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春 古诗(杜牧的经典唯美作品《江南春》怎么赏析)

2022-05-30 22:33:05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42

《江南春》原文如下: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每次读到“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总会想到与杜牧同时代李商隐写的诗句“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莫名的感觉他们之间似乎有着某种联系。

南朝当时的社会现状是皇帝和大官僚们都崇尚佛法。因此建了很多寺庙。而到了唐朝更是发展到了极致,皇帝甚至半夜三更和臣子讨论鬼神,而不是黎民苍生。

诗言志。诗人的思想都是深邃的,眼里的“景”不只是“景”,更重要的是情。借景抒情是诗人惯用的表达方式。

要欣赏这部作品,先从诗人描写的景物分析。

题目既然是《江南春》,写的应该是整个江南春天的全景,诗人用了28个字,就在读者面前展现了一副江南的富丽而又多姿多彩全部的景象。并且把阴雨时的江南和晴空万里的江南都写的令人心驰神往。可以说,展现在读者前的更像是一副水墨丹青画。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人的眼睛当然看不到千里,那么,诗人为什么会这样写呢?作者看到的一定是眼前的景象:红花在绿树中掩映,近处是临水的村庄,远处可以看见依山而傍的城市,有迎风招展,飞舞的酒旗。作者看到的一定是眼前的这些,从而联想到整个江南大地的整体景象。整个江南的真正的景色。鸟语莺啼,花红柳绿,酒旗招展。所以说“千里”。

在诗人的眼里,晴空万里的江南忽然美不胜收,固然令人心醉神驰。和那些精心打磨的园林相比,这里的景没有一丝人工雕琢的痕迹,江南的繁华美丽都是天然的,而且铺排在整个江南大地上。真正的江南春原来是这样的,让那些未到过江南的人浮想联翩,心旌摇荡。

江南的美并不只表现在万里晴空之下。不知勾起了诗人多少追忆?江南之大,阴雨时的样子诗人是经历过的,不知多少次诗人曾行走在烟雨蒙蒙的江南的巷子。

所以诗人又接着阴雨绵绵的时候,阴雨下的江南,美的更多的是深邃和迷离。“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江南之广阔,不可能同时都是晴空万里,一定也会有阴雨绵绵的地方。

这里简单说一下“南朝四百八十寺”的含义。由于南朝的皇帝和大官僚都信仰佛,可以广建寺庙,“四百八十寺”是形容寺庙建筑之多,是虚数。而杜牧所处的时代,更是佛教蓬勃发展的时期。杜牧本人崇尚的是儒道,他并不信仰佛教。

诗人在描绘完了江南的晴空万里的景色之后,感觉光是这些还不够丰富。

这只能代表江南明朗清晰的一面,所以诗人又继续深挖出精彩的一面。那就是“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本身就给人一种神秘深邃的感觉,诗人却又让这些楼宇掩映在迷蒙的烟雨中,更增加了一层朦胧迷离的色彩。这样一副水墨丹青画和前面的“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明丽的画面相映。使得“江南春”的图画变得更加多姿多彩。想到历史上的“南朝”,更增添了悠远的历史色彩。

整首诗表现出了江南特有的景色,山多,水多,花明柳绿,色彩丰富。色调错落有致。层次丰富,有立体感的江南,美不胜收令人心驰神往的江南展现在眼前。

无论晴空万里。还是烟雨蒙蒙,江南的景色都令人神往,令人心醉。

这首诗除了写江南的美,美景的背后诗人也有隐忧。从南朝开始就大兴土木建筑,修建了数不胜数的寺庙,建造寺庙必然造成国力衰弱,所以这句话表现了诗人的忧国忧民的情怀。审美之中有讽刺,有一种说不出的深邃的思想。

诗言志,在借景抒情,诗的内涵才会更加丰富。诗人也不想再看到统治者“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相关关键词:江南春 古诗
下一篇:可降解塑料袋可以放在湿垃圾里面吗
上一篇:老鼠钻进风箱里(老鼠进风箱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