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 (经长期历史发展而形成的稳定共同体)

2023-02-23 14:50:52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63

民族经长期历史发展而形成的稳定共同体

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有其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 一般认为,民族是“人民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斯大林全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294页)。 民族与人种不同,是长期历史形成的社会统一体,是由于不同地域的各种族(或部落)在经济生活、语言文字、生活习惯和历史发展上的不同而形成的。 民族是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时代的必然产物,但民族的要素是资本主义以前的时期逐渐形成的。 当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后,经过一个很长时期,经济文化高度发展,民族差别逐渐消失,世界各民族将形成为一个共同的整体。

中文名

民族

外文名

nation

范 畴

人类学概念

释义

经长期历史发展而形成的稳定共同体

简介

民族是指经长期历史发展而形成的稳定共同体,一群基于历史、文化、语言与其他人群有所区别的群体。

我们说的“中华民族”,具有国族的性质,是对当代中国境内56个民族的一个共同称呼。

世界上很少有单一民族的国家。 即便是号称单一民族国家,内部也不是单一民族。 所谓的单一民族国家,建构过程当中也还存在一个整合的问题。

《布莱克法律词典》对nation的定义:拥有相同的起源、语言、传统等等的一大群人,并组成一个政治单位,当这个政治单位等于国家的时候,通常就称为民族国家。

起源

亦称“民族起源”。 指民族在人类历史上产生的时间及其在产生前的发展过程,亦可指某个具体民族的起源与形成过程。 民族并不是一有人类就有的,而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 人类最早的社会集团是原始群,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的需要,才结成稳定的集体——氏族。 当时,最现实、最方便的纽带是血缘关系。 几个亲属氏族又结合成部落。 二次社会大分工破坏了氏族部落内部的血缘关系,在更大规模上以地缘关系结合成规模更大的共同体——民族。 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民族,这是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 关于民族的形成时间,由于国内外学者对“民族”一词涵义理解的不同,主要有4种不同的意见:

①原始社会形成说。 认为民族形成于原始社会。

②奴隶社会形成说。 认为民族形成于奴隶社会,或比奴隶社会稍早的军事民主制时期。

③封建社会形成说。 认为民族形成于封建社会。

④资本主义社会形成说。 认为民族形成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在此以前不存在民族。

划分

现代民族

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按照官方划分,中国共有汉族、满族、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回族、壮族等56个民族。 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同时也是人口最多,地域分布最广的民族。 汉族广泛分布在全国各地,其中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华东、中南、甘陕以及云贵川渝等地区。 其他55个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另有一些未识别的民族存在。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的数据显示,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国内的汉族人口为1225932641人(约12亿3千万),占91.5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13792211人(约1亿1千万),占8.49%。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中国境内汉族人口数为1284446389人。

1949年汉族占中国大陆人口总数的95%,根据中国大陆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在大陆总人数中汉族占91.51%。 在台湾汉族占总人口的98%;在香港和澳门汉族分别占总人口的95%和97%。 从分布来看,汉族聚居中原,遍布全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边疆地区。 56个民族和睦相处,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

台湾当局将大陆通称的台湾高山族称为原住民,并将其划分为12个民族。

其他地区

由于民族划分的统计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复杂情况,如世界上还同时存在着多种类型的人们共同体,有民族、部族、部落集团,甚至还有部落、氏族等,而人们对民族含义尚无统一的认识,故未能有统一的统计标准;同时有些国家和地区也尚未进行过人口普查等等,所以缺乏有关世界民族成份的完整调查材料。

据苏联科学院民族学研究所1975年统计材料,世界约有2000个大小不同的民族,人口在一亿以上的有7个(汉族、印度斯坦族、美利坚人、俄罗斯族、孟加拉族、大和族、巴西等民族),约占全球总人口的42%以上。 人口在5000万~1亿的有9个(德意志、比哈尔、意大利、爪哇、墨西哥、泰卢固、英吉利、朝鲜族等民族),约占全球人口的12.5%。 全球人口在10万人以上的民族共约550余个,其人数合计占总人口的9.9%。 人口较少的民族有的仅百人或几十人(如印度的安达曼族和明戈比族,印度尼西亚的托瓦拉族等等)。

此外,民族有时也泛指历史上形成的、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们共同体,如原始民族、古代民族、现代民族等。 同时,还有其它更广泛的用法,如中华民族、美利坚民族等。

古代民族

指历史上曾经存在的民族,或将资本主义以前的民族,包括原始社会的民族、奴隶社会的民族和封建社会的民族,统称为古代民族。

“古代民族”的提法是相对于“现代民族”而言的,通常是按照古代史和现代史的分期来划分的。

特征

①指构成一个民族所应具备的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这4个基本特征。 每一个基本特征都具有特定的内容,他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 由于历史的、现实的和民族自身形成发展中的原因,各种特征具体在每个民族中的表现程度是不同的。

②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心理素质等方面的特点。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的改变而不断变化。 当民族共同体在人类历史上形成并区别于其它各种人们共同体的类型以来,文化总是表现为各不相同的乃至千差万别的民族文化。 任何文化与文化创造都是以民族与民族社会为根基的,没有民族社会生活的沃土,文化便无由生根。 文化使民族与民族社会得以形成,为它提供最广泛的物质和精神以及其它方面的基础,并以其整体的内部结构和完整的外部面貌执行民族区分功能。 在民族文化的内部结构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背景,阶段、阶层、等级、各种利益集团以及语言、宗教等等,都可能导致文化的存在与发展,但只要一个民族或民族社会仍然存在,它就总会具有某种共同的民族文化。

参考资料

1.讲好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的故事——全国少数民族参观团成员共话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人民网

下一篇:博伊尔 (物理学家)
上一篇:王雪峰 (曾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