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维刚(孙维刚高效教学方法)

2023-02-23 14:31:27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53

孙维刚中国数学教育之父

孙维刚老师(1938~2002),1938年12月出生,山东海阳郭城人,汉族,大学毕业,中国共产党党员。 自1962年起在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学任数学教师兼班主任。 2002年1月因患癌症医治无效逝世,享年64岁。 曾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十佳师德标兵、“人民教师”称号等诸多荣誉。

中文名

孙维刚

出生地

山东海阳郭城

出生日期

1938年12月日

逝世日期

学术代表作

结构教学法

性别

孙维刚简介

孙维刚,2002年1月因患癌症医治无效逝世,享年64岁。

孙维刚生前系全国著名数学特级教师,中国数学会理事,全国人大代表,是北京市首批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家数学奥林匹克首批高级教练。 曾被评为建国50年来50位“首都楷模”之一,北京市十大杰出教师,北京市模范班主任,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全国十佳职业道德标兵,全国先进工作者等。 1997年9月10日,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北京市教委、北京市教育工会联合作出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向孙维刚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

孙维刚从1962年开始任教于北京二十二中学,历时整整40年。 自1980年开始,他进行了从初一到高三的三轮半六年一循环教学教育改革实验,经过20年的长期探索、反复实验和比较研究,取得了大面积、全方位、高质量的育人实践成果和理论成果。 他先后出版了《全班55%怎样考上北大、清华》、《我的三轮教育教学实验》、《孙维刚数学》等专着。

孙维刚从1980年开始进行了从初一到高三的三轮半六年一循环教学教育改革实验,第一轮、第二轮、第三轮实验班的学生,高考成绩一届比一届出色:第一轮班,除1人外,高考全部上线;第二轮班,40人中15人考入北大、清华;第三轮班,40人中的22人升入清华、北大。 更重要的是,实验班的学生升入大学后,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当了干部、拿到奖学金;绝大多数继续攻读了硕士、博士。 尽管这些学生升入初中时大都考不上重点校,但经过孙维刚6年的培养,不论是在大学里,还是毕业走上工作岗位,都是全面发展、备受称赞。

孙维刚生前是北京二十二中——一所普通中学的一名普通教师,在学校里,他甚至连组长这样的“头衔”都不曾有过,最高的“职务”就是班主任。 但就是这样一位教师,创造出了令人称奇的育人成绩。

孙维刚生平简介

孙维刚老师(1938~2002),汉族,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1938年12月6日生于山东省海阳县郭城。 大学毕业,中国共产党党员。 自1962年起在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学任数学教师兼班主任。

在长达近四十年的教师生涯中,孙维刚同志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兢兢业业,无私奉献,以自己突出的智慧、渊博的学识和独特的教学教育方法,培养出了一批批全面发展,学有特色的优秀学生。

自1980年开始,孙维刚开始在二十二中进行从初一年级至高三年级的大循环实验,致力研究数学教学与学生能力培养,用德育促进智育,德、智、体全面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在数学实验教学和担任班主任的整个过程中,他将自己扎实的学科知识能力,深厚的文化素养功底和精湛的教学艺术,充分地加以运用和发挥,并用自己的灵魂去铸造学生的灵魂。 将施教者与受教者的个性因素巧妙地融入了原本枯燥的课程。 孙维刚的实验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为中学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990年,孙维刚同志患膀胱癌,1998年又患直肠癌,期间经历了多次大手术,但是他凭着顽强的毅力,同病魔进行了不懈的斗争,并始终坚持工作在教育、教学的第一线。 而他的大部分成就,就是在他患病的这十年中取得的。 为了表彰他为教育事业所做出的突出贡献,党和政府给予了他许多荣誉:1986年被评为“北京市特级教师”;1989年被评为北京市首批“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并荣获“北京市劳动模范”称号;1990年获得“首都劳动奖章”,并被评为“北京市模范班主任”;1993年被评为“北京市十大杰出教师”并获“人民教师”称号;1996年荣获“孺子牛金球奖全国中小学十杰教师”称号,同年获得胡楚南北京中小学优秀教学成果奖;1998年荣获“全国十佳师德标兵”称号,同年成为“北京市精神文明奖章”获得者;1999年,获得北京市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的特等奖及全国苏步青数学教育一等奖。 同年还获得第四届全国“十佳职业道德标兵”称号和“首都楷模”称号;2000年,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除去日常繁重的教育教学工作以外,孙维刚同志还担任了许多社会性工作,他是中国数学会理事、北京市数学奥林匹克学校校务委员兼教练、东城区奥林匹克学校校长。 先后当选为东城区第九届、第十届人大代表;北京市第十届人大代表和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

孙维刚同志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他所为之献身的教育事业。 当他成为受到公众和社会信任的人时,他真心实意的把自己当作了社会和公众的财产。 他待人谦虚平和,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充满了挚爱和责任感。 他严谨治学,学识广博,勤于求索,思想深刻,他在数学教学中所取得的成就,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领域中极为难得的范本。

从教四十年来,孙维刚同志把他的聪明才智毫无保留献给了他所挚爱的学校,他所挚爱的学生和他所挚爱的教育事业。 他的才学,他的自信,他的勇略,他的毅力和他永无止境的进取精神,都会长久地激励教育工作者们不断创新,努力工作,一无返顾地走向奋斗之路,成功之路!

1992年,孙维刚执教的北京22中高三(4)班,高考平均分达534分(满分710分),全班40人中有15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1996—1997年度全国数学联赛中,全班共14人获奖;1997年高考,全班40名同学平均分为558.67分,数学平均分为117分,38人达到全国重点大学录取线,600分以上的9人,22人考入北大、清华。 (当年北京市清华录取线567分)。 而在当年升入中学时,这个班2/3的学生,成绩低于区属重点中学的录取分数线,1/3的学生是就近入学的学生,俗称“大拨哄”。

孙维刚怎样教数学?他说:“八方联系,浑然一体,漫江碧透,鱼翔浅底。 ”

孙维刚的教学方法被称为“结构教学法”,讲究新知识和旧知识的比较和联系。 他从不担心学生的脑子够不够使,比如教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时,课本上只是延长三角形底边并做出一边的平行线引导学生做出证明,而孙维刚则是把问题交给学生,上来就让学生猜想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再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证明。 几种证法出来后,孙维刚再问“那么多边形内角和是多少”,学生答“(n-2)180,”并把几种证法写在黑板上,孙维刚做总结—这就是数学归纳法的思想。 数学归纳法是高二才接触的东西,可是,求三角形内角和的初一学生就知道了,这么教学生受得了吗?可跟着孙老师学下去脑子就会“强大”起来。

一个初一的学生问他的数学老师:“您在课上讲,有理数是整数和分数的总称,有理就是有道理的意思,我不明白整数和分数有什么道理呢?”

老师回答:“这是数学上的规定,没有什么。 ”

这一问一答被孙维刚听到了,他为学生旺盛的求知欲而欣喜,也为老师轻率的回答而遗憾,甚至感到了残酷—几经如此,求知的火花将熄灭,孩子们将会懒于思考。

孙维刚说:“科学上的任何规定都有为什么,数学尤其如此,世界上没有没有为什么的事。 ”

“让不聪明的学生变聪明,让聪明的学生更聪明。 ”

1980年9月,孙维刚开始了从初一教到高三的“大循环”实验,这下就轮了3轮,轮了17年。

有一位同事满腹委屈地跟孙维刚说:“这点儿东西(指教学内容)开揉碎地给他们(指学生)讲了8遍啦,可一考试,48个有47个照错不误,这学生可怎么教?而人家重点中学的学生,你怎么教,他怎么会,你不教,他也会。 ”

孙维刚说,应当承认,学生的聪明程度是有差别的,有的老师曾用这样的办法—找来重点中学的练习与作业连夜复印,第二天布置给学生。 重点中学讲什么,怎么讲照过来,这套办法当然行不通。 因为你的学生不可能很好地完成作业,这么做永远赶不上重点中学的学生。

他说,根本的办法在于提高学生的智力素质,“让不聪明的学生变聪明,让聪明的学生更聪明。 ”

第一轮实验班上到初二结束时,不少学生的数学考试成绩不及格,但孙维刚的教学实验并没有因此止步。 等到这个班初三毕业参加中考时,数学平均分达到了94.47。

1985年春节,班里女生蔡冰冰因为平常学习成绩很好,上课时有点儿无所适从,所以来跟孙维刚聊一聊怎么学习。 孙维刚说,我上高中时听数学课,有一次忽然觉得老师在讲以前讲过的东西,我就掐大腿,结果还疼。 这说明,我不是在梦里,老师的确在重复以前的知识。 这种感觉在以后的课堂听讲时经常出现,而且频率越来越高。 为什么?实际上是许多知识都是互相联系的,比如高中时要学的余弦定理,你就应该明白勾股定理就余弦定理的一个特例。 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系,那么数学就变得简单多了。

那次“春节谈话”之后,孙维刚和蔡冰冰约定,谈话内容不要向别的同学透露,这或许是怕别的同学误以为孙维刚在鼓励“上课走神”吧。 但蔡冰冰的成绩却使他反思起“听课”的效率——听讲要专心,专心的标准是什么?精神集中,不走神。 孙维刚觉得这不是一个思想的回答,只把精神集中到老师的讲授内容上,很可能是跟在老师的后面亦步亦趋,处在被动姿态。 他建议它;一个例题提出来了,自己先试着去判断它的真假;一个定理或公式写出来了,自己先试着去证明它;一个例题写出来了,自己先试着分析、解出它。 甚至在学习进程中自己设想,该提出什么命题了,该定义什么概念了,让思维跑在老师的前面。 如果达不到大幅度的超前,也要设想正在说着的这句话的下一句是什么。

从1987年开始,孙维刚就不再给学生留家庭作业。 而这时的第二实验班,数学成绩却相当惊人——1989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北京赛区一、二等奖共15人,这个班占12名(北京拥用千所中学,重点赛区前137名,这个班占12名(北京拥有千所中学,重点中学50所以上),中考数学平均成绩96分(满分100),高考平均102分(满分120)。

大多数中学生,上到高三,数学课就不再学新东西,他们要开始整整一年的复习。 而孙维刚则要把高三教材的全部内容都讲完——微积分、概率,他相信,让同学们掌握的东西越多,学生的思维能力就会越强,而讲课越琐碎越重复,学生思维受到的限制就越多。

孙维刚说:“人们喜欢说,这是一个多元的时代,做人成长没有唯一的标准,但我认为还是有最高标准,比如正派、诚实、无私。 ”

很多学生的家长信赖孙维刚这个“品牌”,尽管这个“品牌”的另一面听起来颇为“残酷”,1983年初,孙维刚给他的第一轮实验班立下了班规:不许留长头发,不许穿皮鞋,不许唱庸俗的流行歌曲,男女生不许轻浮地说笑,不开生日晚会,不寄贺年卡。

这套班规是怎么出台的?那一年,北京22中一位物理老师跟孙维刚聊天,提醒孙维刚注意,那些中考成绩原本排在前几名的学生在22中上完高中后,考大学时往往名落孙山,为什么?因为他们相对优秀,更容易引起异性同学的好感,更容易分散注意力……

孙维刚这套班规一出台,就流传于附近的诸多中学,在不少学生的想象中,孙维刚堪称“凶神恶煞”。 但10余年来,这套班规却被孙维刚的学生遵守着,更有不少家长正因为这种严厉,更愿意把孩子交给孙维刚。

1991的,学生桑丽芸母亲把孩子送到孙维刚的初一新班时说:“我宁可孩子将来是个笨蛋,也不能让她成个混蛋。 ”如今让这位母亲自豪的是,她的女儿桑丽芸就读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系。

“宁可孩子是个笨蛋,也不能让他成个混蛋”这句话曾被孙维刚多次在家长会上引述。 学生温世强的父亲还保留着1994年1月12日的家长会记录——孙老师:“一如既往,我们要坚持品德第一,学习,第二;训练发达的脑子第一,学分第二。 ”

学生张悦的父亲说,孙老师班里的学生跟别的孩子不一样,他们懂礼貌,知道向收发室的大爷和电梯工问好,家长会服务时站得笔直,双手接物,毕恭毕敬。 学校劳动,图书馆搬书,都愿意找这个班的学生,因为他们干活儿认真。 我们这些家长也都是在50年代、60年代成长起来的,对那个时代中一些美好的东西非常留恋。 在孩子上中学的这6年里,孙老师就是我们和孩子聊得最多的话题——孙老师怎么样了,孙老师说什么了,等等。

孙老师说什么了呢?他给学生讲《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讲《普通一兵》,讲“活着,是为了他人的幸福”。 在一次数学讲座之后,他给学生们布置的作业是:今天回家,向爸爸妈妈问一声好。

第三轮实验班的建班方针是,第一,诚实,正派,正直;第二,树立远大理想和宏伟抱负,立志为人民多做贡献;第三,做一个有丰富情感的人,要因为我来到世界上而使别人生活的更幸福。

1997年8月,这个班的学生毕业之后,孙维刚曾这样谈论他的高三(1)班:“快乐幸福的标准因人而异。 对于我们班的学生来说,他们的理想是成为划朝代的科学家,他们应考虑更大的例题,比如国家、人民。 我以为,我他们的幸福快乐就是刻苦学习,磨炼自己,奉献于他人。 这一阶段的成功就在于获得一种高水平的思维能力和卓越的品格修养。 人们说,这是一个多元的时代,做人成长没有唯一的标准。 但我认为还是有最高标准的,比如正派、诚实、无私。 ”

1998年4月27日,孙维刚住进了肿瘤医院接受第8次手术,这一次是直肠癌,前7次是膀胱癌。 30多位学生家长日夜轮流陪床护理,直到孙维刚6月1日出院。 这些家长都还记得,1991年,当他们把学生送来时,孙老师被查出患有膀胱癌,他对学生家长说:“我一定要好好活下去,活6年就行,一定要把他们送进大学。 我要让一半的学生考上清华、北大。 ”

后来,他教的这个班几乎全班考进了清华、北大。

一位学生家长回忆说:“那一年,孙老师患膀胱癌,手术治疗时不去协和医院,要去北京六院。 因为六院离22中近,他住在高层,上课间操时,孩子们看见孙老师站在窗口。 ”

很难说是孙维刚的情感还是孙维刚的班规在无形中约束着他的学生——因为每个中学都强调纪律和秩序,但布鞋、短发、不谈恋爱所标榜的价值观正被普遍地漠视。 孙维刚说:“作为一个中学老师,面对流俗,我是苍白无力的,我无法左右社会上的大气候,但可以构建自己的小气候。 ”

2002年1月20日上午9时41分,在北京市第六医院,63岁的北京22中数学教师孙维刚因癌细胞扩散去世。

孙老师逝世后,几十名教育专家、400多名优秀教师后续又参与了研究工作。 不断研究、总结和提炼孙维刚老师教学经验背后的科学规律和他所运用的操作方法,希望能形成一整套便于素质教育推广的模式和方法。

课题组经过近十年对孙维刚老师教学经验背后的科学规律和运用的操作方法的研究,发现了其中的奥秘。 世界上万事万物是普遍联系的,而这些联系之间是有规律可循的。 孙老师训练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多题归一”,就是在训练学生大脑的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站在系统的高度看问题,进而升华到从哲学的角度认知世界,从而形成强大的学习能力。 所以孙老师带的实验班,不单数学成绩名列前茅,其他各科成绩也有显着提高。 我们把孙老师的教学思想在各个学科进行应用,都取得了显着的教学效果。

原来各学科的思维结构和思维原点是相通的,是有规律可循的。 我们从这些思维原点中提炼出来一个基本模型,这个模型是由四种基本学习能力组成,即发现研究对象的能力、围绕研究对象确定研究角度的能力、寻找知识之间联系规律的能力、建构知识网络制作联系导图的能力。 这四种能力的训练能够在短时期内使学生站在系统的高度进行学习,令学生能够经常处于浮想联翩思潮如涌的思维状态。

经过两个月的训练,学生可以熟练掌握这个基本学习模型,学习能力有了显着提升。 在此基础上,我们又研发出一个复合学习模型,这个复合学习模型是由六种复合学习能力组成,即理解概念的能力、研究概念的能力、理解原理的能力、研究原理的能力、审题解题的能力和研究试题的能力。 学生掌握了这个复合学习模型,提升的是自己的智力素质,这样就可以很轻松自在的运用到所有科目的学习中去,一理通,百理通。 更为重要的是,它使使学生在思维的根源上具备了面对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打开了思维的万千视角,让学生将这种领悟延伸到未来,受益终生。

课题组将基本学习模型和复合学习模型定名为学习源点认知论。 利用这个理论,在孙维刚实验班中进行了大胆尝试,高一入学在普通中学分数线的学生,通过基本学习模型的训练,用一年的时间轻松学完三年的高中课程。

(附文)《 让教学发挥更大的作用》孙维刚

如何让中学数学教学在整个中学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关键在于正确的观念和有效的实行两个方面。

一、关于中学数学教学的目的

人们常把数学在社会生活和科学中的地位与数学教学在中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价值同等看待,其实,它们有着不同的重要性。

几乎在一切人类活动中,都离不开数学工具,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一切领域,数学更是重要的工具,是基础。 但以此来认识中学数学教学的作用,却不够全面,甚至是舍本取末了。

中学数学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是各科知识吗?诚然,它们是需要的,但是,仅此而已吗?爱因斯坦曾援引过劳厄的一段名言:“当一个学生毕业离开学校时,如果他把几年来学到的知识忘光了(当然,这是不可能的),那么,这时他所剩下的,才是学校教育的真正成果。 ” 我理解这“真正成果”,是指知识之外的东西,是人的能力、素质。 就是说,学校的教育,特别是中小学的教育既要见“物”(知识)更要见“人”(能力、素质)。 数学教学,尤宜如此。

北京大学张筑生教授曾谈过一种看法:“数学是研究人类思维方式的科学。 ”因此,中学数学教学的目的,自然地应当表现为,通过教授数学知识,把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通过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 在能力提高的基础之上,不断发展和完善学生的素质。

在这个目标逐步实现的过程里,中学生逐步掌握了数学知识,并且由于能力和素质的大大提高,必将使其它课程的学习效果大大改观。 在非智力因素等同的条件下,智力的差异是决定性的。 因此,把中学数学教学的目的,定在“通过知识的教学培养能力,发展和完善学生的素质,使学生的聪明日益长进”上,不恰恰是使中学数学教学在整个中学教育中发挥更大作用的远见卓识吗!而且也正是中学教育的需要。

二、有益的实行

1.时时刻刻、事事处处,总使知识以“系统中的知识”的面貌,出现在学生面前,着眼于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规律,使学生养成从系统的高度去把握知识、认识世界和进行思考。

2.着眼于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规律的同时,着意于数学思想的渗透,更着重哲理观点的升华。 人类历史上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哪一位不同时是思想家、哲学家?他们都是站在思想的高度、站在哲理的高度进行观察与思考的。 把这些思想和哲理观点编成教材来教中学生,他们无法接受,学会了也是教条,无助于他们以此为武器进行思考和应用,当然增长不了聪明才干。 但是在数学教学中点点滴滴地长期渗透,则会使学生在耳濡目染过程中得到熏陶。

3.课堂上,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形成学生“超前思维,向老师挑战”的课堂气氛。 例题写出来了,由学生思考、分析,到讲台上讲解;定理、公式写出条件时,鼓励学生想出它们的结论;再进一步,学生主动构造定理、公式;甚至,瞻前顾后,审时度势,提出应该给谁以定义和如何定义;乃至,对于教师课堂上的讲解,都抢在前面猜想它的下一句是什么……这样做的优点,将使学生在思维活动中得到思维的训练。 同时,一切都是自己动手完成,历尽艰难”,熟知其中的“沟沟坎坎”,必将印象深刻、记忆久远。 学生向老师挑战,如果思考失误了,将从反面加深对正确认识的理解;同时,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当然要大大改善只模仿教师一个人的局限性。 另外,这种给学生们以在自己同伴面前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将是一种很好的鼓励青年积极追求的方式。

4.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多题归一。 学数学需要做题,别的课程也如此,但怎样才能起到做题的作用,达到做题的目的呢?我认为,题不在多而在精彩。 在这里,精彩是指题目本身无错误,不只是对定义、定理、方法进行复述,题目的思路应充满活力、综合性强等等。 但更重要的,是“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多题归一”。 一题多解,将使学生身临其境,加深理解;多解归一,是寻求不同解法的共同本质,乃至不同知识类别及思考方式的共性,上升到思想方法、哲理观点的高度,从而不断地抽象出具有共性的解题思考方法——多题归一。 为了这种“把题做透”的目标能够实现,教师必须少留作业。

5.倡导学生从小进行学术研究。 围绕中学数学内容,从初一到高三只要你去发掘,可以研究的课题大量存在。 自1990年以来,我的学生在报刊、杂志发表的及在中学生论文比赛中获奖的论文,有30篇以上。 这里也一定要指出的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学生进行研究,最大的收获不是成果本身,更不是获奖,而是成长。

出版专着

《孙维刚初中数学》,北京大学出版社,定价:25.00,2005年1月第1次印刷,2010年4月第9次印刷

《孙维刚高中数学》,北京大学出版社,定价:25.00元,2005年1月第1次印刷,2010年5月第9次印刷

《孙维刚谈立志成才》,北京大学出版社,定价:29.00,2006年9月第1次印刷,

《全班55%怎样考上北大、清华》,北京大学出版社,定价:29.00,2010年7月第6次印刷

《 孙维刚初中数学辅导》教学视频,清华金科教育出品,定价:350.00,2012年9月上市。

《 孙维刚高中数学辅导》教学视频,清华金科教育出品,定价:350.00,2012年9月上市。

孙维刚教学模式留给教育界的思考!

教育的目的:

教育具有双重目的,既要适合满足国家与社会的需要,又要使学生的主体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使学生的人格和心灵得到完善。 同时,课程的改革也总是要以社会需要、学科体系和学生发展为基础;随着新一轮课程标准的颁布,人们现在已经普遍意识到了在教学中既要重视系统知识的学习,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而这一点如果用来评价维刚老师的结构教学思想,只怕是孙维刚老师的这种意识是有过之而不及。 当时孙维刚老师的教学理念在现今完全适用,孙维刚老师的课堂就是现在新课标所提倡的教学模板。

时代要发展,教育的改革当然要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牛顿曾说他看得远,只是因为他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而时代发展、教育改革这些事情本来就需要高瞻远瞩、立意深远,如何做到这些呢?瞻前顾后,效仿前人的成功之典范,取其精华而吸收、利用,这是一条必经的道路。 其实熟谙新课程标准思想的学者,一定不难在孙维刚老师的结构教学思想中发现新课程标准思想的影了;而孙维刚老师的教育教学实验远在新课程标准颁布之前,若认为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也参考了孙维刚老师教育教学实验的经验和教训,这种说法也不能说是全无道理,更重要的是对于研究者而言,研究的意义正在于此。

新课程标准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引"还教育之本源",孙维刚老师的教学思想也正是"还教育之木源"的初衷而展开。 做教育不仅是要使学生学会独立的思考,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做人,孙维刚老师的结构教学思想始终不离哲理思想的指导,那么他所教出来的学生必定是能够站在哲理的高度去思考问题的"高人",

孙维刚老师的一套教育教学理论已经自成体系,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而存在,所以本文所探究的是孙维刚老师的结构教学思想,但从内容上来看,没有很好地结合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来加以评价,难免显得有些孤立。 若能适当的结合布鲁纳结构主义教学的几个要点,如学科基木结构、发现学习等方面,对孙维刚老师的结构教学内容和方式加以恰当的褒奖,相信能够更好的说明孙维刚老师结构教学思想的本质。

孙维刚老师的结构教学思想很好,若能把握精髓必定又是数学教育界的一笔宝贵财富。

孙维刚结构教学法研究的价值在于,教育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论、模式论、策略论等六论为核心,逐步形成孙维刚教学法体系。

孙维刚教学方法的同时,课题组又发现到其中蕴含着现代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的研究成果。 经过40多组对比实验,课题组把神经语言程序学(NLP)成功的解读,这就是孙维刚“结构教学法”,它由 “智力解码、北斗导航、NLP魔法、精确制导”四大体系组成,融汇“一题多解(达到熟悉)、多解归一(寻求共性)、多题归一(寻求规律)”;共归纳了4个大规律,15个中规律,30多个小规律组成,并将其植入到课堂学习与教学管理中,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自我开发大脑,高效的运用到学习中去。

孙维刚老师在教育教学实验中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目前国内研究孙维刚老师的学者也很多,但相关着作研究鲜见于世,大概也是年代久远、资源不足等客观因素所限。 笔者在当今重提孙维刚老师的教育教学思想,特别是结构教学的思想,认为具有相当大的意义。 虽年代已经久远,但其精神、思想永存;而作为一名研究者,文字表达的意义也正在于此。 通过观看孙维刚老师的教学视频,也让本人意识到,要格外珍惜一线教学资源,特别是一线教师的教学手稿,做好各方面的保存、保管工作,不能让珍宝流逝于粗心大意之间。 同时,对孙维刚老师的结构教学思想,认为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进一步的研究:

探讨:

(1)孙维刚老师结构教学思想产生的背景如何?

(2)在现今的教学活动中,如何落实、实践孙维刚老师的结构教学方法?

(3)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孙维刚老师的结构教学应如何把握进度?

(4)在孙维刚老师的结构教学中,应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

(5)孙维刚老师结构教学思想的木质是什么?

(6)孙维刚的教学模式是否可以全国推广与复制?

参考资料

1. 送别人民教师孙维刚·北方网

下一篇:相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的关系)
上一篇:偏执(偏执型人格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