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碘缺乏病常识(防治碘缺乏病日)

2023-03-05 11:50:42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56

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中缺乏碘而引起的疾病。

碘缺乏病不仅仅是人们常说的甲状腺肿大,其对人类最大的危害是造成智力损害,甚至智力残疾,孕妇缺碘可导致流产、早产、死产和先天畸形儿,更重要的是严重影响胎儿大脑的正常发育。 因此,妇女和儿童是缺碘的主要受害者。

全世界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受到碘缺乏病的威胁。

.碘缺乏病虽然危害严重,但是可能通过全民食用碘盐这一简单、安全、有效和经济的补碘措施来预防。 本章提供的五条基本讯息,可以有效减少或消除碘缺乏病。

帮助家庭和社会预防缺碘造成的智力低下等残疾。

.实行全民食用碘盐,是一项巨大的社会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组织和协调,并且要广泛地宣传缺碘造成的危害和有效的防治碘缺乏病的知识及措施。 基本讯息。

.1、缺碘对人最大的危害是影响智力发育。 缺碘引起的轻度智力低下十分普遍。

严重缺碘会造成呆傻等残疾。

.2、孕妇缺碘除造成早产、流产和先天畸形儿外,更严重的是影响胎儿大脑的正常发育。 应该给育龄妇女、孕妇、喂奶的母亲和婴幼儿补充足量的碘。

.3、缺碘会造成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

.4、全民食用碘盐能有效地预防碘缺乏病。

这是世界公认的安全、有效、方便和价格便宜的补碘方法。

.5、购买碘盐后应该注意密封、避光、避风、避免受热和久存,以免碘的丢失。 另外多吃些海带也可以补充碘。

海带含碘量最多。

碘缺乏病预防控制的根本措施就是补碘。 正常成人每日需要的供碘量约为150微克,人体对碘的储存能力有限。 由于自然环境缺碘是长期存在的,因此补碘应遵循长期、微量、日常和生活化原则。

补碘的措施主要有碘盐、碘制剂和富碘食品等。 我国预防控制碘缺乏病的主要措施是普及加碘食盐。 此外,在交通不便、居住分散、非碘盐冲击严重、食盐加碘措施尚未有效实施的地区可采用碘油或碘片作为替代或辅助措施。

应用的主要对象是新婚育龄妇女、孕妇、哺乳期妇女、婴幼儿和儿童。 也可以通过服用含碘保健品和食用海带、紫菜、贝类等富碘食物补碘。

食盐是人体的每日所需,符合长期、微量、日常和方便的原则。 人类经过近一百年的探索和实践证明,食盐加碘具有安全、有效、简单、易行、价廉、能够长期坚持食用的优势,成为补碘的最佳途径。

扩展资料

正确购买和使用碘盐

(1) 应该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碘盐,碘盐必须有包装和碘盐标志,购买时要辨认清楚。

(2) 购买的碘盐要妥善保存,碘盐应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受日光直射和吸潮,离开灶台存放,避免高温影响。 居民可购买小包装碘盐,存放时间不宜过长,做到随吃随买。

(3)为防止碘丢失,烹饪时不宜过早放入碘盐,宜在食物快熟时放入,避免用碘盐爆锅、长时间炖、煮,以免碘受热失效而失去补碘的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健康报网——山东省地方病研究所普及碘缺乏病知识问答

可以介绍碘缺乏的危害,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危害等:

碘缺乏病由于自然环境碘缺乏造成机体碘营养不良所表现的一组疾病的总称。 它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简称地甲肿)、地方性克汀病(地克汀)、地方性亚临床克汀病(简称亚克汀)、胎儿流产、早产、死产、先天畸形等。

克汀病是指以智力低下为主要特征并伴有精神综合征或甲状腺机能低下的一种疾病,是由于胎儿期严重碘缺乏造成大脑发育不可逆的损害。

新生儿碘缺乏的危害主要是引起先天性甲状腺机能低下症(简称先甲低)。

婴幼儿正处于脑发育的第二个关键时期,和胎儿一样,对碘缺乏极为敏感。 胎儿的严重碘缺乏若延续到婴儿期继续存在,会发展成为典型的克汀病患者。

儿童青少年对碘缺乏比较敏感,可影响智力发育、身体发育,造成运动、视觉、听觉障碍,突出的表现是甲状腺肿大。

碘缺乏对成人最明显的影响是甲状腺肿。 地甲肿在成人中的特点是缺乏典型的临床甲低症状,除了颈部肿大之外一般无明显症状,只有当甲状腺肿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或压迫气管、食道和周围神经时才会出现呼吸困难,吞咽障碍或声音嘶哑等症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碘缺乏病防治日

我国是缺碘较为严重的国家,缺碘地区分布极为广泛,几乎涉及整个国家;受碘缺乏病威胁的人口极多,几乎涉及全社会的每个人,男女老少没有例外。

碘缺乏病最严重的地区一般多在边远偏僻、交通不便、经济文化落后的地区。 而且补碘必须长期坚持,年年岁岁世世代代地坚持,否则6个月不补充足够的碘,生活在缺碘地区的人就会患碘缺乏病。

针对上述国情,我国要消除碘缺乏病,就必须找到一种使用方便、经济实惠、安全有效的补碘措施,并且是适合整个国家、全体人民的需求。 人类在同碘缺乏病的斗争实践中找到了食用碘盐预防碘缺乏病的方法,史料证明这方法已沿用了100多年。

本世纪的科学研究和公共卫生调查也都证明,食用碘盐预防碘缺乏病确实有效。 从1948年开始,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碘缺乏病控制委员会等国际机构使大力支持碘缺乏病的防治,并提倡以食用碘盐为防治碘缺乏病的基本方法。

发达国家在消除了碘缺乏病后仍坚持食用碘盐。 如美国、法国、加拿大、日本等,由于人们文化素质较高,对碘缺乏危害有深刻的认识和强烈的自我保健意识。

这些国家虽然在市场上碘盐和非碘盐同时销售,但同时富碘食品、保健品市场非常活跃,食用非碘盐的人们也可以从其它途径获得人体需要的碘。 防治碘缺乏病的最根本措施是食盐加碘。

这是被许多国家近一个世纪的防治工作所证实的,是各种补碘办法中最好的方法,它不仅安全、有效、经济和容易推广,又符合微量、长期及生活化要求。 但碘是一种很活泼的物质,食盐中的碘会随着存放时间的增加而丢失,致使碘含量越来越少。

因此在使用中要注意以下事项,以保证发挥碘盐最大效能。 1、注意保存碘盐的方法。

要将碘盐装在玻璃或陶瓷缸中,加上盖子,并将盐缸放在凉爽、没有太阳直射的地方,尽量不要使盐受热。 碘盐在高温环境中存放,碘的丢失较在室温较低环境中存放时较快。

因此,保存碘盐方法要科学。 另外,一次买盐也不要太多,否则会花了碘盐的价钱却吃不到碘。

2、注意烹调方法。 我们在做菜时习惯于先加盐,而碘遇热会挥发掉。

因此,烧菜时要尽量后加盐,更不要将碘盐加在热油中同菜一起煎炸。 3、注意吃盐的量。

按我国碘盐标准,每人每天吃6克盐约可获得120微克的碘,这完全可以满足大多数成年人的生理需要量。 孕妇或哺乳期妇女及婴幼儿等特需人群需碘量比一般人要大。

因此,建议孕妇、哺乳期妇女、婴幼儿等特需人群要补服碘油丸或常吃些海带、紫菜等海产品,这样既可以不多吃盐又可补充适当的碘量。

下一篇:碘缺乏病防治常识(碘缺乏病防治知识)
上一篇:防治碘缺乏病宣传小知识(防治碘缺乏病宣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