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震级分为几个等级(地震震级分为几个等级 新闻)

2023-02-24 12:51:15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33

地震震级地震烈度设防烈度抗震等级。 三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别再分不清!别再说外行话了!

每次地震发生,可能很多人都会有类似的问题。 面对媒体,或者有些媒体自身也会犯一些认识错误。 今天,就把这个比较专业的问题概说一下,争取让每个人都看的懂。

一、地震震级:震级衡量的是地震的大小,是对地震强度所划分的等级。 说的是某次地震所释放的能量的大小,是对地震的具体属性的描述,对应一个震级。 因为某次地震所释放的总能量是固定的,所以它的震级也是唯一的。 比如1995年阪神大地震是震级6.8,2008年汶川大地震是震级是7.9。

震级大一级,地震矩变为原来的10的1.5次方倍,也就是31.6倍;震级大两级,地震矩变为原来的31.6的平方倍,也就是1000倍。 以此类推……。

我国把地震划分为六级:小地震3级,有感地震3-4.5级,中强地震4.5-6级,强烈地震6-7级,大地震7-8级,大于8级的为巨大地震。

二、地震烈度:地震烈度衡量的是某次地震发生之后对某个地区的影响。 烈度的大小与地震震级相关,但并没有明确的数值关系,主要牵扯其它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效果不同。 也就说,烈度跟震源深浅、地震类型、地质条件等等都有关系。 不同的地震会有不同的破坏效果;相同的地震,发生在地球上不同的地区也会有不同的破坏效果。 同样都是6级地震,一个震中烈度可能是7度,另一个震中可能会达到8度。 由于地形地质的不同,同样的地震,震中烈度可能是9度,往外50公里可能降低到8度,再往外150公里可能降低到7度。 烈度的分布大致上遵循着越靠近震中越大的规律。 通常情况下,越靠近震中最大,越远离震中越小。

三、抗震设防烈度:抗震设防烈度是人为设置的某个地区的抗震属性。 是国家主管部门根据地理、地质和历史资料,经科学勘查和验证,对我国主要城市和地区进行的抗震设防与地震分组的经验数值,是地域概念。 比如说北京的抗震设防烈度是8度,上海的抗震设防烈度是 7度。

这个是怎么确定的呢?一定程度上,设防烈度的制定跟设防目标相关。 就拿北京来说,先统计历史上一定时期之内影响到北京的历次地震,看一下这些地震引起的北京地区的烈度分别是多少。 比如说1976年唐山地震是6度,某某年某次地震是4度,某某年某次地震是5度……然后再利用统计学知识,根据既定的可靠度目标,比如说,让设防烈度大于这些已经发生过的地震烈度的90%,继而确定出一个设防烈度。 换句话说,这种情况下,所有可能发生的地震里,能保证90%的实际地震烈度都小于这个设防烈度。

四、抗震等级:抗震等级是具体到了某建筑结构的属性。 比如说,这栋楼的抗震等级是一级,那栋楼的抗震等级是二级。 抗震等级也可以在局部调整,比如这栋楼的抗震等级是三级,但是某一层或者某一个柱子的抗震等级是二级。

抗震等级取决于抗震设防烈度、结构重要性、结构类型、结构高度。 比如同一个地区、同一个结构类型、差不多高度的建筑物,中小学、医院等通常要比菜市场、普通办公楼、住宅楼高一个抗震等级。 抗震等级有什么用呢?主要体现在结构的各种内力调整和构造措施上。

设计部门依据国家有关标准,按”建筑物重要性分类与设防标准”,根据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等,而采用不同抗震等级进行的具体设计。 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抗震等级划分为四级,以表示其很严重、严重、较严重及一般的四个级别。

总结:

1、地震震级是地震的属性,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2、地震烈度是地震对某个地区的影响,震中高,越往外越低。 震中烈度和震级有关。

3、设防烈度是某个地区475年内所能发生的最强烈的地震烈度。 如果实际发生的地震引起的烈度不大于设防烈度,建筑结构应该要做到不发生永久性的、不可修复的的破坏。

4、抗震等级是建筑物的属性,越重要、越容易受地震袭击、越需要保护的建筑物,抗震等级越高,对抗震能力的要求也越高。

下一篇:广东商学院研究生处招生简章
上一篇:准考证号查询入口(准考证号查询入口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