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到底忠诚于谁

2023-02-17 00:22:08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37

今天在辉哥的朋友圈看到他转发了一篇文章,附上了自己对一个问题的见解,其中谈到了公司和员工的竞业禁止问题,“但国内一些企业想得到的不仅是竞争对手的机密信息,甚至包含一个团队。 ”这句话使我想到了一个问题:在企业内工作的时候,你到底忠诚于谁?

在国外的企业,尤其是日本企业,很多员工一辈子只有一段工作经历,从踏入社会开始就一直在一家公司工作直至退休。 在求职者的简历中,如果出现多段的工作经历反而会成为负面的因素。 这样的现象有两方面的原因:1、从企业来讲,实行精益的生产方式从不以牺牲人员的利益为条件,更不会主动的裁退员工,就算是出现非常不景气的情况,公司还是会和员工共同面对;2、从员工来讲,敬业精神一直在骨子里从未消退,想的问题永远是怎么将现在的工作做好,更不会想着怎么样从公司谋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在他们眼里,公司跟他们是一体的。

企业和员工时相互的,在国内,这样的情况倒是很少。 上了新的工艺、新的机器首先想到的就是把人裁退掉。 那当然员工不会死心塌地的为企业考虑问题。

这样就出现了我最开始的疑问:在企业里,员工到底忠诚于谁?

鉴于前面的分析,忠诚于企业的情况是存在的,但并不多。 那有别的选项吗?忠诚于领导/个人或许是比较真实的情况。

中国的发展向来都存在这样的问题,臣子效忠于王权(具体的人),企业也是一样的道理。 只有具体的人才能给到他最真实的利益。 这也是为什么会有很多企业会出现团队集体出走的情况。

相对于国外,中国的企业好像更倾向于人治。 尤其是在制度体系不健全的新企业,当然在老的成熟企业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尤其是国有企业。

同样的问题和事情,放在不同的人身上,处理的方式和结果会完全不一样。 工作出了错,有的会严格处罚,有的却会利用群体资源进行问题化解,最后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对管理理论的研究也是一样的结果。 国外的管理者或者学者更多的是研究管理的方法、工具。 但国内的更多的研究的是工作关系的处理:说好听点就是如何与领导和同事相处,如何汇报工作。 更多的是关注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

企业内,更多的员工忠诚于个人。 原因其实很简单,相对于企业的不确定性,他所熟知或者说跟随了很久的领导能够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利益和更多的安全感。



下一篇:《后土》:化身之外,还有什么?
上一篇:管理者不能当“甩手掌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