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创新小知识(航空趣味小知识)

2023-03-05 11:31:29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44

1.nbsp;在失重情况下航天员是否很难进入睡眠状态?nbsp;这是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因为影响睡眠的原因有很多。

首先,要分航天员在太空的工作是一班制还是二班制。 在国际空间站和大多数航天飞机上,所有的航天员都是同时睡觉,他们将睡袋挂在自己喜欢睡的地方,如墙上、墙角、天花板上等等。

当航天员实行倒班工作制时,像包括空间实验室在内的一些航天飞机上,航天员睡在一个小的铺位上,将它关闭后,可以隔绝工作室传来的噪音。 开始,航天员有些不安的感觉,觉得自己躺在一个狭窄的鞋盒中,而且大多数航天员出现10-15秒的背部感到舒适的错觉。

nbsp;然而,当你打算睡觉的时候,你需要习惯你的背部和侧面没有感觉,事实上你是在睡袋中漂浮着,只是用绳子将你倒挂着,因而那种使得你昏昏欲睡的重力感觉是不存在的,也有些航天员对此还不太适应。 他们毫无睡意,紧张得必须吃安眠药才能睡着。

另一些人即使是在这种特殊环境下也能睡得很香。 nbsp;需要补充的是:如果睡觉的时候你的头部处在不通风的地方,呼出的二氧化碳会聚集在你的鼻子附近,当你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脑后部的一个报警系统就会发出警告,使你惊醒,会感觉呼吸急促。

这时,你走几步或换个地方,又可以沉睡了。 nbsp;2.nbsp;航天员在太空中穿衣服时会有什么特殊的感觉吗?nbsp;航天员的航天服除了在舒适性和安全性上有特殊要求以外,通常和我们在地球上穿的没什么差别。

例如,衣服必须由防火材料制作。 当在失重情况下穿航天服的时候,航天员实际上就是在衣服内漂浮,只有当衣服碰触到肌肤的时候,才会感到是穿着衣服。

nbsp;3.nbsp;太空中漂浮很有意思么?nbsp;航天员们都认为一旦适应微重力环境后,在太空中漂浮是非常有趣的。 顺便说一下,科学家们不喜欢将微重力称为零重力,这是因为除非你正好站在围绕地球做自由落体运动太空船的中心位置,此外你就不可避免的受到来自微小的加速度和潮汐的影响,即使它们的作用很小,只有地球引力的百万分之一,我们也不能认为它是无重力或0重力。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称之为失重的原因。 nbsp;在微重力环境下生活是很有趣,不同人的感觉也不同。

第一次参加太空飞行的航天员,在进入太空后的头两三天,约有30%-40%的人出现“空间适应性综合症”(它是运动病中的一种),其他人不会出现这种症状。 血液流向上身,使鼻窦和舌充血,影响人的感觉,一周左右的时间,航天员体内就会出现适应失重的反应。

nbsp;在失重情况下,脊椎由于没有重力的作用而变长了,使得人变高了(长高1-2英寸)。 在失重情况下,当所有的肌肉放松的时候,就会出现大腿轻轻的向上抬起,胳膊向前方舒展开,身体略微弓着,仿佛是在水中一般。

由于没有“上”或“下”的感觉,需要依靠别的标志来确定“上”和“下”,在航天飞机内部设计时,考虑用天花板和地板的不同来定位。 nbsp;在微重力的情况下,航天员常常产生错觉。

当航天员告诉自己的大脑哪个方向是“上”,它立刻会认为那是错觉。 这样,在太空定位、转移或运动等感觉与在地面上不一样。

在太空行走是非常轻松的,航天员很快就习惯到处行走和用固定足的方法将自己固定在空间站上。 穿上航天服在太空中行走变得困难得多,这是因为工作服体积大,就像套上一个气球,视觉和触觉都受到了限制。

nbsp;4.nbsp;你可以穿多长时间的航天服?nbsp;一般可以穿5-7小时。 当然也要视航天服的中的可消耗材料的情况,例如氧、电量、冷却水等。

航天服简直就是小型太空船,穿航天服工作是很辛苦的。 穿着的时间也与穿着者对舒适性和耐磨性要求有关。

nbsp;5.如果在太空中遇到骨折或重病如何处理?nbsp;幸运的是,美国宇航局上天的120名航天员从来没有碰到这种情况。 在早期曾发生过阿波罗13号航天员佛瑞德尿感染的问题及小规模的流感的问题。

太空船上总会带上足够的药品以应付这些突发事件。 一旦在围绕地球飞行过程中发生意外,不管是在航天飞机上或在国际空间站,都要以最快速度将航天员送回地球。

美国宇航局也为国际空间站开发了一个大型的七人座的返回舱,是为在特别情况下作为“太空救护车”使用的。 nbsp;如果发生骨折,在太空船上也准备了固定骨骼的器材。

当人类出发进入外太空,比如在探险火星的时候,太空船上将携带医疗设备,有一名或多名航天员是经过良好的医学知识训练的,他们可以进行救护和治疗。 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短期内返回地球是不可能的。

可能情况下,飞船上将配备经验丰富的医生。 nbsp;6.nbsp;空间站可以能容纳多少人?nbsp;国际空间站最多能容纳7名。

一、航空航天飞行器上电子设备的特点是:

①要求体积小、重量轻和功耗小;②能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工作;③高效率、高可靠和长寿命。 在高性能飞机和航天器上,这些要求尤为严格。 飞机和航天器的舱室容积、载重和电源受到严格限制。 卫星上设备重量每增加1公斤,运载火箭的发射重量就要增加几百公斤或更多。 导弹和航天器要承受严重的冲击过载、强振动和粒子辐射等。 一些航天器的工作时间很长,如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的长达7~10年,而深空探测器的工作时间更长。 因此,航空航天用的电子元器件要经过极严格的质量控制和筛选,而电子系统的设计需要充分运用可靠性理论和冗余技术。

二、航空航天电子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是:

①充分利用电子计算机和大规模集成电路,提高航空航天电子系统的综合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②提高实时信号处理和数据处理的能力和数据传输的速率;③发展高速率和超高速率的大规模集成电路;④发展更高频率波段(毫米波、红外、光频)的电子技术;⑤发展可靠性更高和寿命更长的各种电子元器件。

要自己组合一下! 学习航天精神,承载民族复兴的责任 一、引言 我国首次发射的载人航天飞船“神州”五号的航天旅程圆满成功,实现了中华儿女多年的飞天梦想,长大了中国人的志气,是我国航天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二、正文 伟大的事业孕育了伟大的精神。 新一代航天人在攀登科技高峰的伟大征程中,以特有的崇高境界,顽强的意志和杰出的智慧,铸就了载人航天精神。

这就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 这些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

生活上刻苦精神永远美好。 人生之路不可能是永远平坦的。

每个人,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挫折。 我们必须要在挫折和困难中奋起。

这就需要有刻苦的精神,特别能战斗和特别能公馆的精神了。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

学习上刻苦精神永远美好! 团结就是力量,是治国之本,更是治校之本。 试想,一个集体,如果内部不团结,还出现分歧的话,那这个集体会强大吗?不止这样,一些有图搞破坏的人,在这个时候大力进攻,那损失更是不堪设想。

科学与人文并举。 从小,这一句老话就不断地在我们的耳边回响: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但是,真正落实到的,又有多少人呢?友人认为,只要学会做人和文化知识就可以了,不用在学什么科学了。 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一个强大的国家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身为祖国的“花朵”的我们,不但要做到科学与人文并举,还要做到规范与个性共存! 艰苦的条件锤炼了中国航天人特别能吃苦的精神。 中国航天事业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起步的。

茫茫的戈壁,浩瀚的海洋,广大航天工作者为了早日实现飞天之梦,不辞劳苦,日晒雨淋,克服了无数的困难,付出巨大的牺牲。 严酷的挑战铸就了中国航天人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崇高的使命焕发了中国航天人特别能攻关的精神。

我们青少年,更应该在学习上多下苦工,好好学习。 在生活上、学习上,遇到困难和挫折,不要逃避,不要退缩,要知难而进,一往无前,敢于胜利。

有的同学,在生活中遇到了一点点的挫折,就对人生失去了信心和希望,觉得世界上什么都不是好的。 于是,就自寻短见,恨离人世。

要知道,这个世界是非常美好的,我们要珍惜生命,好好地享受这美丽的人生。 就算它是不好的,那也是无可改变的事实。

就像航天人员要在严峻的环境中训练一样,那严峻的环境已是无法改变的事实,那只有改变自己,去攻破这个难关。 所以,我们不能因为一点点的挫折而放弃自己的使命,而是要在环境中、在艰苦中、在困难中成长,成就自己的人生和使命。

学习上也是如此。 学习靠的不是小聪明,而是刻苦。

读书要用功,持之以恒地刻苦学习、钻研,这才是学习上刻苦精神永远美好的表现。 团结奋斗培育了中国航天人特别能奉贤的精神。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史上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 广大航天工作者不论前方后方,不计名利得失,履行职责,坚守岗位,形成了强大合力。

我们都生活在同一个大集体中,都为了一个共同目标——保护集体,就应该淡泊名利,不计较个人得失,甘于奉贤,团结一心,共创辉煌。 “团结就是力量”,这是一股强大的力量,是一股催人前进的力量。

有了这股力量,可以排除万难,勇往向前,达到目标。 大至世界全人类、国家,小至班集体、家庭,都要团结。

有的同学不顾集体利益,一心只为自己。 例如他在拌种来回走动,看见一张桌子跌在地上,他不但不把桌子弄好,而且还残忍地踢上一两脚,是桌子雪上加伤。

又例如是拔河,内部不团结,那肯定是全军覆没。 科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象征。

身为21世纪的接班人的我们,必须要学好科学,热爱科学,使用科学。 科学与人文都需要我们同时高高地举起。

一个规范的学生,更是祖国的需求,是未来成就大事的人。 科学与人文并举,规范与个性共存更始一句警惕学生的话句。

三、结论 探索无垠的太空是航天人永无止境的事业,学习航天精神是我们接班人的任务。 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我们是祖国的希望,我们承载着民族复兴的重大责任,更应该把所学到的航天精神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

好好学习是我们伟大的使命,建设祖国是我们永远的目标,任重道远。 团结是力量,刻苦是精神,科学是基石 我国载人飞船已经成功上天。

这位伟大的航天员就是杨利伟。 航天员的训练是艰苦的。

要完成从飞行员到航天员的转变,需要经过千锤百练。 航天员的基础理论训练共有13门课程。

航天员虽然都有大专以上学历,但经历长期的飞行员生活,重新坐下来学习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加之许多课程非常陌生,困难可想而知。 航天员白天上课,晚上做作业,课余时间也抓紧学习,就是外出疗养也不忘背英语单词。

就这样,基础理论学习结束考试,航天员门门课程都达到良好以上。 体质训练是长期的。

飞行员的身体素质都很过硬,但航天员对体重、耐力、速度、灵活性、柔韧性、肌力等方面有着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他们按照训练大纲要求,坚持每周3次、每次2小时的体质训练从不间断。

为了控制体重,不少航天员坚持每天跑5000米。 在北京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的运动会上,中长跑项目的第一、二名。

呵呵,我也要参加这个比赛。

我查到了,所以。

不告诉你! 算了,还是告诉你吧!1.身体健康 每天都要进行高强度的体育锻炼,至少跑步两英里(约3.2公里),骑自行车15分钟,50米的泳道游五个来回,不间断地举重15分钟。 2.团队合作 学会和他人相处。

太空船空间很小,你必须知道怎样和其他机组人员在一起生活。 3.外语水平 懂基本的俄语。

但是这并不是那么简单的。 曾经在02年花费巨资搭载俄罗斯太空飞船进行太空旅游的南非富翁马克-沙特沃思曾经表示,每天四个小时的俄语课程就像给大脑动手术还不上麻醉药。

4.身体检查 良好的健康状况是必需的。 心脏病人是绝对不允许上天的,但是像轻微的哮喘病等不会有影响。

5.心理检查 心理健康也十分重要,尤其是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保持镇静的素质。 一名宇航员可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危险,而在太空可没有哪里可以逃的。

6.超重耐力训练 超重耐力训练要求航天员在承受8倍于自身体重的重力条件下,保持正常的呼吸和思维能力。 这种训练通常会在高速旋转的离心室或旋转座椅上完成,训练中最大的压力是承受加速度,航天员的训练则要求超载达到人体自重8倍重力的加速度,持续时间为40至50秒。

在载人航天飞行训练中,超重耐力训练是对航天员自我极限的最大挑战,这是有名的魔鬼训练,很多人为之却步。 7.急救训练 基本的急救知识是宇航员的常识,比如骨折后给腿部上夹板,还有给伤口上药等。

8.陆地生存训练 模拟航天飞机在俄罗斯的野外意外坠毁,受训者必须接受怎样生火,怎样搭建临时住所,如何求救等基本生存训练。 9.海上生存训练 万一发生意外,宇航员还应该做好在紧急降落黑海的准备。

其中一个训练就是宇航员穿着太空服跳入水中,在水中应该学会自己给救生艇充气。 10.失重训练 在失重状态下,一切日常任务如吃东西、喝水、上厕所、呕吐等都需要重新学习,否则可能会给你和其他人带来很多麻烦。

美国宇航局的医学专家特意研究出一个名叫“呕吐彗星机”的大型仪器,宇航员只要在上太空前,在这个仪器里“住”上100个小时,那么,他上到太空后,就不会再发生呕吐的现象了。 而在这个不断旋转的机器里,宇航员还要学会在30秒内穿好太空服。

11.学会驾驶航天飞机 太空旅行什么意外都可能发生,因此如果自动控制系统出现故障导致意外,或其他机组人员全部遇难的话,必须有人能够驾驶航天飞机返回地球。 12.钱 最后可能也是最关键的一点,你应该拥有至少2000万美金。

1.2007年11月24日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发射成功,这颗卫星名称是嫦娥一号。 2.2007年11月24日搭载着我国首颗探月卫星的运载火箭在西昌发射中心点火发射。

3.目前我国有三个卫星发射基地,即将在文昌建设第四个发射基地,预计在2010年投入使用。 4.2007年4月14日我国用“长三甲”运载火箭,成功将一颗北斗卫星送入太空,该卫星是我国“北斗计划”中的一颗卫星,请问“北斗计划”的主要目的是定位导航。

5 为纪念400年前伽利略首次用望远镜观测星空这一壮举,2007年3月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确定2009年为国际天文学年,主题定为:“The Universe – yours to discover”。 6.下列关于行星说法错误的是木星在我国古代被称为‘长庚’,它是太阳系所有行星中质量最大的。

7.到目前为止,人类已经发射了大量的探测器去考察太阳系内的其他行星,下列探测器和被探测的行星对应正确的是伽利略号 木星8.下面关于太阳系质量最大的前5个大行星,按质量从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木星、土星、海王星、天王星、地球9. 猎户座大星云的梅西耶编号为 M4210.下列关于各节气的含义描述不正确的是冬至那天太阳赤纬为0度,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 11.人类已给月球上的许多地方命名了,下列名称不属于月球的是奥林匹斯山12.月球的环形山大多数以天文学家的名字来命名的,其中也有我国古代的天文学家,下面人物中那位人名并没有用来命名的是宋应星13.关于望远镜表述正确的是相比地平式望远镜,赤道式望远镜的优点是易于跟踪天体的周日视运动14.月球绕地球转动的轨道面和月球赤道之间的夹角大小为6度41分,这使得我们能够在地球南北极看到一些月球背面。

15.下列关于彗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彗星靠近太阳时被加热,彗星的光主要是由炽热的气体发出的。 16.小行星的发现同提丢斯—波得定则的提出有密切联系,根据该定则,在距太阳距离为2.8个天文单位处应有一颗行星,随后皮亚奇果真在该处发现了第一颗小行星谷神星17.在太阳系内有的行星向外辐射的能量比其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量还要大,到目前为止,已知这样的行星有木星和土星18.土星外围的光环中间有一条黑暗的缝隙把光环分为内外两部分,这条缝隙是以它的发现者的名字命名的,被称为卡西尼环缝19.通过对月相的观察我们可以大致的知道当天在该月份中的日期,如当月相为上弦月时,大概为每个月的农历初八左右20.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有一颗行星的自转方式非常独特,它的赤道面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为97度55分,几乎是‘横躺’轨道平面上自转,这是哪颗行星? 天王星21.下列天体哪个。

1)基本航空知识 定座 旅客乘国际航班,可根据有关规定向航空公司售票处或其代理人预定,已定妥国际、地区航班座位的旅客,应按航空公司规定的出票时限办理购票手续。

如未在购票时限内购票,所定座位即被取消,已定妥国际、地区航班座位,包括联程座位的旅客,如所定座位不利用时,应尽早向所定座的航空公司售票处或其代理人提出取消座位。 儿童票 十二周岁以下的儿童按成人全票价的50%或67%付费.未满两周岁的婴儿,按成人全票价的10%付费,不单独占一座位。

退票 由于承运人及旅客本人原因,旅客未能按客票列明的航程旅行,旅客申请退票,可按规定办理退票。 退票只限在原购票地点或经航空公司同意的地点办理。

客票 客票(包括行李票)是承运人与旅客之间的运输凭证,也是旅客乘机交动行李的凭证,客票只限客票上所列姓名的旅客本人使用。 客票不得转让或涂改,经转让或涂改的客票无效。

乘机 乘国际、地区航班的旅客,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到达指定的机场,凭机票、有效的护照、签证及旅行证件办妥乘机及出境等各类手续。 旅客没有按规定的时间到达指定机场或携带的护照、签证及旅行证件不符合规定,而未能办妥乘机和出境等各类手续引起的一切损失和责任由旅客自负。

机场费 对每一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机场出境的国际旅客,收取机场费人民币90元。 对持有外交护照的旅客,24小时内过境的旅客以及12岁以下的儿童,免收机场费。

旅行证件 国际旅客在办理乘机及出境手续前,应办妥护照、签证及旅行证件等一切手续。 旅客的护照、签证及旅行证件应随身携带,不得放在交运行李中运输。

由于旅客旅行证件不完备而受到的损失和支付的费用,承运人不承担责任。 但对于由此使承运人受到的一切损失和支付的费用,包括(但不限于)罚金,旅客应当负责赔偿。

行李包装 随机交运的行李应有承受一定压力的包装,应封装完整,锁扣完善,捆扎牢固。 对包装不符合要求的交运行李,承运人可拒绝接受或不负担损坏、破损责任。

禁运货物 禁止运载文物、毒品和易燃、易爆、腐蚀、有毒等危险物品,以保证运输安全,承运人对托运的货物须进行检查。 危险货物 国际航线上可载运危险货物,其品名、数量和包装等须按照承运人有关规定办理。

货物托运 托运国际货物,应先交海关检验,货物应付有一切必要证明,并应符合货物运输过程中入境、出境和过境国家的有关规定。 座位再证实 已定妥续程或回程国际、地区航班座位的旅客,如在上机地点停留72小时以上,应最远在班机起飞前72小时对所定座位预以再证实,否则所定座位将自行取消如在续程或同程地点停留时间在72小时以内,无需办理座位再证实。

客票有效期 普通票价的客票,无论是单程、来回程或环程,有效期为一年。 特种票价的客票和有折扣的普通票价客票规定计算随身携带物品附计重免费交运的行李额外,每一持有全价或半价客票的旅客、还可免费随身携带下列物品:女用手提包一个,大衣或雨衣一件或旅行用毛毯一条,手杖一根和伞一把,在飞行途中用的少量用物,小型照相机一架小型望远镜一具,婴儿食物(限旅途中食用),婴儿摇篮(限一个),供病人行动的可折叠的轮坐椅或一副拐杖或撑架或假肢。

计重免费行李额 在国际地区航机上,按旅客票价等给,每一全票或半票旅客免费交运的行李额为:一等票价客票40公斤,公务票价客票30公斤,经济客票20公斤,按成人票价10%付费的婴儿,无免费行李额。 计件免费行李额 计件免费行李额适用于中美、中加国际航线上的行李运输。

按旅客所购客票票价等级,对每一全价或半价的旅客交运的免费行李额为:头等和公务票价,免费交运行李件数为两件,每件体积三边之和最大不得超过62英寸(158厘米),经济和旅游折扣票价,免费交运的行李件数为两件,每件体积三边之和最大不得超过62英寸(158厘米),但两件之和不得超过107英寸(273厘米),每件最大重量不得超过32公斤。 按成人票价10%付费的婴儿可免费交运一件行李,但体积三边之和不得超过45英寸(115厘米)。

另外还可免费交运全折叠式和轻便婴儿车或婴儿手推车一辆。 超过规定的件数及超过规行李费。

不得作为行李运输的物品 旅客的交运行和自理行李内不得夹带易燃、易爆、腐蚀、有毒、放射性物实、可聚合物质、磁性物质及其它危险物品。 旅客不得携带中华人民共和国运输过程中有关国家法律、政府命令和规定禁止出境、入境或过境的物品及其它限制运输的物品。

旅客乘坐飞机不得携带武器或随身携带利器和凶器。 交运行李内不得装有货币、珠宝、票证、有价证券和其他贵重物品。

(2) 怎样选择航空公司 直接飞抵学校: 如果想直接到达学校,通常以选择转机点最少的航线为最隹,一来可以减少飞行的时间,二来亦减低行李遗失的机率。 若到达目的地之后有人可以接机,则须根据接机人的时间来安排行程。

如果须自立自强,没有接应的人员,则以周一至周五的白天时间到达美国为最好的选择。 在此还特别建议初出国门的准留学生们,行前最好至美国资料中心影印抵达机场的地图,及其周边街道图,此外查询。

关于携带液体:

中国民航总局关于液体携带规定如下:

乘坐国际及地区航班:

1 、乘坐从中国境内机场始发的国际、地区航班的旅客,其携带的液态物品每件容积不得超过 100 毫升( ml )。 容器容积超过 100毫升,即使该容器未装满液体,亦不允许随身携带,需办理交运。

盛放液态物品的容器,应置于最大容积不超过 1 升 (L) 的、可重新封口的透明塑料袋中。 每名旅客每次仅允许携带一个透明塑料袋,超出部分应交运。

盛装液态物品的透明塑料袋应单独接受安全检查。

2 、在候机楼免税店或机上所购物品应盛放在封口的透明塑料袋中,且不得自行拆封。 旅客应保留购物凭证以备查验。

3 、婴儿随行的旅客携带液态乳制品,糖尿病或其他疾病患者携带必需的液态药品,经安全检查确认无疑后,可适量携带。

4 、旅客因违反上述规定造成误机等后果的,责任自负。

乘坐国内航班:

1 、乘坐国内航班的旅客一律禁止随身携带液态物品,但可办理交运,其包装应符合民航运输有关规定。

2 、旅客携带少量旅行自用的化妆品,每种化妆品限带一件,其容器容积不得超过 100 毫升,并应置于独立袋内,接受开瓶检查。

3 、来自境外需在中国境内机场过站或中转的旅客,其携带入境的免税液态物品应置于袋体完好无损且封口的透明塑料袋内,并需出示购物凭证,经安全检查确认无疑后方可携带。

4 、有婴儿随行的旅客,购票时可向航空公司申请,由航空公司在机上免费提供液态乳制品;糖尿病患者或其他患者携带必需的液态物品,经安全检查确认无疑后,交由机组保管。

5 、旅客因违反上述规定造成误机等后果的,责任自负。

PS:本规定摘自《中国民航总局》,各大机场标准有所出入,请知悉!

最后在给大家附送几个乘机小常识:

1,20寸箱和小包可以带上飞机,但是如果有超过100ml的液体就请托运吧。

2,手机,充电宝等电子产品请随身携带,不能托运。

3,过安检是不可以带水的,如果想要喝水可以带一个杯子(候机室有直饮水),也可以进入候机室再购买。

3,请提前2小时到机场办理登机手续。

(可以去关注一下天天飞这个公众号,上面有比较多航空的咨询,希望可以帮助到你哦~!)

人类的航空活动差不多都集中在对流层和同温层内。

为了保证飞机和发动机的工作效率,飞机飞行的高度一般不超过30千米的界限。 从30千米到80-100千米的高度范围,被称为中间层。

这一层空气的特点是:以 45千米为界,温度先升后降。 由于大量的臭氧存在,其气温先由同温层顶的-33℃提高到17至40℃左右;从45千米起,随着高度的升高,气温又开始下降,一直降低到-65.5℃至-113℃。

中间层的空气已经很稀薄了,其空气质量约只占整个大气层的1/3000。 在80千米高度上,空气的密度只有地面的五万分之一;而在100千米高度上,空气的密度仅为地面的一千万分之八。

由于空气非常稀薄,并且气体开始呈现电离现象,因此,人们一般把飞行高度达到80—100千米的飞行器,看成是不依靠大气飞行的航天器。 1967年10月,美国试飞员约瑟夫·沃尔克驾驶X-15A火箭飞机飞出了 7297千米/小时的惊人速度,创造了有人驾驶飞机速度的世界纪录。

而且,他还曾多次飞到了80千米以上的高空,成为美国第一个“驾驶飞机的宇航员”。 按照美国航空航天局规定:飞行高度超过80千米的飞行员即可称为宇航员.在中间层之上直至800千米高空的范围,称作电离层。

其特点是:含有大量的带正电或负电的离子,空气具有导电性。 并且,其温度随高度的增大而迅速升高,在200千米高度时,气温可达400℃。

所以,这里又被人们叫作“暖层”。 在电离层顶端之外,便是大气的最外层——“散逸层”了。

由于地球引力的减弱,气体分子和等离子体与地球已若即若离。 电离层和散逸层的空气密度极低,对太空飞行器的影响已很小,因此,人类大部分的航天活动都是在它们之内(或之外)进行的。

航空与航天的区别:航空与航天是人们经常接触的两个技术名词,两者虽然仅一字之差,却被称为两大技术门类,这是为什么呢? 您稍加注意即可发现,航空技术主要是研制军用飞机、民用飞机及吸气发动机,航天技术主要是研制无人航天器、载人航天器、运载火箭和导弹武器,最能集中体现两者成果的是航空器和航天器。 从航空器与航天器的重大区别上即可看出两个技术领域的显著差异。

第一,飞行环境不同。 所有航空器都是在稠密大气层中飞行的,其工作高度有限。

现代飞机最大飞行高度也就是距离地面30多千米。 即使以后飞机上升高度提高,它也离不开稠密大气层。

而航天器冲出稠密大气层后,要在近于真空的宇宙空间以类似自然天体的运动规律飞行,其运行轨道的近地点高度至少也在100千米以上。 对在运行中的航天器来讲,还要研究太空飞行环境。

第二,动力装置不同。 航空器都应用吸气发动机提供推力,吸收空气中的氧气作氧化剂,本身只携带燃烧剂。

而航天器其发射和运行都应用火箭发动机提供推力,既带燃烧剂又带氧化剂。 吸气发动机离开空气就无法工作,而火箭发动机离开空气则阻力减小有效推力更大。

吸气发动机包括燃烧剂箱在内都可随飞机多次使用,而发射航天器的运载火箭都是一次性使用。 虽然航天飞机的固体助推器经过回收可以重复使用20次,其轨道器液体火箭发动机可以重复使用50次,但与航空器使用的吸气发动机比较起来,使用次数仍然是很少的。

吸气发动机所用的燃烧剂仅为航空汽油和航空煤油,而火箭发动机所用的推进剂却是多种多样的,既有液体的,也有固体的,还有固液型的。 第三,飞行速度不同。

现代飞机最快速度也就是音速的三倍多,且是军用飞机。 至于目前正在使用的客机,都是以亚音速飞行的。

而航天器为了不致坠地,都是以非常高的速度在太空运行的。 如在距地面600千米高的圆形轨道上运行的航天器,其速度是音速的22倍。

所有航天器正常运行时都处于失重状态,若长期载人会使人产生失重生理效应,并影响健康。 正因如此,航天员与飞机驾驶员比较起来,其选拔和训练要严格得多。

一般人买票即可坐飞机,而花重金到太空遨游的人还必须通过专门培训。 第四,工作时限不同。

无论是军用还是民用飞机,最大航程计约2万千米,最长飞行时间不超过一昼夜。 其活动范围和工作时间都很有限,主要用于军事和交通运输。

虽然通用轻型飞机应用广泛,但每次活动范围相对更小。 而航天器在轨道上可持续工作非常长时间,如目前仍在使用的联盟TM号载人飞船,可与空间站对接后在太空运行数月之久。

再如航天飞机,能在轨道上飞行7-30天,约1.5小时即可围绕地球飞行一周。 载人航天器运行时间最长的当属和平号空间站,它在太空飞行了整整15个年头。

至于无人航天器,如各种应用卫星,一般都在绕地轨道上工作多年。 有的深空探测器,如先驱者10号,已在太空飞行了32年,正在飞出太阳系向银河系遨游。

航空器的优点是能多次重复使用,而航天器除航天飞机外,只能一次性使用,载人宇宙飞船也不例外。 第五,升降方式不同。

飞机的升空是从起飞线开始滑跑到离开地面,加速爬升到安全高度为止的运动过程。 它返回地面降落时只要经过下滑和着陆即可。

只有个别飞机如英国的“鹞”型战斗机采用发动机喷口转向的方式使飞机能够垂直起落,但机身并未竖起,仍处于水平位置。 而至今为止的航天器发射,包括地面和海上的发射,顶。

航空航天技术 为航空航天活动的顺利进行而创立的一系列高级复杂的施工作业程序。 它涉及人力资源配置,设备仪器搭配与安装使用等艰深的学术作业。 是国家,民族,乃至整个人类发展的高度追求。

航空航天电子技术 航空航天电子技术(electronics for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编辑本段]概述

应用于航空工程和航天工程的电子与电磁波理论和技术。 在现代航空和航天工程中电子系统是重要的系统之一。

[编辑本段]组成

它按功能分为通信、导航、雷达、目标识别、遥测、遥控、遥感、火控、制导、电子对抗等系统。 各种系统一般包括飞行器上的电子系统和相应的地面电子系统两部分,这两部分通过电磁波传输信号合成为一个系统。 和这些电子系统有关的电子理论和技术有通信理论、电磁场理论、电波传播、天线、检测理论和技术、编码理论和技术、信号处理技术等,而微电子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则是提高各种电子系统性能的基础。 它们的发展使飞行器上的电子系统进一步小型化和具有实时处理更大量数据的能力,进而使飞机的性能(机动能力、火控能力、全天候飞行、自动着陆等)大为提高,航天器的功能(科学探测、资源勘测、通信广播、侦察预警等)日益扩大。

[编辑本段]特点

一、航空航天飞行器上电子设备的特点是:

①要求体积小、重量轻和功耗小;②能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工作;③高效率、高可靠和长寿命。 在高性能飞机和航天器上,这些要求尤为严格。 飞机和航天器的舱室容积、载重和电源受到严格限制。 卫星上设备重量每增加1公斤,运载火箭的发射重量就要增加几百公斤或更多。 导弹和航天器要承受严重的冲击过载、强振动和粒子辐射等。 一些航天器的工作时间很长,如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的长达7~10年,而深空探测器的工作时间更长。 因此,航空航天用的电子元器件要经过极严格的质量控制和筛选,而电子系统的设计需要充分运用可靠性理论和冗余技术。

二、航空航天电子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是:

①充分利用电子计算机和大规模集成电路,提高航空航天电子系统的综合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②提高实时信号处理和数据处理的能力和数据传输的速率;③发展高速率和超高速率的大规模集成电路;④发展更高频率波段(毫米波、红外、光频)的电子技术;⑤发展可靠性更高和寿命更长的各种电子元器件。

航空

飞行器在地球大气层内的航行活动为航空。 气球,飞艇是利用空气的浮力在大气层内飞行,飞机则是利用与空气相互作用产生的空气动力在大气层内飞行。 飞机上的发动机依靠飞机携带的燃料(汽油)和大气中的氧气工作。

航空与航天是20世纪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进程中最活跃、最有影响的科学技术领域,也是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人类在征服大自然的漫长岁月中,早就产生了翱翔天空、遨游宇宙的愿望。 在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都很低下的时代,这种愿望只能停留在幻想的阶段。 虽然人类很早就做过种种飞行的探索和尝试,但实现这一愿望还是从18世纪的热空气气球升空开始的。

自从20世纪初第一架带动力的、可操纵的飞机完成了短暂的飞行之后,人类在大气层中飞行的古老梦想才真正成为现实。 经过许多杰出人物的艰苦努力,航空科学技术得到迅速发展,飞机性能不断提高。

下一篇:宇航科普小知识(有趣的科普小知识)
上一篇:太空8大行星小知识摘抄(小学生太空小知识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