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奇闻录 | 鹿头敲骨辨三世 佛陀神通度梵志

2023-02-14 16:03:36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19

鹿头梵志是佛陀时代有名的婆罗门修行人,精通医学,能通过敲击骨头的方式,明辨普通人的三世因果。 所以在敦煌壁画中,鹿头梵志被描画成一个披长发、穿短裙、半裸体、一手持骷髅的老婆罗门形象,常伴佛陀左右。

1、第一具骷髅

佛陀曾有一段时间,和五百大弟子一起,住在罗阅城耆阇崛山中。 有一次,佛陀从静室而起,带着鹿头梵志走下灵鹫山,来到一处十分可怕的乱葬岗,那里到处是森森的白骨。

佛陀随手拿起一具死人骷髅,递给鹿头梵志,问道:“你明解天文星宿,又懂医药,可为人治疗各种疾病,还能解答众生死去的因缘和投生何。 我现在问你,此是何人的骷髅?是男人还是女人?因何病而死去?”

鹿头梵志拿起骷髅,反复观察,又用手敲打之后,对佛陀说:“这是男人的骷髅,不是女人的。 ”

佛陀听后说:“你说的很对,这是男人的,不是女人的,那他因何病而死?”

鹿头梵志用手敲打骷髅后说:“此人患有多种疾病,最后因百节疼痛而死。 ”

佛陀问道:“应当用什么方子治疗?”

鹿头梵志说:“应当用呵梨勒果和蜂蜜掺合在一起,然后服用,此病就会得到治愈。 ”

佛陀说道:“善哉,如你所言,要是此人服用此药,就不会死去了。 那么此人命终之后,又投生到何处去了?”

鹿头梵志又用手敲打骷髅后说:“此人命终之后,投生在三恶道中,没有投生在善处。 ”

佛陀说道:“确实如你所言。 ”

2、第二具骷髅

随后,佛陀又拿起一个骷髅,递给鹿头梵志,问道:“此是何人?是男人还是女人?”

鹿头梵志用手敲打骷髅后说:“此骷髅是女人的。 ”

佛陀问道:“她是因何病症而死去的?”

鹿头梵志说:“此女人是因产月未满,小孩死于腹中而死去的。 ”

佛陀说道:“善哉!善哉!如你所言,她在怀妊之时,用何方可以治疗?”

鹿头梵志说:“像她这样的病,应当用最好的酥油醍醐服用,就会治好。 ”

佛陀说道:“是这样的。 那现在这个女人命终之后,又投生何处?”

鹿头梵志说:“此女人命终之后,投生到畜生道中去了。 ”

佛陀说道:“善哉,善哉,梵志,如你所言。 ”

3、第三具骷髅

佛陀随手拿起地三具骷髅,递给鹿头梵志,问道:“这个骷髅是男人还是女人?”

鹿头梵志用手敲打骷髅后说:“此骷髅是男子之身。 ”

佛陀问道:“善哉,善哉,如你所言。 那么这男子因何病症死去的?”

鹿头梵志说:“此人命亡,是因饮食过量,又得暴痢的缘故。 ”

佛陀问道:“此病用何方可以治疗?”

鹿头梵志说:“三日之中,绝粮不食,就可以治愈。 ”

佛陀说道:“善哉,善哉,如你所言。 那么此人命终之后,投生何处?”

鹿头梵志又用手敲打骷髅后说:“此人命终,投生到了饿鬼道中。 所以这样,是因为他一心想喝水的缘故。 ”

佛陀说道:“善哉,善哉,如你所言。 ”

4、第四具骷髅

佛陀又拿起一具骷髅递给鹿头梵志,问道:“这个骷髅,是男是女?”

鹿头梵志用手敲打骷髅后说:“这个骷髅是女人之身。 ”

佛陀说道:“善哉,善哉,如你所言。 那么此人命亡,是因何种病症的缘故?”

鹿头梵志又用手敲打骷髅后说:“这女人是生产小孩时死去的。 ”

佛陀问道:“她为什么会在生小孩时死去呢?”

鹿头梵志又用手敲打骷髅后说:“这女人在生产时,气力虚竭,受尽疼痛,又加上少食饥饿,导至命终。 ”

佛陀问道:“此女人命终之后,投生何处?”

鹿头梵志又用手敲打骷髅后说:“此女人命终之后,投生在人道之中。 ”

佛陀说道:“凡饿死之人,哪能生于善处?此事不是这样的。 投生三恶趣,才有道理。 ”

鹿头梵志又用手敲打骷髅后说:“世尊,此女人生前持戒完具,然后死去的。 所以她就投生在人道之中。 ”

佛陀说道:“善哉,善哉,如你所言。 无论男子女人,持戒完具者,命终之时,就会投生在天上、人间二趣道中。 ”

5、第五具骷髅

此时,佛陀又拿起一个骷髅递给鹿头梵志,问道:“这个骷髅是男是女?”

鹿头梵志用手敲打骷髅后说:“这个骷髅是男人之身。 ”

佛陀说道:“善哉,善哉,如你所言。 那么此人因何种病症而死亡?”

鹿头梵志又用手敲打骷髅后说:“此人没有疾病,是因他人杀害而命终的。 ”

佛陀说道:“善哉,善哉,如你所言,此人是他人杀害而致命终的。 那么此人命终之后投生何处?”

鹿头梵志又用手敲打骷髅后说:“世尊,此人命终后投生在善处天上。 ”

佛陀说道:“如你所言就前后矛盾了。 ”

鹿头梵志问道:“怎么会矛盾呢?”

佛陀说道:“所有男女之人,被别人杀害而致命终者,都要投生在三恶趣之中。 你怎么说他投生善处天上呢?”

鹿头梵志又用手敲打骷髅后说:“世尊,此人生前,奉持五戒,兼行十善,所以他命终之后,投生善处天上。 ”

佛陀说道:“善哉,善哉,如你所言。 持戒之人,无所触犯,命终之后,就会投生善处天上。 那么,此人持几戒而后命终的?”

鹿头梵志专心细想,不得而解,又用手敲打骷髅后说:“世尊,此人持一戒不是,持二三四五戒也不是,他一定是持八关斋戒,而后命终的。 ”

佛陀说道:“善哉,善哉,如你所言。 此人是持八关斋戒,而后命终的。 ”

6、第六具骷髅

此时,东方净土界中有普香山南优陀延比丘在无余涅盘界中而取涅盘。 佛陀觉知后,在伸臂屈指之刻,把优陀延比丘的骷髅取来,递给鹿头梵志说:“这个骷髅是男是女?”

鹿头梵志用手敲打骷髅后说:“世尊,我看这骷髅,不是男人,也不是女人。 因为我观察此骷髅时,看不见他的生处,亦看不出他的死处,更看不出他的转世往来。 因为这个缘故,我从左右上下,四面八方,仔细敲打,都听不出音响来。 世尊,我现在看不出来他是什么人的骷髅。 ”

佛陀说道:“大梵志,你竟看不出这是谁的骷髅?你应当知道,此骷髅者,无终无始,无生无死,亦无上下左右,八方可去之处。 这是东方净土世界普香山南优陀延比丘在无余涅盘界而取涅盘,大阿罗汉的骷髅。 ”

鹿头梵志听过佛陀讲说,十分吃惊,感叹地说:“从无听过此事。 ”又对佛陀说:“我现在观蚂蚁小虫,能知道它从何而来,到何而去。 听到鸟兽的叫声,能知道它们哪是雄,哪是雌。 然而观察这个骷髅,永无所见。 不见来处,亦不见去处。 如来正法,实在奇特。 为什么是这样呢?因为诸法之本,出于如来神口。 然而大阿罗汉又出于经法之本。 ”

佛陀说道:“是这样的,大梵志,如你所言,诸法之本,出于如来之口,正是这样,诸天天王天神。 世间众人,地间妖魔鬼神,始终不知道罗汉所趣之处。 ”

此时,鹿头梵志长跪礼佛,向佛陀问道:“世尊,我能全部知道九十六种外道的转生趣向,但受如来之法者的趣向,我是不能分别的。 希望世尊,能让我得此道行。 ”

佛陀说道:“善哉,大梵志,你修得罗汉道行后,将来也就无人知道你的趣向何处。 ”

于是鹿头梵志立即出家学道,在清静之处,坐禅静思,学法修行。 所以说是婆罗门族姓弟子,只要剃除发须,身着法衣,学法持戒,也会脱离生死,修得正道,得罗汉果,就不再转生受胎了。 如是这样,鹿头梵志不久就修成了阿罗汉。

——原文出自《增一阿含经》 卷第二十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

[注释]

①耆阇崛山:古印度摩揭陀国罗阅(王舍)城之东北,是释迦牟尼常住说法地之一。 汉译佛经中多译为灵山或灵鹫山。

②梵志:梵是梵摩的简译,意为清净。 修求清净之法者,称作梵志。 把在家修梵行的婆罗门徒称作梵志。 亦把一切出家外道门徒称作梵志,即道士。 本文指后者。

③呵梨勒果:是印度、东南亚一带植物名。 树似木梡,开白花,其子入药,是五大名药之一。 中国亦用之,名叫呵子,能消痰下气,其功甚大。

④三恶趣:佛教术语。 众生由于善恶业因的差别,死后转生的趣向之处有六种,称为六趣,亦叫六道。 即天道、人道、阿修罗道(鬼神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 把后三道称三恶道,亦称作三恶趣。

⑤醍醐:牛奶中提炼出来的精华,即是酥油最上层的细脂。 服用强身,可治众病。

⑥二趣道:即六道中的前两道:天道和人道,亦称二善道。

⑦十善:佛教术语,即十善业。 不十恶则十善。 即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说假话);五不两舌(离间话);六不恶口(恶语伤人);七不绮语(夸张不实);八不贪欲;九不瞋恚(憎恶愤怒);十不邪见(坚持正确法理)。 修行十善,可以转上天上、人间。

⑧八关斋戒:佛教术语,简称八戒。 是在家学佛者守持的八条戒律。

⑨普香山:东方净土世界中的一大名山。 东方净土即药师佛教化的东方琉璃光世界。

⑩优陀延:罗汉名,身世不详。

无余涅盘:佛教术语,是四种涅盘境界之一。 即出离生命苦所显现之真理。 烦恼断尽,所余五阴之身亦灭,失去一切有法之所依,自然死去,众苦永寂。 按现代的话说:就是没有任何痛苦,没有任何依舍地死去。

九十六种外道:佛教以外,不受佛法教化所成立的教派,教徒称为外道。 九十六种外道是外道的总称。 即六道外师各有十五个弟子,合成九十,再加六师,总共九十六种外道。

更多精彩故事

1、 不作死,就不会死—佛教中的人类发展史(上)

2、 不作死,就不会死—佛教中的人类发展史(上)

3、 十八罗汉下凡都从事什么工作?

4、 山的那边,有一群跑男......

5、阿难尊者: 姑娘,你愿意喝他的洗脚水吗

6、大迦叶尊者 :从前有个人,要等到世界尽头

7、目犍连尊者: 没想到你是这样的男神

8、优波毱多尊者: 你最坏的运气,是没遇到他

9、舍利弗尊者: 天下第二聪明是怎样的体验?

·不苦堂·

长按扫描关注

佛法|世事|情感|修行

下一篇:《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佛经中的励志经
上一篇:世界就这样了(世界就这样了吗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