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胜之术(厌胜之术怎么读)

2023-02-23 09:23:50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21

厌胜之术(古代巫术文化中的厌胜之术)

简述古代巫术文化中的厌胜之术

中国教育服务网(匕页)

古代文化涵盖范围极大,从鸦片战争前的清朝追溯至夏商周时期都有古代文化存留发展的影子。 其中巫术文化作为被现代科学推翻的迷信,仍然跟随古籍与民间传说流传至今。

古人相信神鬼之说,对于拜神求运势姻缘等做法深信不疑,同样在面对一些有损他人的巫术时也保持虔诚甚至惧怕的心理,并深信其存在于世。 厌胜之术在古代不少历史事件中都留有痕迹,其中最有名的便是唐高宗时期王皇后利用厌胜之术欲致武昭仪于死地的事件。

另外,在曹雪芹写作的《红楼梦》中有一处情节便是马道姑因为没得荣国府的赏钱便唆使赵姨娘用厌胜之术陷害贾宝玉与王熙凤二人,令其二人头痛加剧,噩梦连连。 在这个故事中,厌胜之术被作为诅咒他人的手段而存在。

厌胜即“厌而胜之”,是指用法术诅咒以致胜所厌恶之人或其他事物的方法。 厌胜之术的行使必须借物完成,古人常用的厌胜物品有桃人、刀剑、玉兽牌以及压胜钱等,这些物品在古代使用的意义大多是驱除邪祟求平安,而非刻意诅咒他人。

在王安石的《元日》中有“总把新桃换旧符”一句便是在指人们将新的桃符换上从而在新的一年求得福气的做法。 许多人对于古代厌胜之术的印象都来自于古装剧中以厌胜害人的情节,但对于古人来说,他们是极为相信因果报应一说的,因此大多数人都是采用厌胜之术来辟邪,做坏事的反而很少,甚至没有。

元代传说较盛的木工厌胜是指手工业者参照神鬼之说来让自己获得社会重视,从而能得到更多发展。 此外,也有迷信者极度崇拜这样的巫术,妄图利用这样的手段害人。

厌胜之术在古代的作用偏向辟邪求平安,只有少数心术不正的迷信者想要通过这样的途径为自己谋求利益。 厌胜之术在古代的地位与贴春联等习俗相似,在这方面具有参考价值,但其本身具有迷信的性质,只可用来参考古代文化,不可相信其中的说法。

本文由多多百科发布,不代表多多百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baikezatan/13174.html

下一篇:如何评价谢飞导演在微博上为翟天临事件的发声
上一篇:龙卷风的特点(龙卷风的特点是什么?()中心气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