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历史沿革

2023-02-14 19:08:46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34

1951年3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在北京成立,属文化部领导。 冯雪峰任社长兼总编辑,蒋天佐任副社长,聂绀弩、周立波、张天翼、曹靖华、冯至任副总编辑。 由文化部艺术局编审处和三联书店总管理处调来部分人员组成基本干部队伍,建立了现代文学、古典文学、外国文学等编辑部和总编辑室、经理部、办公室。 5月,开始出书,第一本书为《平原烈火》。

1952年7月,上海鲁迅著作编刊社迁京并入,建立鲁迅著作编辑室,专门从事整理和注释鲁迅著作,准备出版注释本《鲁迅全集》。

1953年2月,时代出版社撤销,部分俄文编辑人员调入。 3月,古典文学编辑部的民间文学部分并入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 6月,为配合世界和平理事会建议的世界文化名人纪念活动,出版线装本《楚辞集注》。 此项配合世界文化名人纪念活动的出书工作,后每年进行,至1961年止。 11月,为扩大出书范围,开始以副牌“作家出版社”名义出书,第一本书为《三国演义》。 随后又出版《红楼梦》。 12月,开始以“艺术出版社”副牌出书,第一本书《演员小丛书》中的《安德烈也夫》。 开始出版《中国民间文学丛书》。

1954年10月,建立五编室,专门从事文学古籍的整理重印和影印工作。 出版总署并入文化部,该部增设出版局。 归文化部局领导。

1956年,艺术出版社分出。

1957年,文学古籍刊行社停止业务。

1958年1月,社址迁至朝阳门内大街320号,即今166号。 编辑部分成十个组,另设生产部、办公室及美术组、资料组和组联组。 2月,原通俗出版社通俗文艺编辑室划归本社,成为一个编辑组。 原宝文堂印刷厂并入。 因该厂只有排版业务,故更名为排版所。 8月,作家出版社分出,由作家协会领导。 楼适夷和部分干部调到作家出版社。 为适应作家出版社分出,再次调整机构:编辑部分为六组,其中第一编辑组专门从事选拔新创作的工作。 9月,开始自办发行。 由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调来部分职工,建立发行科,直接与全国各地书店联系。

1959年,成立编译室。

1960年,11月文化部决定,作家出版社、中国戏剧出版社并入,“仍为文化部的直属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再业务上并受作协和剧协指导。 ”1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作家出版社、中国戏剧出版社三社合并。

1963年,4月上海文艺出版社并入。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 编辑出版业务基本停止。

1970年,8月原音乐出版社撤消并入,成立音乐组。 1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分社与本社正式分开,恢复旧制。 年未出书。

1971年,恢复出版工作,归国务院出版口(后更名为出版局)领导。

下一篇:人民文学出版社官方网站是什么
上一篇:中国文联出版社和人民文学出版社一样吗(上海译文出版社和人民文学出版社哪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