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缺乏病防治小知识教案(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教案)

2023-03-05 11:50:56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25

碘盐不仅是我们中国,同时也是世界各国防治碘缺乏病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手段。 用食盐加碘的方法防治碘缺乏病是从本世纪初开始的,瑞士、美国、奥地利等国家是最早推广碘盐的国家。 加拿大等国很早就要求生产厂家必须对所有食盐全部加碘,印度、美洲国家正在逐步实施类似的食盐加碘计划。 截止到1995年底,世界上已有82个国家承诺实施食盐加碘。

食盐加碘会对正常人产生有害影响吗?科学家在提出食盐加碘预防碘缺乏病时,已经对食入碘量的安全范围进行了很多研究。 从国外使用碘盐的经验看,有些发达国家很早就实行了食盐加碘,没有发现碘盐给碘营养丰富的人们带来任何副作用。 因此,有关国际组织把食盐加碘列为消除碘缺乏病的主要手段。 碘盐中的含碘量,对碘营养充足的人群来说,“不会带来任何医学上的危险”。

因为碘元素及其同族的其它元素在高温、潮湿环境,或遇到食醋等酸性物质,就很容易挥发掉,所以家庭在购买、保存和使用碘盐时应该注意下面一些问题:

1)务必购买小塑料袋包装的、印有指定商标、贴有碘盐标志的碘盐,千万不要随意购买私盐或无(低)碘盐。

2)不要存放时间太长,随吃随买。

3)装入有盖的棕色玻璃瓶或瓷缸内,存放在阴凉、干燥、远离炉火的地方。

4)炒莱、做汤待快熟出锅时放盐效果好。

5)不要用油炒碘盐。

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中缺乏碘而引起的疾病。

碘缺乏病不仅仅是人们常说的甲状腺肿大,其对人类最大的危害是造成智力损害,甚至智力残疾,孕妇缺碘可导致流产、早产、死产和先天畸形儿,更重要的是严重影响胎儿大脑的正常发育。 因此,妇女和儿童是缺碘的主要受害者。

全世界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受到碘缺乏病的威胁。

.碘缺乏病虽然危害严重,但是可能通过全民食用碘盐这一简单、安全、有效和经济的补碘措施来预防。 本章提供的五条基本讯息,可以有效减少或消除碘缺乏病。

帮助家庭和社会预防缺碘造成的智力低下等残疾。

.实行全民食用碘盐,是一项巨大的社会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组织和协调,并且要广泛地宣传缺碘造成的危害和有效的防治碘缺乏病的知识及措施。 基本讯息。

.1、缺碘对人最大的危害是影响智力发育。 缺碘引起的轻度智力低下十分普遍。

严重缺碘会造成呆傻等残疾。

.2、孕妇缺碘除造成早产、流产和先天畸形儿外,更严重的是影响胎儿大脑的正常发育。 应该给育龄妇女、孕妇、喂奶的母亲和婴幼儿补充足量的碘。

.3、缺碘会造成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

.4、全民食用碘盐能有效地预防碘缺乏病。

这是世界公认的安全、有效、方便和价格便宜的补碘方法。

.5、购买碘盐后应该注意密封、避光、避风、避免受热和久存,以免碘的丢失。 另外多吃些海带也可以补充碘。

海带含碘量最多。

碘是一种人体的微量元素,它的作用可不小,人体内如果缺少了碘,就会得“碘缺乏病”。 大家一定都吃过碘盐吧,那这个名字是怎样来的呢?就让我来介绍一下吧:

碘,对人体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缺碘,人就会生病。 碘是一种紫色的化学元素。 我们生活中的碘酒、碘伏都是用碘制成的。 那么碘是从哪里来的呢?碘是从大海中来的,在阳光下,碘被蒸发,再随着雨雪降落到大地,海洋中。 动物和人大多都是食物中得到碘的。 贷内进入了人体后,随着尿的排泄又回到了海洋。 如果我们生活的地方缺少碘,人们的营养就会跟不上,患上“碘缺乏病”。 人体缺碘,合成的甲状腺素就会减少。 由于甲状腺是许多器脏的“功臣”,所以一旦缺碘,器脏们就会向“司令”大脑报告这个消息。 大脑立即命令甲状腺大量生产。 但是最重要的碘没有增加,就不能合成足够的甲状腺激素,所以只能造成甲状腺肿大,就造成了“大脖子”的现象。 天啊!如果缺少碘,会造成多么大的危害呀!但是,更严重的是,缺碘会使人的大脑发育受到损害,就会造成智力低下。 如果孕妇缺碘,她们体内的孩子就会残疾,脑部发育不良。 如果3个月前那些孩子得不到治疗,那人们听到的将是一个个可爱的孩子们的哭泣声!这样的孩子什么都需要别人,多少个父母为他们心疼,为他们流泪啊!

为了防止缺碘,聪明的中国人在1995年制造出了碘盐,这样,人们吃盐时,同时也能补充到碘。 从此,我们见到的将是更多人的微笑,而不是哭泣!

为了防止“碘缺乏病”,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1.碘存在于大自然界的土壤和水中,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

碘是一种人体必须的化学营养物质,人体缺碘会造成碘缺乏病。 碘缺乏病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和受危害人数最多的一种地方病。

全球除冰岛外,其它国家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流行。 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碘的国家之一,碘缺乏病流行范围广,发病人数多,而且病情较重。

合格的碘盐里含有我们每天所需要的碘,我们每天必须吃入一定量的碘盐才能够维持正常的身体发育和智力发育,才能够保证正常的学习、工作、劳动和生活,就象我们每天必须吃饭一样重要。 如果孕妇(怀孕的妈妈)不吃碘盐,生出的宝宝又小又傻又聋;学生不吃碘盐,个子长不高,学习学不好,还会得甲状腺肿大(粗脖子病)。

多年来,我国碘缺乏病防治工作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自1995年实施全民食盐加碘措施以来,人群的碘营养状况得到了极大改善,碘缺乏病发病率大幅度下降。 宁夏全区22个县区均为缺碘地区,其中山区和中部干旱带的原州、西吉、彭阳、泾源、隆德、海原、盐池、同心和红寺堡这9个县区为碘缺乏病防治的重点地区。

(1)缺碘地区。 (2)孩子成长若得不到足够的碘量就会引起缺碘。

(1)碘的缺乏可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大,佝偻病等。 (2)缺碘儿童会抑制儿童的成长发育。

(3)在胎儿期和婴儿期缺碘会影响大脑神经、骨骼、肌肉的成长和发育。 缺碘能引起大家熟知的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粗脖根、瘿瓜瓜等),影 响人体正常生理功能,还能引起流产、早产、死胎、先天性畸形、聋哑,更重要的是胚胎期和婴幼儿缺碘会引起大脑发育障碍。

人的大脑发育需要甲状腺激素,尤其是从胎儿3个月到出生后2岁多这段时间。 碘是制造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

如果孕妇和婴幼儿的饮食中碘的供应不足,胎儿和婴幼儿的智力发育就会受到影响。 严重的发展为克汀病,表现为“呆、小、聋、哑、瘫”,智力极度低下,甚至生活不能自理,成为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脑发育受损较轻的表现为亚临床型克汀病或轻度智力低下,表面上和正常人一样,但智商低于正常值,学习成绩差,长大后不能掌握较复杂的劳动技能。 因此,缺碘地区的碘缺乏危害将会严重影响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综上所述,缺碘对健康有很大危害,而最大的危害是影响智力发育。

因此育龄妇女、孕妇、哺乳期妇女、婴幼儿和学龄儿童是防治碘缺乏病的重点对象。 1.必须坚持食用碘盐。

2.常吃含碘食物:海带、紫菜、贝类等。 3.严重缺碘的地区要服碘丸或注射碘剂。

世界上绝大部分地区的水、土壤都缺碘,缺碘的地方生产的粮食、蔬菜和家禽、家畜都缺碘,所以生活在这些地区的居民需要长期补充碘。 全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除冰岛外,都有过碘缺乏病流行,我国各省市都有不同程度的碘营养缺乏问题。

各国经验证明,最安全、有效、简便而又容易坚持的方法便是长期食用碘盐。 按目前我国人均每天食用5至15克计算,每天从碘盐中得到的碘能够满足人体的需要,无需再用其他补碘食品。

购买碘盐时要认清包装袋上的碘盐标志,不买小贩或其它来源的非碘盐,更不要食用土盐私盐。 1、全民使用碘盐。

全民使用碘盐能有效地预防碘缺乏病,这是全世界公认的安全、有效、方便和价格便宜的补碘方法。 但购买碘盐后应该注意密封、避光、避风、避免受热和久存,以防止碘的丢失,并且要坚持常年使用。

2、强化补碘。 妇女在怀孕期、哺乳期,婴幼儿及儿童、青少年这些人群对碘的需求量相对较大,应在坚持长期使用碘盐的基础上,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碘油丸。

3、在日常生活中多吃些含碘丰富的食品,如海带、海鱼、海虾和紫菜等。 碘缺乏病是一种古老的营养不良性疾病,大多数人对防治这种病的认识不足,国家将每年5月15日确定为碘缺乏病防治宣传日,通过健康教育活动让大家掌握防治碘缺乏的科学知识。

宣传碘缺乏病知识人人有责,特别是卫生部门、盐业部门、教育部门的工作人员及各级行政官员。 学校的老师、学生要把碘缺乏的防治知识告诉家长,传播给社会,督促家长购买碘盐,使防治碘缺乏病知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做到长期坚持食用碘盐,实现持续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

(一)碘缺乏病宣传教育的宣传要点 1、碘缺乏危害在我国是普遍的、长期存在的。 2、人体缺碘不仅影响生长发育,更重要的是影响智力发育。

3、碘缺乏是可以预防的,最简便、安全、有效的措施就是长期坚持食用碘盐。 4、制售、贩卖非碘食盐违反国家法律。

(二)碘缺乏病宣传教育的核心信息 碘是人体合成甲状腺素的重要原料,与人的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关系密切,特别是对大脑的发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缺碘地区的土壤和水源含碘很少,生产的粮食、蔬菜、水果、肉蛋也都缺碘,长期生活在缺碘地区的居民,因缺碘会引起一系列的碘缺乏病。

因为“缺碘会影响智力和生长发育”。

可以介绍碘缺乏的危害,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危害等:

碘缺乏病由于自然环境碘缺乏造成机体碘营养不良所表现的一组疾病的总称。 它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简称地甲肿)、地方性克汀病(地克汀)、地方性亚临床克汀病(简称亚克汀)、胎儿流产、早产、死产、先天畸形等。

克汀病是指以智力低下为主要特征并伴有精神综合征或甲状腺机能低下的一种疾病,是由于胎儿期严重碘缺乏造成大脑发育不可逆的损害。

新生儿碘缺乏的危害主要是引起先天性甲状腺机能低下症(简称先甲低)。

婴幼儿正处于脑发育的第二个关键时期,和胎儿一样,对碘缺乏极为敏感。 胎儿的严重碘缺乏若延续到婴儿期继续存在,会发展成为典型的克汀病患者。

儿童青少年对碘缺乏比较敏感,可影响智力发育、身体发育,造成运动、视觉、听觉障碍,突出的表现是甲状腺肿大。

碘缺乏对成人最明显的影响是甲状腺肿。 地甲肿在成人中的特点是缺乏典型的临床甲低症状,除了颈部肿大之外一般无明显症状,只有当甲状腺肿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或压迫气管、食道和周围神经时才会出现呼吸困难,吞咽障碍或声音嘶哑等症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碘缺乏病防治日

我国是缺碘较为严重的国家,缺碘地区分布极为广泛,几乎涉及整个国家;受碘缺乏病威胁的人口极多,几乎涉及全社会的每个人,男女老少没有例外。

碘缺乏病最严重的地区一般多在边远偏僻、交通不便、经济文化落后的地区。 而且补碘必须长期坚持,年年岁岁世世代代地坚持,否则6个月不补充足够的碘,生活在缺碘地区的人就会患碘缺乏病。

针对上述国情,我国要消除碘缺乏病,就必须找到一种使用方便、经济实惠、安全有效的补碘措施,并且是适合整个国家、全体人民的需求。 人类在同碘缺乏病的斗争实践中找到了食用碘盐预防碘缺乏病的方法,史料证明这方法已沿用了100多年。

本世纪的科学研究和公共卫生调查也都证明,食用碘盐预防碘缺乏病确实有效。 从1948年开始,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碘缺乏病控制委员会等国际机构使大力支持碘缺乏病的防治,并提倡以食用碘盐为防治碘缺乏病的基本方法。

发达国家在消除了碘缺乏病后仍坚持食用碘盐。 如美国、法国、加拿大、日本等,由于人们文化素质较高,对碘缺乏危害有深刻的认识和强烈的自我保健意识。

这些国家虽然在市场上碘盐和非碘盐同时销售,但同时富碘食品、保健品市场非常活跃,食用非碘盐的人们也可以从其它途径获得人体需要的碘。 防治碘缺乏病的最根本措施是食盐加碘。

这是被许多国家近一个世纪的防治工作所证实的,是各种补碘办法中最好的方法,它不仅安全、有效、经济和容易推广,又符合微量、长期及生活化要求。 但碘是一种很活泼的物质,食盐中的碘会随着存放时间的增加而丢失,致使碘含量越来越少。

因此在使用中要注意以下事项,以保证发挥碘盐最大效能。 1、注意保存碘盐的方法。

要将碘盐装在玻璃或陶瓷缸中,加上盖子,并将盐缸放在凉爽、没有太阳直射的地方,尽量不要使盐受热。 碘盐在高温环境中存放,碘的丢失较在室温较低环境中存放时较快。

因此,保存碘盐方法要科学。 另外,一次买盐也不要太多,否则会花了碘盐的价钱却吃不到碘。

2、注意烹调方法。 我们在做菜时习惯于先加盐,而碘遇热会挥发掉。

因此,烧菜时要尽量后加盐,更不要将碘盐加在热油中同菜一起煎炸。 3、注意吃盐的量。

按我国碘盐标准,每人每天吃6克盐约可获得120微克的碘,这完全可以满足大多数成年人的生理需要量。 孕妇或哺乳期妇女及婴幼儿等特需人群需碘量比一般人要大。

因此,建议孕妇、哺乳期妇女、婴幼儿等特需人群要补服碘油丸或常吃些海带、紫菜等海产品,这样既可以不多吃盐又可补充适当的碘量。

碘缺乏病预防控制的根本措施就是补碘。 正常成人每日需要的供碘量约为150微克,人体对碘的储存能力有限。 由于自然环境缺碘是长期存在的,因此补碘应遵循长期、微量、日常和生活化原则。

补碘的措施主要有碘盐、碘制剂和富碘食品等。 我国预防控制碘缺乏病的主要措施是普及加碘食盐。 此外,在交通不便、居住分散、非碘盐冲击严重、食盐加碘措施尚未有效实施的地区可采用碘油或碘片作为替代或辅助措施。

应用的主要对象是新婚育龄妇女、孕妇、哺乳期妇女、婴幼儿和儿童。 也可以通过服用含碘保健品和食用海带、紫菜、贝类等富碘食物补碘。

食盐是人体的每日所需,符合长期、微量、日常和方便的原则。 人类经过近一百年的探索和实践证明,食盐加碘具有安全、有效、简单、易行、价廉、能够长期坚持食用的优势,成为补碘的最佳途径。

扩展资料

正确购买和使用碘盐

(1) 应该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碘盐,碘盐必须有包装和碘盐标志,购买时要辨认清楚。

(2) 购买的碘盐要妥善保存,碘盐应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受日光直射和吸潮,离开灶台存放,避免高温影响。 居民可购买小包装碘盐,存放时间不宜过长,做到随吃随买。

(3)为防止碘丢失,烹饪时不宜过早放入碘盐,宜在食物快熟时放入,避免用碘盐爆锅、长时间炖、煮,以免碘受热失效而失去补碘的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健康报网——山东省地方病研究所普及碘缺乏病知识问答

下一篇:碘缺乏病小知识
上一篇:预防缺碘的小知识(预防病毒的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