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埃利奥特到洛克,英国绅士教育体系如何步步为赢

2023-02-16 17:12:42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13

中国的君子,与西方的绅士,算得上是东西方社会的最完美的人格,而同样,这种完美的人格也一直是人们的口头禅,将它们放入了后代的教育之中,同样,英国的绅士教育具有着浓的英国特色,并且,自16世纪开始,英国的绅士教育开始越来的越完善,并且,他的教育思想也越来越丰富,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的兴起,一股关于成为绅士的风气,越来越浓重,渗透进了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而绅士教育,也越来越重要,慢慢的,绅士教育成为一种世俗的,现实主义教育思想,并且逐渐的,占据了英国教育理论的主要席位。

一·绅士的多次演变

首先,成为绅士的前提,是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而在一开始,人们却产生了错误的理解,并且揪着这一点不放,认为,所谓的绅士,就是允许佩戴徽章彰的,有身份人家的男子,而这种风气,也一直渐渐地延续下来,直到14世纪,英国才出现了与此不同的观念,那就是,不过多的讲究绅士的出身,但是必须拥有高尚的品德,以及对抗黑暗势力的勇气。

1、品性到身份地位

首先,在绅士观点的最开始,英国诗歌之父,认为具有绅士风度的人便是绅士,没有了其他要求,认为只要行为高贵,那么即便是平民子弟,也能成为绅士,甚至在英国国王詹姆一世的在位期间,还专门为此设立了男爵的新称号,并且出售获取金钱,相当于,是明面上的买官卖官,不过这个称号却没有任何的实际权利,只是有一个贵族的称号,即便如此,也依旧有人趋之若鹜,因为这是成为绅士的必经之路。

2、自我奋斗

十九世纪末,英国资产阶级的风气,已经开始融入进了社会,从而因为社会风气的不同,也就导致了绅士范围的扩大,它不再局限于贵族阶级,而是扩大到了整个中产阶级,并且中产阶级,因为从事资本主义,从而他们不仅在经济上逐渐获胜,在道德上,也占据了上风,中产阶级开始登上主要的历史舞台,基于这一点,他们也结合了自身的实际,开始对绅士观念进行改造,他们认为,每一个经过自我奋斗的人,在道德上符合高尚的标准,那么都能够成为绅士,并且,即便是出身卑微低下,可通过自己的努力,依然能够成为绅士,绅士不是通过出身,就天生注定的,而是后天培养的,任何人都能够成为绅士,无论他是资本家还是贵族,又或是平民,人人是平等的。

3、贵族教育

第三点,是贵族教育,英国的绅士中,有一个重要的条件,那就是想要成为英国的绅士,必须要接受过贵族教育,贵族教育也并不完全是高等教育,首先,贵族教育,应该属于是一种特殊的贵族式教育,让孩子学习贵族的生活方式,表现为:谈吐不俗,举止优雅等等等等,这种做法延续了很长时间,一直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都还在被应用着,非常的深入人心。

二·从为行政服务到教育理论集大成,绅士教育在各家中步步为赢

那么,什么是英国绅士?英国绅士又有着何种的表现呢?在绅士这一完美型人格提出后,一直就受到了人们的广泛追捧,争相学习,成为绅士,几乎是每一个社会上的人,都心照不宣,十分憧憬的梦想,故而,掀起了一阵对于绅士的研究风气,之后,英国学者将英国的绅士分为三类,分别为一、高贵的绅士,二是伪绅士,三是虽然没有高贵的出身,但通过出众的优点获得尊重和绅士头衔。

什么是高贵的绅士?故名思意,高贵的绅士,是具有好的出身、渊博的学识、强健的体魄、优雅的举止、以及优越的衣物,漂亮的住宅等。 那什么是伪绅士呢?伪,即虚假,虚伪的意思,就是说这个绅士有些华而不实,有着崇高的社会地位,然而学识、品德都过于低下,只得算是外在的绅士,第三种更不用说了,这种人算得上是自学成才,草根逆袭,他自身拥有高尚的美德、超高的智慧、勤奋、好学,勇于承担社会的责任。

1、埃利奥特 :为行政官服务的绅士教育

埃利奥特,l6世纪英国著名政治家 、外交家,他在其作品《行政官之书》中,首次提出了为政治服务的绅士教育,并且塑造了一种资产阶级式的新贵族绅士,指出了教育的目的,是塑造出能承担国家义务的资产阶级绅士。

2、重视早期教育

重视早期的教育,意为学前教育,有句话说得好,叫做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埃利奥特也认为:教育过程应从婴幼儿期开始,尤其是贵族儿童,他认为,“贵族儿童自从出生时开始,就应该采用最好的教育或培养,让他们树立一种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长大之后,成为一种 社会福利的统治者。 并且在埃利奥特看来,从出生到7岁出生的婴幼儿,就应在家里接受学龄前教育,并且,家中的大人们要以身作则,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不能让孩子受到不好的影响。

并且,要慎重选择家中的佣人,没有自我意识的孩子,很容易受到身边人的影响,其身体健康和道德素养应有充分保障。 在孩子有了初步的意识之后,则要开始后天的培养,引导其高尚的品德形成

3、制定详尽计划

这一点十分简单,现在一些家庭仍然在沿用,埃利奥认为,对于出生于贵族的子弟们,应该设计一个详细的教学 计划 .那个时间段该学什么,休息多长时间,并且一定要注重劳逸结合,因为过重的学习负担,会让孩子感到厌烦,从而不喜欢学习,让孩子找到学习中的乐趣, 爱上学习,在学习中找寻自我。

4、为殖民者服务

第四点,则是为了殖民者服务,英国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吉尔伯特提出: 要在伦敦创办一所新型的学园,用于教育,而目的,则是为了拥护女王、用户贵族,宫廷护卫和缺乏适当的教育 ,导致了他们逐渐失去了为君主和国家服务的意识。

这种绅士与其他绅士有着很大的区别,他的教育带有强烈的功利主义色彩,相比于传统的绅士教育,他看重的是绅士冒险精神和开拓能力,这是海外殖民必不可少的东西,同样,这种绅士的目的,也是不纯粹的,他考虑的不是国家和人民,而是自己,这种绅士,更像是“一名士兵 、一位哲学家或一位高贵的朝臣”。 吉尔伯特制定了的课程,也包含了一些外语,军事,殖民等等,具有满满的功利主义色彩。

5、为青年贵族服务

这一观点由克莱兰赞提出,他认为,高贵的品质依赖于训练,通过一次次的实践,试验,得出孩子们最适合、最喜欢的东西是什么,找到自己的方向,从而,必须遵循常规的知识训 练 ,并且应该强制去学习,同样,他也十分认同蒙田的观点 ,他不容许他们对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事物缺乏判断力,需要培养想象力,纠正思的偏狭性,最后一点要求则是记忆力,不过它相比判断力要稍稍后退一些。 他与前者不同的一点是,人文主义教育过分 注重记忆力 的培养 ,结果使 更有说服力的证据受到束缚,而不能发挥其用,需要用一些正确的方法去处理复杂的事情。

6、绅士教育理论集大成者

我们都知道,君子一词的提出者,是孔子,那绅士是谁提出的呢?他就是洛克,而当时的背景,刚好是17世纪,英 国绅士阶层大扩展的时期,封建贵族 日益式微 ,新兴资产阶级开始占据了历史的舞台,成为社会上,绅士阶层的主体。 洛克提出的的“绅士教育”其实是指已夺取政权的英国资产阶级与新 贵族子弟 的教育。 用以成为资本主义殖民扩张,传播的人才,但基于它们的生活条件,一旦教育不当就会成为沾染不良习气的纨绔子弟,对社会造成危害,教育问题空前重要。

总结

对于以上事物的梳理,我们了解了,绅士从登上历史舞台开始,发展至今的过程,从而也看出,在早期绅士的教育,其实是依托于封建王朝统治二需要而被提出的,值得庆幸的是,他们很快地意识到了这种教育的重要性,并且将它应用开来,使得当时一直滞后的科学、医学都得到了不不约而同的发展。

而随着绅士教育的发展,它的意义与内涵,也随着时代的特性,开始不断地改变,对于绅士教育,也不断的深入改革,最终,成为了新生产力以及社会力量发展的产物,带动社会发展。


下一篇:渣女的五大特征,谁都逃不过
上一篇:捡手机不还,狂发自拍视频,女孩急到下跪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