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高频文化常识(高考高频文化常识题)

2023-03-05 11:42:50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46

一、常见借代词语:

1、桑梓:家乡

2、桃李:学生

3、社稷、轩辕:国家

4、南冠:囚犯

5、同窗:同学

6、烽烟:战争

7、巾帼:妇女

8、丝竹:音乐

9、须眉:男子

10、婵娟、嫦娥:月亮

11、手足:兄弟

12、汗青:史册

13、伉俪:夫妻

14、白丁、布衣:百姓

15、伛偻,黄发:老人(伛偻也可指驼背的残疾人)

16、桑麻:农事

17、提携,垂髫:小孩

18、三尺:法律

19、膝下:父母

20、华盖:运气不好(还可指帝王车盖、古星名)

一 中国古典诗歌的文体常识 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

按形式分为: (1) 古体诗 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 注意“歌”、“歌行”、“引”、“曲”、“吟”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

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 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2)近体诗 包括律诗和绝句。 ①绝句:五言或七言,全诗四句;无须对仗。

押韵:五绝首句一般不入韵,七绝首句入韵较多;平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②律诗:五言或七言,全诗八句;押韵、对仗(对偶):三、四句对仗,五、六句对仗。

平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律诗第一、二句叫首联,第三、四句叫颔联,第五、六句叫颈联,第七、八句叫尾联。

(3)词 ①词的名称: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 简称“词”,还被称作诗余、歌曲、长短句。

其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②词的分段: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

③词的分类: 按字数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字到90字),长调(91字以上)。 按段落分:单调、双调、三叠、四叠。

④词的牌与题:词牌与词的形式有关,规定词的调、字数、平仄等;词题与内容有关。 (4)曲 又称为词余、乐府。

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 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

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 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

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 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

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 二 古诗中的常见意象 (一)树木类 1.松柏 松柏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

2.竹子 竹子具有“性直”“心空”“节贞”等特点,用以比拟君子的品德修养。 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竹子、竹林深为隐者所爱。

3.杨柳 “柳”谐音“留”,常作留客之意,又因柳丝柔长,风吹而成缠绵难舍之状,故古人常折柳送别。 4.梧桐 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

如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

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 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

5.芭蕉 “芭蕉”和“梧桐”的意象差不多,都是离情别绪孤独忧愁的象征。 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 李清照曾写过:“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

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 ”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对芭蕉为怨悱。

吴文英《唐多令》:“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

葛胜冲《点绛唇》:“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 ”雨打芭蕉本来就够凄怆的,梦魂逐着芭蕉叶上的雨声追寻,更令人觉得凄恻。

6.折桂 比喻科举及第。 温庭筠《春日将欲东归寄新及第苗绅先辈》:“犹喜故人先折桂,自怜羁客尚飘蓬 7.怀桔 指孝顺双亲。

(三)鸟兽类 1.杜鹃 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 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

子规鸟即杜鹃鸟。 起句写即目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

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丰富想象,表达对友人的无限怀念与深切同情。 宋人贺铸《忆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

三更月光照在庭院里雪白的梨花上,杜鹃鸟在凄厉地鸣叫着,使人禁不住倍加思念亲人,伤心欲绝。 词人通过描写凄清的景物,寄托了幽深的乡思。

其他又如“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唐人秦观《踏莎行》)、“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宋人王令《送春》)等,都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 2.燕子 燕子属候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喜欢成双成对,出入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

因此为古人所青睐,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或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时事,意象之盛,寓情之丰富,非其他物类所能及。 (1)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如欧阳修《采桑子》:“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

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晏殊《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

韦应物《长安遇冯著》:“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 ” (2)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如《诗经·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

(晏几道《临江仙》:“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晏殊《破阵子》:“罗幔轻寒,燕子双飞去”等。

(3)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如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晏殊《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

1.孟子: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

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 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

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最有影响的大师,封建时代被尊为“亚圣”,又与孔子并称“ ”。 主张实行“仁政”、“王道”,与弟子著书7篇261章,即《孟子》。

《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也是先秦的杰出 著作。 2.庄子:战国时期思想家。

名 ,继承老子之“道德自然”观。 《庄子》是道家著作,也称《南华经》。

3.荀子: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名 。 他是韩非和李斯之师,《荀子》为儒家著作,现存32篇。

4.孔子: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 名 ,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思想核心为“仁”。 现存《 》,记录了孔子的言行,为其弟子及再传弟子编集。

5.老子:春秋时思想家、学派创始人。 一说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人。

主张清静无为。 《 》是道家典籍,有81章。

6.墨子:春秋时思想家、墨家学派创始人,鲁国人。 主张“兼爱”。

《 》是墨家的典籍,为墨子及其弟子所写。 7.韩非:战国末年的哲学家和政抬家。

著有《孤愤》、《五蠢》、《说难》等,《韩非子》是 家代表作,后人集韩非之作及评韩之文而成,55篇。 韩非是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

8.《列子》:相传为战国郑人 所作。 原存本子几经遗失,现存本子由东晋张湛辑注,《愚公移山》出于此本。

9.《吕氏春秋》:一名《吕览》,先秦杂家代表作,战国末年秦相 集门客编写。 10.诸子散文:先秦时期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或他们的著作。

先秦诸子有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农、杂、小说十家,其中最重要的是 家、家、家和 家,其代表著作分别为《论语》、《孟子》、《荀子》、《老于》、《庄子》、《韩非于》、《墨子》。 在各学派中,首先兴起的是由孔子创立的儒家,继起的是墨家,然后是其他各家。

11.三教九流:三教指 。 九流指儒家者流、阴阳家者流、道家者流、法家者流、名家者流、墨家者流、纵横家者流、杂家者流、农家者流。

12.屈原:战国末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名平,字 。 是我国古代 主义诗歌的奠基者。

他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 主要代表作品有《离骚》、《九章》、《九歌》、《天问》等。

他的作品语言优美,想像丰富,感情奔放。 他的作品千古传诵,对后世影响极大,他的诗篇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宝库的伟大贡献。

1953年,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士,曾把他推举为 。 13.李斯: 代政治家。

他建议对六国采取各个击破的政策,对秦始皇统一六国起了较大的作用。 著有《谏逐客书》。

14.《战国策》:国别体史书,共33篇。 杂记东西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中山诸国之事,以记叙谋臣策士的说辞书信为主。

是西汉 编修,相传曾巩作了补订。 15.刘向: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

本名更生,字子政,著有《新序》、《说苑》等。 编修《 》。

16.贾谊:西汉 家、家,代表作有《论积贮疏》和《过秦论》等。 17.司马迁:中国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

字子长。 所著史籍人称为《太史公书》,后称《史记》,是中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

由本纪 (12篇)、表(10篇)、书(8篇)、世家(30篇)和列传(70篇)五部分组成。 本书传记语言生动,人物形象鲜明,也是优秀的传记文学作品。

对后世史学和文学均有深远影响,鲁迅先生称其为“ ”。 18.班固:东汉的史学家和文学家。

著有《 》,它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19.曹操: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字孟德。

现存20余首乐府诗,代表作是《_》、《龟虽寿》和《短歌行》。 20.诸葛亮: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字 ,人称“卧龙”。

《出师表》是其千古名作。 21.郦道元:北朝魏地理学家、散文家,字善长。

著有《水经注》40卷。 阐述《 》中1000多条水道的源流及沿岸风土景物,并订正《水经》中的谬误。

22.陈寿:西晋哲学家,字承柞。 著有《 》,它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合称为“前四史”。

23.傅玄:西晋哲学家和 家,字休奕。 封鹑瓤(gū)子。

著有《傅子》、《傅玄集》,《马均传》是其作品之一。 24.李密:西晋武阳人,字 ,一名虔。

著有《陈情表》。 25.范晔:南朝著名史学家和文学家。

字蔚宗,著有《后汉书》,“前四史”加上从 的二十个朝代的纪传体断代史,合称“二十四史”。 26.刘勰:南朝梁文学理论批评家,字彦和。

他的主要著作《文心雕龙》,发展了前人进步的文学理论批评,体系比较完整,是我国古代 的巨著。 27.陶渊明:东晋文学家、诗人。

一名潜,字 ,私谥靖节。 其诗以《归去来兮辞》、《饮酒》、《桃花源诗》、《咏荆轲》、《读山海经》等为代表,今存《陶渊明集》。

28.王羲之:东晋著名书法家,有“ ”之称,字遗少。 曾任右军将军,人们常称他为“王右军”。

著有《王右军集》,《兰亭集序》是其中的著名序文。 29.吴均:南朝梁文学家,字叔痒。

《与_书》是其代表作。 30.丘迟:南朝梁文学家,字范希。

明人辑有《丘司空集》,《与陈伯之书》是 文中之佳作。 31.徐陵:南朝诗人。

著有《玉台新咏》,它是继《诗经》《楚辞。

1.《诗经》:又名“诗三百”,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被列为“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之首。

著名篇目有《关雎》《蒹葭》《氓》《硕鼠》《七月》等。 2.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战国末期楚国人。

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另有波兰的哥白尼、英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但丁)。 他用楚辞形式写成了我国第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其中的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千古传诵。

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就是纪念屈原的。 3.孔子:名丘,字仲尼,世称“圣人”,春秋时期鲁国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私学创办人。 孔子及其弟子的主要言行思想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在《论语》20篇中。

《论语》各取篇中开头二字为篇名,是儒家经典“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之一。 4.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世称“亚圣”。

主要作品为《孟子》7篇,各篇取开头几字为篇名,该书记载了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为“四书”之一。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即出自《孟子》。

5.墨子:名翟,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墨子》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其中《兼爱》《非攻》等代表了墨子的主要思想。

《公输》即选自《墨子》。 6.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代表人物。

主要作品为《庄子》,道家经典之一,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 代表作《逍遥游》。

7.韩非子:战国末期韩国人,荀子的弟子,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著有《韩非子》一书。

《扁鹊见蔡桓公》《五蠹》《智子疑邻》等均出自此书。

8.司马迁:西汉史学家,字子长,别称太史公。 主要作品为《史记》,又名《太史公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3000年的历史,全书130篇,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种体裁。

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陈涉世家》即选自《史记》。

9.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之首。 代表作有《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属乐府歌辞。

开创“建安风骨”新风。 鲁迅称他是“一个改造文章的祖师”。

10.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谥靖节,东晋著名诗人,我国第一位杰出的田园诗人。 代表作有《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园田居》《饮酒》等。

11.王勃:字子安,“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之一。 主要作品为《王子安集》。

其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阁序》最有名。 是“初唐四杰”中成就最高的诗人。

12.孟浩然:唐代第一个大量写山水诗的人,与王维齐名,世称“王孟”。 主要作品为《过故人庄》《春晓》《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等。

13.王维:字摩诘,官至尚书右丞,故称王右丞,唐朝诗人兼画家。 与孟浩然同为盛唐田园山水派代表。

主要作品为《使至塞上》《送元二使安西》《竹里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 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14.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人称“诗仙”。 唐代三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之一。

主要诗作有《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渡荆门送别》《峨眉山月歌》《行路难》《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等,结为《李太白集》。 其诗属浪漫豪放派,是古典浪漫主义艺术的高峰。

韩愈称赞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 15.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

与李白齐名,人称“诗圣”,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主要作品有《望岳》《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楼》《江南逢李龟年》及“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结为《杜工部集》。

其诗为现实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被称为“诗史”。 16.岑参:唐朝边塞诗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主要作品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逢入京使》《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等。 17.韩愈:字退之,官至吏部侍郎,谥号文,世称韩吏部、韩文公,郡望昌黎,又称韩昌黎。

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之首。 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主要作品为《马说》《师说》《进学解》《祭十二郎文》《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等,结为《昌黎先生集》。 18.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与柳宗元合称“刘柳”,与白居易合称“刘白”。

主要作品有《陋室铭》《乌衣巷》《秋词》《竹枝词》《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等。 19.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合称“元白”。

主要作品有《钱塘湖春行》《观刈麦》《卖炭翁》《长恨歌》《琵琶行》等,自编为《白氏长庆集》。 他是现实主义诗歌传统的继承者,主张“文章。

1、从中国上古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221年)期间的文学,叫先秦文学。

2、神话产生在文字发明以前。 神话中充满了丰富的想象,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3、在中国流传最广的神话是“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嫦娥奔月”等。

4、《尚书》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总集,相传曾经由孔子编选。

5、《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西周至春秋中期各地方民族及朝庙乐章共305首。

6、《楚辞》为西汉刘向所辑,收有屈原、宋玉写的赋,因具楚地方声,故称《楚辞》,对后代文学创作有深远影响。

7、屈原是中国伟大的爱国诗人,《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品。

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屈原《离骚》中的名句。

9、先秦散文是指秦代以前的散文,分为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两类。 《左传》和《战国策》是先秦历史散文的代表。 《论语》、《孟子》、《墨子》、《庄子》是先秦诸子散文的代表。

10、《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历史著作,在历史、文学和语言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文化常识号也叫别号或别字。

号与字不同,字是成年是举行冠笄礼(20岁)时,由来宾中的尊长代取的,用以表德,它与名有一定的联系。 号往往即兴而起,不一定和名之间有联系。

但号往往用一些漂亮或高雅的字眼,因此号又俗称雅号。 如李白,自号青莲居士;王安石,晚号半山。

我国古代文人别号五柳先生--晋 陶渊明青莲居士--唐 李白香山居士--唐 白居易东坡居士--宋 苏轼六一居士--宋 欧阳修幽栖居士--宋 朱淑贞九华山人--唐 杜荀鹤半山老人--宋 王安石山谷道人--宋 黄庭坚淮海居士--宋 秦观白石道人--宋 姜夔石湖居士--宋 范成大后山居士--宋 陈师道易安居士--宋 李清照清真居士--宋 周邦彦青藤居士--明 徐渭(杂剧家)衡山居士--明 文征明六如居士--明 唐寅温陵居士--明 李贽柳泉居士--清 蒲松龄 古书第一部001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002 第一部词典《尔雅》。 006 第一部诗集《诗经》。

007 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 008 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

009 第一部笔记小说集《世说新语》。 010 第一部论语体著作《论语》。

011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书《史记》。 012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013 第一部断代史史书《汉书》。 014 第一部历史评论专著《史通》。

015 第一部兵书《孙子》。 018 第一部文艺理论书《文心雕龙》。

019 第一部诗歌评论专著《诗品》。 020 第一部农业百科全书《齐民要术》。

021 第一部农业生产技术论著《天工开物》。 025第一部综合农学专著《农政全书》。

026 第一部茶叶制作书《茶经》。 031第一部地理书《禹贡》。

032 第一部地理学专著《水经注》。 034 第一部教育史专著《学记》。

035 第一部绘画理论著作《古画品录》。 036 第一部戏曲理论著作《闲情偶记》。

037 第一部戏曲史《宋元戏曲韵史》。 038 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永乐大典》。

039 第一部图书总目录《七略》。 古书合称001 三易:《连山》、《归藏》、《周易》。

002 三礼:《周礼》、《仪礼》、《礼记》003 四书:大学、中庸 论语 孟子004 四梦: 南柯记 还魂记 紫钗记 邯郸记005 五经:诗 书 礼 易 春秋006 十三经:易 书 诗 周礼 仪礼 礼记 左传 公羊传古梁传 论语 孝经 尔雅 孟子。 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孩提:指2——3岁的儿童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豆蔻:指女子十三岁及笄:指女子十五岁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而立之年:指三十岁 不惑之年:指四十岁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花甲之年:指六十岁古稀之年:指七十岁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期颐之年:一百岁另外,还有称童年为总角或垂髫,称青少年为束发,女子待嫁称待年或待字,称老年为皓首或白首,称长寿老人为黄发等等。

(1)等级:院试(又叫“童试”,县级考试 ,童生参加,考上为“生员”,即“秀才”。 )乡试(又叫“秋闱”,省级考试,生员参加,考上为“举人”。 )

会试(又叫“春闱”,国家级考试,举人参加,考上为“贡士”。 )殿试(国家级考试,皇帝主考,贡士参加,考上为“进士”。

其中,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2)内容:四书五经等,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晋朝时将《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中 国 文 学一先秦 孔 子(名丘,字仲尼。 )

《论语》 孔子是我国历史和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书,是我国历史和第一部语录体著作。

左丘明(春秋时鲁国史官) 《曹刿论战》 《肴之战》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 编年体史书,历史散文。

孟 轲(名畸,字子舆。 儒学大师。 )

《鱼我所欲也》 《庄暴见孟子》 《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思想及言行的书。 孟子的思想主要是仁政、民贵、君轻。

庄 周(道学大师) 《庖丁解牛》 庄子有在政治和主张无为,在精神和主张自由。 屈 原(名平,战国时楚国人) 《涉江》 《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长诗。

《涉江》是“九章”一。 荀 子(名况) 《劝学》 《荀子》是诸子散文。

列 子(名寇,又名御寇。 ) 《愚公移山》 韩 非(法家学派的代表。 )

《五囊》 《扁鹊见蔡桓公》 《战国策》(作者无法考证。 现传本经西汉刘向整理的。 )

《邹忌讽齐王纳谏》《荆轲刺秦王》 《战国策》是国别体散文,记战国时游说之士的策略和言论。 二两汉 贾 谊(世称贾生,西汉文学家。 )

《过秦论》 《论积贮疏》 刘 安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列》 司马迁(字子长。 ) 《鸿门宴》 《信陵君窃符救赵》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我国历史和第一部记传体通史。

有12本纪(帝王传记)、30世家(诸侯传记)、70列传(著名人物传记)、10表、8书,共130篇。 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孔雀东南飞》 见于南朝陈徐陵的《玉台新咏》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是古代最长的一首叙事诗。

三魏晋南北朝曹 操(字孟德,魏武帝。 ) 《观沧海》 曹操,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三曹”:指曹操、曹丕、曹植(才高八斗)。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

1. 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考、高考的热门考点,那么,试题会以怎样的形式考查?考查的重点内容又会是哪些?

2. 选择的是近年来中考相关试题,从中可以发现中考传统文化试题有以下规律:

3. 与高考相比,中考命题形式更为灵活,既有客观选择题,又有主观运用题;

4. 涉及的内容相对简单,多与教材中的文言文相关,或者是基本的文化常识;

5. 考查重点内容:古人姓名字号、古代纪时方法、科举与官职、礼仪制度、文学常识等;与高考不同的是,中考因为是地方命题,常常会考查与本地域相关的文化常识;

6. 考查形式:以文言文阅读材料为基础,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

7. 重点关注:从考试的文本中来,但大部分与教材设计的文言文内容相关,即使有个别新词,只要具备基本的古代文化常识,就可以解答。 平时学习中要高度关注教材文言文注解的内容

8. 考查内容:古人姓名字号、古代纪时方法、科举与官职、礼仪制度、国学经典知识、典故知识、文学常识等。

下一篇:高一必背文化常识(高中必背文化常识大全)
上一篇:高考必备文化常识(高考必备文化常识10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