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课文内容(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2023-02-12 03:59:32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17

第五单元

17.孔子拜师

一、课文内容

本文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

二、课文重点

1.孔子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为什么还要千里迢迢去拜师?

因为他觉得学无止境。

2.风餐露宿、日夜兼程这两个词语表现了孔子怎样的心情?

风餐露宿说明孔子一路上的艰辛,但一直在坚持。

日夜兼程表现孔子求知若渴的迫切心情。

3.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 为什么用“大概”一词?

天天伴39页

4.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表现了孔子真诚求学的心情。

5.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每天”、“随时”体会到孔子认真学习的态度,他时时刻刻都在虚心求教。

6.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

“毫无保留”看出老师诲(huì)人不倦及爱护晚辈的品行。

7.需要辨析的词语

迎候:到某个地方迎接。 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

等候:等待,但是没有迎接的意思。 多谢老师等候。

8.易错字词:远近闻名(明)迎(柳、仰)传授(援)

9.选做题孔子名言及意思。

温故而知新。 时时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由此就能获得新的更深的知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几个人在一起走,其中必定有可以作为我老师的人。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习了然后按时温习,不也是高兴的吗?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呀!

18.盘古开天地

一、课文内容

这篇神话讲述了盘古醒来后劈开天地,化作万物的故事。 文中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生动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 赞美了盘古为开天辟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

二、课文重点

1.第二自然段中的反义词和近义词

清——浊 轻——重 天——地

缓缓——慢慢——渐渐

2.能背诵默写第四自然段,注意标点符号。 (;)

3.易错字词:辽阔、滋润

19.赵州桥

一、课文内容

本文通过介绍闻名世界的赵州桥的特点(雄伟、坚固、美观),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们的智慧和才干。

二.课文重点

1.学习总起句、中心句的应用。

“赵州桥非常雄伟。 ”是第二自然段的中心句。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这句话是承上启下的作用,是过渡句。

2.课文第一自然段。

介绍了赵州桥的位置、别名、设计者、历史和世界上的知名度。

3.能够背诵和默写课文第3自然段,(雕刻、相互缠绕、前爪、相互抵着、回首遥望、双龙戏珠)

4.易错字词:坚(坚固)竖(竖立)横跨

园地五

我的发现:要求能听写、填空。

读读背背:背诵填空

第六单元

21.古诗两首

一、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重点词语意思:

中断:中间断开。 开:打通,开辟。 碧水:绿色的江水。

至此回:到这(天门山)江水转向北流。 出:突出。

孤帆:一只小帆船。 孤:单独的。 日边:太阳升起的地方。

古诗意思:高高的天门山中间断开,是被长江之水拦腰劈开,碧绿的江水东流到此,回旋北流。 两岸的青山相对耸立,一会儿出现,一会儿又忽闪不见,一只小帆船正乘风破浪从太阳升起的地方驰来。

《望天门山》描绘的是天门山两岸、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二、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词语意思:饮湖上:在西湖上饮酒。 初晴后雨:开始晴朗后来下雨。

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晴方好:天晴很好。 方:正当。 山色:山的景色。

空蒙:形容云雾迷蒙的样子。 雨亦奇:下雨也奇妙。 欲:要,要是。

相宜:适宜,合适。

古诗意思:西湖水波闪动,晴天的景色多么美好,山上的景色迷蒙,雨中的景色也很奇妙。 要是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无论是淡妆还是浓抹总是那么适合。

《饮湖上初晴后雨》描绘的是西湖在不同气候下呈现的不同风姿,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补充背诵古诗:《词语手册》第75页:《望湖楼醉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2.富饶的西沙群岛

一、课文内容

课文通过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课文重点

1.课文采用的总——分——总的方式安排课文结构。 课文的中心句: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2.重点段落分析

描写鱼的第四自然段。 中心句: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

这段从鱼的(数量)和(种类)两个方面来写鱼的。

描写鱼数量多的词语是:成群结队、数不清、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描写鱼种类多的词语是:各种各样、数不清

有的……有的……有的…… 采用的排比的修辞手法,介绍了鱼种类的多,好看。

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采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写出了西沙群岛鱼的数量多。

3.第五自然段分析

贝壳的特点:数量多、颜色不一、形状千奇百怪(种类多)

区别:捡、拣。

海龟的特点:有趣、庞大。

4.第六自然段分析

本段从海鸟多、鸟蛋多、鸟粪多写出了西沙群岛是鸟的天下这一特点。

23.美丽的小兴安岭

一、课文内容

本文描述了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的物产,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二、课文重点

课文按照总分总的结构。 全文的中心句: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课文按照时间顺序把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景色展现出来。

第七单元

25矛和盾的集合

一、 课文内容

课文写的是发明家手持矛和盾,在与朋友比赛中,由矛和盾的长处想到了发明坦克。 课文讲述的道理是“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 ”

二、 课文重点

矛的长处(优点)是进攻,盾的长处(优点)是自卫。

展现出坦克威力的句子:德国兵头一回见到这庞然大物,吓得哇哇直叫,乱成一团,一下子退了十公里!

能够举例子说明课文道理:1.电动车2.加了橡皮的自动笔3.自动粘贴的邮票

26.科利亚的木匣

一、课文内容

课文讲述了科利亚五岁的时候从家门口向前数了十步埋下了小木匣,四年后数了五步挖出了木匣,从这件事中感悟到一个道理:随着时间的变化,人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发生变化。

二.课文重点

1.课文结构:(1).埋木匣(2).挖木匣(3).受到启发

2.课文重点写到了科利亚埋木匣的动作:放、盖、踩、撒。 看出科利亚是一个细心、做事小心、谨慎的孩子。

27.陶罐和铁罐

一、课文内容

这篇童话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常常奚落陶罐,许多年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消失了。 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友好相处。

第八单元

29.掌声

一、课文内容

课文写的是残疾女孩英子内心很(自卑),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她不得不面对全班同学的目光。 想不到的是,同学们给了(鼓励的掌声),从此改变她的生活态度,她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人,开始(微笑地面对生活)。

二、课文重点

1.研究两次掌声

第一次掌声的句子: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同学们对英子上台讲故事的鼓励。

第二次掌声的句子: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同学们对英子上台讲故事的赞扬。

2.研究英子的变化

掌声前:文静、默默、总是、早早地

掌声后:变了一个人似的、不再忧郁、游戏说笑、教她跳舞

3.同学们掌声的意义:在生活中面对他人有困难时,我们要伸出手,给予他人鼓励,让他人能鼓起勇气,克服困难。

30.一次成功的实验

一、课文内容

课文讲的是一位教育家在一所小学让三个小学生做“逃生”游戏。 这个实验做过许多次都没有成功,而这次却获得成功。

二、实验成功的原因

1.小女孩沉着冷静、先人后己的奉献精神

2.其他两个男孩积极配合、听从安排

31.给予树

一课文内容

课文写的是圣诞节前夕,小女儿金吉娅把应该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洋娃娃,送给了一个陌生女孩。 赞扬了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

二、课文重点

(1)体会母子情

让我担心的是,家里并不宽裕,我只攒了一百美元,却要由五个孩子来分享,他们怎么可能买到很多很好的礼物呢?

从中我们看到了(母亲为不能给孩子们买到很多很好的礼物而感到难过,她对孩子的无比关爱)。

(2)体会手足之情

孩子们热烈地讨论这个话题,互相试探对方的心意,希望送出最诚挚的祝福,收到最甜蜜的笑容。

(3)为什么金吉娅沉默不语?

因为金吉娅为没能给家人买到很多很好的礼物而感到难过,也怕妈妈因此而责怪她。

(4)为什么母亲“有些生气”?

因为母亲觉得家里并不宽裕,可金吉娅却不懂事,只拿出了一小部分的钱买棒棒糖,却把其他钱乱花了。

(5)课文中母亲心情有什么变化?

担心——生气、疑惑——高兴、激动(母亲为金吉娅懂得能给予他人帮助、关爱,有一颗善良的心。 )

下一篇:2008年上半年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的课文篇目和教案
上一篇:三年级上册语文书内容是什么?(三年级上册语文书内容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