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有兰陵王吗 历史上是否有兰陵王吗

2023-02-13 07:03:09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20

1、历史上,兰陵王是真真正正存在的。 兰陵武王高肃(公元541年-573年),南北朝北齐王室,汉族,现河北景县人。 一名孝瓘,字长恭,是北齐世宗文襄皇帝四子,而母亲却连个姓氏也没有,这使得他的身世变得扑朔迷离。 累迁并州刺史。 突厥入晋阳,长恭尽力击之。 邙山之败,长恭为中军,率五百骑再入周军,遂至金墉之下,被围甚急。 城上人弗识,长恭免胄示之面,乃下弩手救之,于是大捷。 武士共歌谣之,为《兰陵王入阵曲》是也。 历司州牧、青瀛二州,颇受财货,后为太尉。 与段韶讨柏谷,又攻定阳。 韶病,长恭总其众。 前后以战功,别封钜鹿、长乐、乐平、高阳等郡公。

2、威名美誉:兰陵王一生参加了数次战役。 其中广为传颂的一次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邙山大战”。 公元564年,北方草原的突厥和黄土高原的北周对北齐发动进攻,北齐重镇洛阳被北周十万大军团团围困,北齐武成皇帝急忙调集军队前去解围。 在洛阳城外,北齐援军发动了一次次进攻,都被北周军队击溃,眼看就要面临全军覆灭的境地。 这时,受命为中军将的兰陵王戴着“大面”,身穿铠甲,手握利刃,率领五百精骑,奋勇杀入周军重围,势如破竹,一直杀到洛阳城下。 守城的北齐军队被困多日,不敢贸然开门,兰陵王摘下面胄,城上的北齐军立即欢呼起来,打开城门,与城外大军合兵一处,奋勇杀向周军,周军大败。 《北齐书》书载:“邙山之败,长恭为中军,率五百骑再入周军,遂至金墉之下,被围甚急,城上人弗识,长恭免胄示之面,乃下弩手救之,于是大捷。 武士共歌谣之,为《兰陵王入阵曲》是也。 ”又有史书记载:周军“丢弃营寨,自邙山至谷水,三十里中,军资器械,弥满川泽。 ”正是这次大捷,使得兰陵王威名远扬道通天下,北齐皇帝加封他为尚书令。 兰陵王不仅骁勇善战、屡建战功,而且忠以事上,和以待下,在士兵和当时社会中广有威名。 北齐书记载:他“为将躬勤细事,每得甘美,虽一瓜数果,必与将士共之”。 即使是对自己的“政敌”,他也能够做到宽厚以待。 史载,当初长恭在瀛州时,行参军阳士深上表告发他贪赃枉法,长恭因此被免官。 等到高长恭东山再起,引兵进攻定阳时,阳士深刚好在高长恭营中听命,因此非常害怕高长恭会借机报复杀害自己。 为此,高长恭安慰他说:“吾本无此意。 ”可阳士深心中仍不踏实,非要央求惩罚。 高长恭只好找了一个小过失,打了阳士深二十板子,好让他安下心来。 《北齐书》还记载了他一个非常“平民化”的动人细节。 说一次他上朝时,跟随他的“仆从尽散,唯有一人,长恭独还”,事后高长恭竟不以为意,“无所谴罚”。

3、金墉解围,据《北齐书》,《北史》等史书记载,兰陵王名为高长恭,一名高孝瓘,但据兰陵王墓所出土的碑文《北齐兰陵王高肃墓志》记载,兰陵王名为高肃,字长恭,与史书记载有异。 高长恭为北齐文襄帝高澄第四子,生母不详。 累迁并州刺史。 当突厥攻入晋阳时,他尽力击退敌人。 河清三年(564年)十二月洛阳之战时,北周攻击洛阳一带地区,围城却没有攻下。 段韶、斛律光与高长恭奉命前往救援。 段韶利用谋略打败北周军队,高长恭带了500名骑兵冲进北周的军队,到达被围的金墉(现今河南洛阳东北故城)城下,因为高长恭戴着面具,城中的人不确定其是敌军还是我军,直到高长恭把面具脱下来让大家看到他的面貌。 哪里不平哪有兰陵王,之后高长恭成功替金墉解围,北周军队最后放弃营帐撤退。 这场战役是高长恭最受注目的战役。 根据《北齐书》的记载,士兵们为了这场战役而歌诵他,后来就变成知名的《兰陵王入阵曲》。 同年十二月,他被任命为尚书令。 他后来历任司州、青州与瀛州的地方首长。 武平元年(570年)七月,被任命为为录尚书事。 武平二年(571年)二月担任太尉。 同年三月,与太宰段韶、右丞相斛律光联合进攻跷谷,抵御北周宇文宪的攻击。 五月,段韶包围定阳城,而北周汾州刺史杨敷坚守住城池,段韶久攻不下。 段韶病倒之后,由高长恭接替统领全军,他成功地利用伏兵击败了从城中撤退的杨敷军队。 武平三年(572年)八月,他被任命为大司马,武平四年(573年)四月担任太保。 他前后因各项战功被封为巨鹿郡、长乐郡、乐平郡、高阳郡等郡公。

4、被毒身亡:《北齐书》载:长恭“历司州牧、青瀛二州,颇受财货。 ”门口常有行贿的人进进出出,搞得老百姓说三道四。 但贪人钱财的目的是什么,不得而知。 据他自己讲,是为了自污其名,免遭朝廷忌恨。 邙山大捷后,武成赏其功,命贾护为他买来美妾二十人,可他“唯受其一”,就是害怕太过张扬,遭人嫉妒。 又载:长恭“有千金责券,临死日,尽燔之。 ”也就是说在他临死前,烧掉了别人所有欠他债的借据。 从他待人处事、宽厚仁义的性格特征来看,不像是一个贪财好色的人。 不少史家认为高长恭是故意贪财自污,以求避祸之。 《北齐书》载:及在定阳,其属尉相愿谓曰:“王既受朝寄,何得如此贪残?”长恭未答。 相愿曰:“岂不由芒山大捷,恐以威武见忌,欲自秽乎?”长恭曰:“然。 ”相愿曰:“朝廷若忌王,于此犯便当行罚,求福反以速祸。 ”长恭泣下,前膝请以安身术。 相愿曰:“王威名太重,最好在家养病,别干预政事了。 ”生活在这样恐怖的帝王家庭,不紧张也不行。 从此,长恭每遇战事,便称病不出。 故意“有疾不疗”,以求借此避祸。 一次,江淮寇扰,兵事告急,他害怕再次拜将,竟埋怨自己:“我去年面肿,今何不发。 ”真是恨不得自己把自己的脸打肿冒充病人。 北齐后主高纬性格懦弱,公元565年的一天,高纬在与兰陵王谈及邙山之捷时,颇有人情味地说道“入阵太深,失利悔无所及”。 兰陵王听到自己的堂弟如此心疼自己,内心不免激动、热乎,深情地回了一句“家事亲切,不觉遂然”。 正是这句表亲近、表忠心的话为他招致了杀身之祸。 史载:“帝嫌其称家事,遂忌之。 ”因为在小心眼的后主高纬看来,家事是我高纬的,不是你高肃可以随便说的。 开始猜忌拥有兵权的兰陵王是否想取而代之,想把“国事”变成“家事”。

5、兰陵王说错话后,深感大难将至,整日惶恐不安,尽管一再低调行事,刻意淡化自己,但终是躲不过“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悲剧宿命。 武平四年(公元573年)五月的一天,后主高纬派使者看望皇兄高肃,送来的礼物竟是一杯毒酒。 兰陵王悲愤至极,对自己的爱妃郑氏说:“我忠以事上,何辜于天,而遭鸩也!”郑妃劝他说:“何不求见天颜”天真的郑妃以为可能只是兄弟之间的一场误会,只要高肃向皇帝求情,就可能讨回性命。 而兰陵王自己心里明白,向后主高纬讨个说法根本没有用。 年前,和自己一起出生入死的重臣老将斛律光,不也是无辜被引诱入宫、用弓弦残忍勒死的吗。 万念俱灰的兰陵王,扔下一句“天颜何由可见”,遂将鸩酒一饮而尽,死前烧掉所有债券。 死后被安葬在都城邺(今邯郸磁县境内)以西,墓地建有碑亭,1988年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

下一篇:世界上最重的运动员曼尼·亚伯勒:成大象人 腿围近2米
上一篇:历史上的兰陵王是谁?(历史兰陵王的真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