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小知识

2023-03-05 12:17:16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22

糖尿病人唯一要做到的是“三餐定量”,也就是无论吃什么,一天总的热卡是固定的,并没有必须忌什么的死要求,那为什么会有糖尿病人不能吃这个不能吃那个的说法呢?其实道理是一样的,因为甜的东西,比如说车厘子,你吃了几个以后达到了一餐饭的热卡,那么你下面这餐饭就不能吃了,不然你今天摄入的热卡就超标,也就是血糖要高了。 一餐饭光吃甜食不吃饭可以做到吗?不好受吧?所以糖尿病人最好三餐定时定量,不要额外吃零食,就是容易掌控总的摄入量的缘故

一些蔬菜对糖尿病病人有益,如菠菜,有促进胰岛素分泌的作用;蘑菇,为高蛋白低脂肪食品,也有降血糖、降血脂作用;西红柿,含糖量低,还有抗癌防癌作用,这些蔬菜都适合糖尿病病人经常食用。 低脂肪食品也有降血糖,降血脂作用,我家有糖尿病人,我常买这些菜的。 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注意饮食,可以使用丝菲的降糖组合,对糖尿病患者很不错

也叫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多在35~40岁之后发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 2型糖尿病病友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非完全丧失,有的患者体内胰岛素甚至产生过多,但胰岛素的作用效果却大打折扣,因此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是一种相对缺乏。

可以通过某些口服药物刺激体内胰岛素的分泌。 但到后期仍有部分病人需要像1型糖尿病那样进行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和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以前对1型和2型糖尿病的叫法,由于这种叫法常常会引起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治疗的误解,现已被国际和国内的糖尿病界弃之不用。

你好!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不能根除,只能药物、饮食治疗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长期的打胰岛素对身体没有害处。

糖尿病药物治疗的同时需饮食治疗如下

(1)适量的碳水化合物及纤维素:碳水化合物是人体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适量的碳水化合物可改善糖耐量,调整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浓度,提高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碳水化合物包括大米、小米、面粉、玉米等。 纤维素是多糖化合物,有助于肠内大肠杆菌合成多种维生素;可刺激胃肠道,使消化液分泌增多和胃肠蠕动增强,防治糖尿病便秘。 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有蔬菜、豆类、粗粮等。

(2)蛋白质的供应要充足:糖尿病饮食中的蛋白质供应要充足,摄入量一般要与正常人相当或稍高。 糖尿病造成的代谢紊乱使体内蛋白质分解过速,丢失过多,容易出现负氮平衡。 所以膳食中应补充足够的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供给充足的蛋白质,能增强体质,有利于疾病损伤的修复,并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奶、蛋、鸡、鱼、虾等。

(3)减少脂肪的摄入:糖尿病以糖代谢紊乱为核心。 高脂饮食可妨碍糖的利用,其代谢本身就可产生酮体,容易诱发和加重酸中毒。 因此,要减少脂肪的摄入量。 脂肪主要含在动、植物油中。 动物油含有大量的胆固醇,能促使动脉硬化,不宜多食。 含有胆固醇高的食物有肥肉、动物内脏、蛋黄、脑髓等。 糖尿病人主要应食用植物油,如菜籽油、花生油、豆油、玉米油等。

(4)补充维生素: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代谢和功能的微量物质,需要量很少,但不能缺乏。 如糖尿病人缺乏维生素B1可致神经系统疾患如手足麻木、多发性神经炎等;缺乏维生素C可致微血管病变。 维生素B1多存在于谷物胚芽、豆类中。 维生素C多存于各种新鲜蔬菜中。

(5)无机盐及微量元素的摄取:糖尿病饮食中钠盐不宜太多,高钠易诱发高血压和动脉硬化。 当病情控制不好时,容易出现各种感染和酮症酸中毒,要注意补充无机盐。 应鼓励糖尿病人多摄入含微量元素如铬、锌、锗等的食物。 目前还没有补充微量元素的标准,一般在饮食结构合理,不偏食情况下,无需额外补充微量元素。

饮食治疗1、南瓜预防糖尿病

2、苦瓜降糖很明显

3、菠菜保持血糖稳

4、芦荟药食皆相宜

糖尿病:

一:改善饮食结构

二:适量的运动

饮食疗法:控制热量的摄入

营养分配应该平衡

每日摄取的热量应为1400千卡到1600千卡之间。

米饭50克 面包30克 煮面条80克 苹果(带皮带核)180克 苹果(去皮去核)150克 豆腐100克 猪肉60克 胡萝卜、圆辣椒、扁豆、花菜300克

这些食物和量都是80千卡的

烯丙基硫化物具有抑制血糖升高的作用,如洋葱、韭菜、葱

儿茶素具有抑制血糖升高的作用,如绿茶

食物纤维具有抑制糖和脂类的吸收,减缓血糖的上升速度,如牛蒡,魔芋

维生素C具有提高脂肪代谢和基础代谢作用,如圆辣椒

糖尿病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疾病,中医称之为“消渴”,即消瘦烦渴之意,现代医学发现它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是由于人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而引起的血中葡萄糖浓度升高,进而糖大量从尿中排出,并出现多饮、多尿、多食、消瘦、头晕、乏力等症状。 进一步发展则引起全身各种严重的急、慢性并发症,威胁身体健康。 糖尿病通常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两种。

糖尿病的分类 Ⅰ型糖尿病 又叫青年发病型糖尿病,这是因为它常常在35岁以前发病,占糖尿病的10%以下。 Ⅰ型糖尿病是依赖胰岛素治疗的,也就是说病友从发病开始就需使用胰岛素治疗,并且终身使用。

Ⅱ型糖尿病 也叫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多在35~40岁之后发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 Ⅱ型糖尿病病友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非完全丧失,有的患者体内胰岛素甚至产生过多,但胰岛素的作用效果却大打折扣,因此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是一种相对缺乏。 可以通过某些口服药物刺激体内胰岛素的分泌。 但到后期仍有部分病人需要像Ⅰ型糖尿病那样进行胰岛素治疗。

下一篇:苹果手机总是自动进入耳机模式怎么办?啊
上一篇:收集你我身边相关知识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