峰”是女神的名字,意思是“地球母亲”,因此也被称为“圣母之地”和“第三圣母”。

珠穆朗玛峰的归属关系到两国人民的民族感情,真的很难处理。

2.毛泽东对“珠穆朗玛峰”的独特见解

为了推动珠峰问题的顺利解决,1960年3月18日上午,毛泽东与周恩来、陈毅详细讨论了尼泊尔问题,了解了中尼边境的具体情况和争议问题。

当天晚上,柯伊拉腊率领的尼泊尔代表团访问了北京。虽然毛泽东很忙,但他还是找时间和他见面了。由于讨论激烈,预计持续半小时的会议持续了两个小时。

这次会议的收获不是微不足道的。双方就包括珠峰在内的中尼边界问题提出了多项具体建议。

会谈开始后不久,柯伊拉腊将最棘手的珠穆朗玛峰问题及其争议抛给了毛泽东。

他对此说:“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感情的问题。这座山,我们称之为“萨加马塔”,西边叫“星历”,你叫“珠穆朗玛峰”。这个地方一直在我们的领土上,但周恩来总理说它在你们的领土上。”

毛泽东一听,笑着对柯伊拉腊说:“我们想要你的友谊,你也想要我们的友谊,这是问题的核心。有了这个中心,任何问题都可以解决……”

简单的几句话就为中尼解决“珠峰”问题奠定了基础,那就是通过友好协商,可以达成双方都满意的结果。

接着,毛泽东提出:“珠穆朗玛峰的问题可以解决,一半一半。山的南边属于你,山的北边属于我们...高峰也是一半一半。”

然后,毛泽东的话变了:“如果解决不了,不如拖延。这座山很高,可以保证我们边境的安全。如果你不痛苦,我们也不会。全给你,感情上我们过不去;把这一切都交给我们吧,感情上你们相处不来。”

他还对具体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指出如果有人从尼泊尔爬山,中国应该通知尼泊尔;尼泊尔人从中方登山时,也要通知中方。

对于尼泊尔代表团提出的“过去爬山总是需要尼泊尔签证”的顽固观点,毛泽东也给予了强烈回应:“长期以来的习惯是,从西藏爬山需要得到西藏的许可。”

这个义正言辞的回答让尼日利亚代表团顿时“哑口无言”。借此机会,毛泽东及时提出建议,希望珠穆朗玛峰的名字可以改一下,更好地体现中尼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

他对尼日利亚人民说:“这座山峰可以改名。这不叫星历。这是个西方名字。不要叫它萨加马塔或珠穆朗玛峰,它叫‘中尼友谊峰’。”尼日利亚方面对此没有异议。

三.解决“珠穆朗玛峰”问题的曲折

毛泽东与尼泊尔代表团的会谈初步确定了解决珠穆朗玛峰问题的总方针。

此后,1960年4月,周恩来访问尼泊尔,与尼方讨论珠峰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案。毛泽东对此高度重视,周恩来也坚持通过电报向毛泽东汇报珠峰谈判的具体进展。

但此时有各种因素影响珠峰谈判,干扰谈判正常进行。主要包括尼泊尔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

尼泊尔国内因素主要在于柯伊拉腊对珠穆朗玛峰看法的双重性和尼泊尔国内反动派制造声势的机会。

柯伊拉腊对双方的态度是这样的:一方面,他同意中国划分珠峰的建议;另一方面,1960年访华归来后,他对珠穆朗玛峰的归属问题大做文章,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极大关注。

回国后,柯伊拉腊首先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开播不久,尼泊尔记者立即将话题引向以珠峰为主要话题的中尼边境问题。随后,印度记者追逐这个话题。

柯伊拉腊没有选择忽视这一点,而是耐心地一一回答。

为了让记者认为中国对尼泊尔的山脉提出了不合理的要求,他说:“中国对山脉提出了要求,理由是过去所有的登山队都是得到中国允许的,中国教科书上也一直说山脉属于中国,珠穆朗玛峰的名字也是藏语。”

他说,他拒绝了中国的要求,并提出“珠穆朗玛峰属于尼泊尔,尼泊尔称之为萨加马塔。这样,问题就不能继续谈下去,也决不能解决。

记者会持续了90分钟,仅珠峰问题就讨论了60分钟。可见柯伊拉腊有意引起国内外对珠穆朗玛峰的关注是别有用心的。尼泊尔反动派乘机煽风点火,企图在尼泊尔掀起声势浩大的反华浪潮。

当廓尔喀党在国会提出珠穆朗玛峰归属问题时,立即得到国会议员的热烈响应:“有20多名党员发言,叫嚣这座山属于尼泊尔,诬告我提出无理要求,向尼泊尔扩张”,“主张谴责中国,5人反对。最后,大多数人坚持要求中国撤回对珠穆朗玛峰的要求。”

会议结束时,柯伊拉腊点头称赞了这些人,于是就翻脸不认他们,这就更难跨越中尼边境问题这个最难跨越的坎了。

在国际上,印度的影响是最重要的。

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中印关系开始恶化。原因在于肆虐的西藏和边境问题。印度非常关注发生在中尼边境的任何事情。

印度开国总理尼赫鲁曾直言,“由于中国和西藏局势的发展,坦率地说,我们对尼泊尔国内局势的兴趣变得更加敏锐和关注。”

印度对珠穆朗玛峰的干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支持尼泊尔境内的珠穆朗玛峰反华示威活动。傲慢的尼泊尔反动派得到如此“强大”的援助,他们的傲慢自然不止三分。他们甚至把“珠穆朗玛峰”问题和中尼边界问题结合起来,散布中国试图扩大边界的谣言。

其次,印度打算利用攀登珠穆朗玛峰来挑拨中尼关系。当时原本讨论的中苏联合攀登珠穆朗玛峰计划,因为苏联单方面中止而泡汤,但中苏将联合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消息不胫而走。印度抓住机会推测,“中国和苏联爬上峰会是为了坚持峰会不完全属于尼泊尔,这具有政治意义。”这样一份捏造的报告令人愤慨。

之后,为了表明中国对珠穆朗玛峰的坚定决心,敦促尼泊尔在解决珠穆朗玛峰归属问题上取得进展,在毛泽东的指示下,中国登山队于1960年5月25日4时20分成功登上了地球上海拔8848米的最高峰,创造了世界登山史上中国人首次从北坡征服珠穆朗玛峰。

尽管局势如此动荡,但周恩来仍就尼泊尔对珠穆朗玛峰的不正确认识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在北京会谈中,我们从未对珠穆朗玛峰提出领土主张。”

同时,周恩来在此前的会谈中再次重申了毛泽东关于“珠穆朗玛峰”的建议:

“毛泽东主席在会见柯伊拉腊总理时认为,我们可以按照尼泊尔的绘画方法在边界线上画出山峰,也就是说,山峰的北半部分属于中国,南半部分属于尼泊尔。自毛泽东主席与柯伊拉腊总理会谈以来,我国政府一直采取这种态度。我这次来尼泊尔是为了与柯伊拉腊总理会谈,寻求友好的解决办法。”

毛泽东和周恩来,以及中国在珠峰问题上的坚定立场和详细阐述,压制了尼泊尔国内和以印度为首的国际势力借珠峰问题在中尼边境大做文章,制造嫌隙的嚣张气焰。

1960年8月,为通过谈判解决中尼历史边界问题,中尼联合边界委员会正式成立。但对于珠峰的归属问题,中尼联合边境委员会没有权力直接解决,必须由两国领导人亲自协商解决。

在毛泽东的指导和努力下,1960年10月,第一轮中尼边界谈判取得重大成果,两国政府发表了联合公报。这是肯定的事实,这严重打击了反动派和印度。

正如尼泊尔报纸和媒体所指出的,“最近中尼边境联合委员会发表的联合公报表明,中尼边境问题的解决取得了令人满意的进展。这也体现了双方的睦邻友好精神。”

1961年3月,在毛泽东的指示下,中国驻尼泊尔大使张世杰告诉尼泊尔,中尼边界问题已基本解决,只剩下珠峰归属的最终问题由双方谈判。中方希望中尼两国政府能够尽快接触并解决这一问题。

1961年9月,尼泊尔国王马恒达访华,两国最高领导人再次就珠穆朗玛峰问题交换意见。毛泽东在9月30日会见马欣德拉国王时,非常关心中尼边界的解决和珠穆朗玛峰问题。当他从尼泊尔国王那里得知这次中尼边界肯定会解决时,高兴地说:“这是一件大事,对两国关系影响深远。”

之后,尼方明确同意毛泽东自1960年3月提出的珠穆朗玛峰解决方案,中方也同意尼方提出的“边界线过峰顶”的划分方式。经过重重困难,中尼两国终于成功就珠峰归属问题达成友好协议。

1961年10月5日,尼泊尔国王马恒达访华,并在北京与刘少奇主席正式签署了中尼边界条约。

该条约自西向东划定了中尼边界的全部边界线,不仅使条约真正确定了从古至今留下的“习惯边界”,而且兼顾了两国的民族感情,使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更进一步,对中尼两国来说是划时代的里程碑。

从此,中尼两国的交流更加密切,中尼边境成为两国的纽带。

四.毛泽东解决珠穆朗玛峰问题的历史意义

珠峰问题的成功解决,充分体现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领导人的政治智慧。这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毛泽东一贯主张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历史遗留的所有问题。毛泽东为解决“珠穆朗玛峰”问题定下了基调,那就是只能通过和平谈判来解决,不能通过其他任何方式。

因此,尽管毛泽东在1960年3月提出的“对半”解决方案没有立即得到尼泊尔首相柯伊拉腊的批准,但毛泽东始终耐心等待,并指示周恩来在珠峰问题上为尼泊尔的政治力量和人民做更多的工作,特别是在这个问题上争取尼泊尔人民的支持。

同时,“珠峰”问题的顺利解决也是毛泽东关心西藏、热爱西藏人民的真实写照。解决珠穆朗玛峰问题过程中的情感和智力投入,来自于他对西藏土地和人民的热爱。他深知西藏人民对珠穆朗玛峰的深厚感情。因此,在解决这个问题时,他积极争论,照顾双方的感受。

最后,直到中尼边界条约的签订,中尼边界才正式确定,1100多公里的中尼边界和平得以维持,为中尼关系的友好发展乃至南亚地区的和平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

珠峰问题的顺利解决,离不开毛泽东等中国领导人的不懈努力。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才造就了一个繁荣强大的中国。毛泽东对自己立场的坚持、对谈判的适度把握和高超的沟通技巧都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

下一篇:天文现象(最稀有的天文现象)
上一篇:强化地板和复合地板的区别(实木复合和复合地板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