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童年 在人间 我的大学)

2023-02-23 21:43:56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27

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2007年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是一本中篇小说集,包含了《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三部(前苏联)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的三部曲自传体小说,写出了高尔基对苦难的认识,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字里行间涌动着一股生生不息的热望与坚强。

书名

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作者

(前苏联)马克西姆·高尔基

类别

世界名著

译者

李峰,初丽岩,梁晓莉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开本

32

装帧

精装

ISBN

9787535435446

字数

453000

内容简介

它内涵丰厚,耐人寻味,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精彩纷呈的精神世界。 这本世界著名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通过一个渐渐长大的孩子的眼光来观察和了解他周围的世界,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倔强、富有同情心和不断追求的青少年形象青少年在成长期所遇到的种种问题、所经受的各种心理考验,对于读者来说无比亲切感人,是一部不可错过的成长必读书。 另外: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童年》

反映了小主人公阿廖沙在父亲去世后,随母亲寄住在外祖父家中度过的岁月。 其间,他得到外祖母的疼爱、呵护,受到外祖母所讲述的优美童话的熏陶,同时也亲眼目睹两个舅舅为争夺家产争吵打架以及在生活琐事中表现出来的自私、贪婪。 这种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善与恶、爱与恨在他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阿廖沙就是在这种“令人窒息的、充满可怕景象的狭小天地里”度过了自己的童年。 小说全面而真实的考察俄罗斯的国民性,通过阿廖沙的所见所闻无情的揭露和批判了俄国小市民的生活方式及精神特征,鞭挞了小市民的卑鄙灵魂。

《在人间》

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二部。 阿廖沙11岁时,母亲又不幸去世,外祖父也破了产,他无法继续过寄人篱下的生活,便走上社会,独立谋生。 他先后在鞋店、圣像作坊当过学徒,也在绘图师家、轮船上做过杂工,饱尝了人世间的痛苦。 在轮船上当洗碗工时,阿廖沙结识了正直的厨师斯穆雷,并在他的帮助下开始读书,激发了对正义和真理追求的决心。 五年后,阿廖沙怀着进大学的希望准备到喀山去。

《我的大学》

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 作品讲述了阿廖沙在喀山时期的生活。 16岁那年,他背井离乡,到喀山去上大学。 梦想破灭后,他不得不为生存而奔波。 住“大杂院”,卖苦力,同流浪汉接触,和形形色色的小市民、知识分子交往,进了一所天地广阔的社会大学。 在这所大学里,他经历了精神发展的复杂道路,经受诸多方面的生活考验,对人生的意义、对世界的复杂性进行了最初的探索。

作品目录

童年

在人间

我的大学

作品鉴赏

高尔基是一位完全自学成材的作家。 他只上过两年小学,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凭着自强不息、奋力拼搏的精神,最终成为一名世界无产阶级文学巨人,被列宁称为“无产阶级艺术最杰出的代表”。

高尔基的这部自传体三部曲从酝酿到问世,一直得到列宁的关心和支持。 列宁在一次会见中全神贯注地听完高尔基讲述自己苦难童年和流浪生活后,热情地鼓励他说:“您应该把这些全写下来,老朋友,应该写!这一切都是非常有益的,非常有益……”据克鲁普斯卡娅回忆,列宁在生命的最后几天,还让她给他读刚发表的《我的大学》。 不可否认,高尔基的这三部曲在俄苏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是崇高的、深远的,它的问世对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马卡连柯的《教育诗》、法捷耶夫的《青年近卫军》等作品的诞生起了积极推动作用。 它不仅为研究高尔基本人的成长历程、创作轨迹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并且深刻揭露了沙皇专制制度的黑暗,反映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旧俄劳动人民的凄惨生活、小市民的自私、富农的贪婪和仇恨心理,描写了俄国早期革命者、民粹派成员推翻沙皇专制统治的秘密社会活动,着力勾勒出一幅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俄国城乡广阔的生活画面。 应当说,高尔基的三部曲在我国曾经影响了几代青少年,时至今日,它对广大未成年人,乃至青年读者仍具有不容忽视的社会教育意义和经久不衰的经典文学的艺术魅力,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显现出它的璀璨光芒。

作品鉴赏

高尔基是一位完全自学成材的作家。 他只上过两年小学,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凭着自强不息、奋力拼搏的精神,最终成为一名世界无产阶级文学巨人,被列宁称为“无产阶级艺术最杰出的代表”。

高尔基的这部自传体三部曲从酝酿到问世,一直得到列宁的关心和支持。 列宁在一次会见中全神贯注地听完高尔基讲述自己苦难童年和流浪生活后,热情地鼓励他说:“您应该把这些全写下来,老朋友,应该写!这一切都是非常有益的,非常有益……”据克鲁普斯卡娅回忆,列宁在生命的最后几天,还让她给他读刚发表的《我的大学》。 不可否认,高尔基的这三部曲在俄苏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是崇高的、深远的,它的问世对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马卡连柯的《教育诗》、法捷耶夫的《青年近卫军》等作品的诞生起了积极推动作用。 它不仅为研究高尔基本人的成长历程、创作轨迹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并且深刻揭露了沙皇专制制度的黑暗,反映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旧俄劳动人民的凄惨生活、小市民的自私、富农的贪婪和仇恨心理,描写了俄国早期革命者、民粹派成员推翻沙皇专制统治的秘密社会活动,着力勾勒出一幅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俄国城乡广阔的生活画面。 应当说,高尔基的三部曲在我国曾经影响了几代青少年,时至今日,它对广大未成年人,乃至青年读者仍具有不容忽视的社会教育意义和经久不衰的经典文学的艺术魅力,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显现出它的璀璨光芒。

出版信息

中文译本

1975年,《人间》,汝龙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8年,《童年》,刘辽逸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4年,《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刘辽逸、楼适夷、陆风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年,《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聂刚正、高厚娟、曹嫚西、王志棣译,译林出版社

1999年,《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勾焕茹译,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0年,《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秋原等译,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0年,《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李思贲译,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2年,《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高惠群、安东、顾生根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5年,《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倪梅译,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7年,《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张敏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7年,《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刘雅婷译,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7年,《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李峰、初丽岩、梁晓莉译,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7年,《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袁顺芝译,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8年,《童年》,汪云译,农村读物出版社

2009年,《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葛崇岳译,黄山书社

2009年,《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母亲》,温倞译,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年,《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郭家申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0年,《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崔巍、赵彤、丁建略译,吉林人民出版社

2011年,《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曾冲明译,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2年,《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胡艳新译,黑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作者简介

马克西姆·高尔基(1868-1936),苏联文学的奠基人,也是20世纪俄罗斯文学的杰出代表。 高尔基原名阿列克谢·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出生于伏尔加河畔的一个木匠家中,幼年父母双亡,寄居在开小染坊的外祖父家里。 后来外祖父破产,十岁的阿列克谢就在社会上流浪,当过各种杂工。 虽然他只上过两年小学,却一直坚持勤奋自学,读了许多书。 加上他本人曾广泛地接触过社会生活,积累了丰富的素材,终于使他成为世界知名的大作家。

高尔基的处女作是发表于1892年的短篇小说《马卡尔·楚德拉》。 《福马·高尔杰耶夫》(1899)是高尔基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参考资料

1.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网易云阅读

下一篇:异化(异化之地)
上一篇:刘备(刘备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