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惹是啥意思(新加坡的“娘惹”,到底是什么人,和我国有什么渊源)

2022-05-05 00:03:10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102

平阳狐狸,回答问题。

知道“娘惹”,你知道“峇峇(音 巴巴)”吗?“峇峇娘惹”本是一体,“峇峇”指华人男性,“娘惹“”指华人女性,此华人非彼华人也!

(电视剧《小娘惹》定妆照)

海外华人特别是东南亚华人也分层次,晚清及民国时期下南洋的华人被称为“新客”。在此之前特别是十五世纪初叶定居东南亚的,则被称为“土生华人”,即“峇峇娘惹”,“峇峇娘惹”音译而已。

那么这些在东南亚定居超过 500 年的“峇峇娘惹”到底来自哪里?又是因为什么原因来到了这里?到了东南亚他们又发生了什么呢?

(明成祖朱棣)

1398 年,70 岁的明太祖朱元璋去世,孙子建文帝朱允炆即位 。1402 年,坏叔叔燕王朱棣成功上位,是为永乐大帝。

历史上有个不成文的规律,那就是非正常上位的皇帝,基本上都还算不错。一方面这些人要干出一些事情,证明自己有能力,也证明大家的选择没有错。另一方面这些人确实有能力,如果没有能力,早就死在造反的路上了,比如开启“贞观之治”的李世民,打造“永乐盛世”的朱棣。

当然这里面也有翻车的,比如搞“兄终弟及”的宋太宗赵光义,一心想要证明自己,收回幽云十六州,结果差点把小命给丢了。

(郑和画像)

明成祖朱棣在位 22 年,一生干了不少事,总结起来就是修建北京城,编修《永乐大典》,五征蒙古,还有就是郑和下西洋,整体上干的还是不错的。不过我们需要说明的是,郑和七下西洋, 1405 年至 1424 年朱棣时期六下西洋, 1430 年宣德时期,郑和第七次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带着庞大的船队和无数水手船工,一部分人便在东南亚定居下来。郑和能下西洋,说明这条航道在之前已经被大致打通,已有一些中国人到东南亚定居。这些人与当地的马来亚土著通婚,他们的后人便被称为“峇峇娘惹”。

(郑和下西洋纪念邮票)

这些人的先祖随郑和到了东南亚,因此郑和在东南亚的名声很大,甚至高过国内。明朝出过很多臭名昭著的大太监,比如王正,刘瑾,魏忠贤。航海家郑和也是太监,发明造纸术的蔡伦也是太监,所以不必对职业有所偏见,毕竟“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题主说新加坡“娘惹”,这个说法值得商榷。郑和下西洋途经东南亚,这些人的定居地除了新加坡,还包括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地,这些国家和地区都有土生华人,自然也都有“峇峇娘惹”。

(槟榔屿 景色)

我们知道新加坡的华人比例很高,但马来西亚也有 600 多万华人,在马来西亚十三州之一的槟城州也就是所谓的槟榔屿以及马六甲华人比例同样很高。当然这些华人也有不少“新客”,并非都是“峇峇娘惹”。

马来西亚这个国家也很有意思,国花是大红花,国歌是《我的祖国》,国家格言是“团结就是力量”,经济上也搞“五年计划”,听着是不是有点恍惚?

18 世纪开始,马来西亚逐渐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吃苦耐劳会经营的土生华人,由于善与马来人,英国人及其他土著人打交道,逐渐进入英国殖民当局的行政系统,成为公务员。

这些人开始接受西方教育和西方文化,逐步信仰基督教,很多人也不大能熟练掌握汉语,因此也被一些人批评为“数典忘祖”!

不过这些“峇峇娘惹”毕竟在马来亚定居超过 500 年,与当地文化水乳交融,中华传统文化的逐步削减也在情理之中。但他们仍保持了一些传统文化的符号,比如孝道,比如家庭伦理,比如中式婚礼。

“峇峇娘惹”与当地马来人及其他土著通婚生活 500 年,已成为当地土著的一部分。但在马来西亚建国之后,由于一些政治原因,“峇峇娘惹”的土著身份被剥夺,与后来的新客统称为华人。

无论是“峇峇娘惹”还是后来的“新客”,海外华人也曾经历过不少苦难岁月。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海外华人对中华文化和中国的认同感逐步提升,其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也显著提升。毕竟,一个蒸蒸日上的母国是他们最强大的依靠!

不过,如今这些年来,挣了钱就往国外跑的各类明星大咖们,他们的目的和动机又是什么呢?

相关关键词:娘惹是啥意思
下一篇:一起来看流星雨叶烁(一起来看流星雨魏晨叶烁喜欢)
上一篇:圭臬怎么读(佛家一种最毕恭毕敬的施礼典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