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牛奶有哪些禁忌?(喝牛奶有哪些禁忌)

2023-02-09 15:24:36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21

1.牛奶不宜空腹喝:空腹喝牛奶,只能使牛奶代替淀粉类食物作为热量来消耗,这对含有丰富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素的牛奶来讲,就太不经济了。 科学的喝牛奶方法是在淀粉类食品作为热量来源的基础上饮用,或在早饭后1~2小时再喝牛奶,同时吃一些饼干、馒头类食品。 这样,牛奶便能在胃里停留较长时间,与胃液发生充分的酶解作用,使奶中丰富的营养被完全吸收。

2.牛奶不宜生喝:刚挤出的生奶含有溶菌酶,能抑制细菌的生长,但此种酶维持作用时间不长,可是在挤奶、贮存、运输等过程中,生奶很容易被外界微生物污染,从而发生变质。 同时结核病、布氏杆菌病是人畜共患病,乳牛患了这些病后,可以通过奶汁而传给人。 所以,从牛奶场或者私人那里买来的牛奶,没经消毒不能喝。

3.牛奶不宜与橘子同食:牛奶在胃中,在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的作用下分解,然后进入小肠才能被吸收。 如果饮奶同食果酸较高的橘子等水果,奶中蛋白质与果酸及维生素C发生复杂的生化反应而凝固成块,这样会影响奶中蛋白质和橘子中维生素C等的消化吸收,而且还会出现腹胀、腹泻和腹痛等不良反应。

4.牛奶不宜与巧克力同食:有人喜欢把巧克力加入牛奶同食,以去除牛奶中的怪味,事实上这是不科学的。 牛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巧克力被称为能源食品。 一起吃时,牛奶中的钙与巧克力中的草酸结合,形成不溶的草酸钙,人不但无法吸收,时间长了还会出现头发干枯、腹泻、缺钙和生长发育慢的现象。 因此,喝牛奶和吃巧克力的时间要分开。

5.牛奶不宜和豆浆同煮:牛奶和豆浆都是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 有人认为,牛奶和豆浆混合煮后饮用,可以起到互补作用,提高营养价值。 其实,这并不科学。 因为,豆浆中含有的胰蛋白酶抑制因子,能刺激胃肠和抑制胰蛋白酶的活性。 这种物质,需在100℃的环境中,经数分钟才能被破坏。 否则,未经充分煮沸的豆浆,食后易使人中毒。 而牛奶若在持续高温中煮沸,则会破坏奶中的蛋白质和维生素,降低牛奶的营养价值,所以牛奶和豆浆不宜同煮。

6.牛奶中不宜加钙粉:牛奶中的蛋白质,主要是酪蛋白、乳白蛋白和乳球蛋白,而酪蛋白的含量最多,占牛奶蛋白中的83%,而酪蛋白又是由OCK、K、β和γ酪蛋白组成。 如果喝牛奶时,加入钙粉,过多的钙离子,就会与OCK和β酪蛋白结合,使牛奶出现凝固现象。 另外,钙还会和牛奶中的其他蛋白结合产生沉淀,特别在加热时,这种现象更加明显。 因此,给小儿补钙,不宜在牛奶中加钙粉。

7.牛奶不宜和奶糕同煮:牛奶和奶糕都是较好的婴儿食品。 但是将两者混合煮成糊状食物喂养新生儿,是不利于婴儿健康的。 实践证明:如将两者同时煮,因牛奶煮沸温度是90℃,为保证奶糕也能煮熟,势必要延长牛奶的煮沸时间,这样会破坏牛奶中的营养成分。 长期用它来喂婴儿,会造成婴儿的营养不良。 同时,新生儿的消化机能还不完善,又缺乏消化淀粉酶,对奶糕中的淀粉不能很好消化吸收。 所以,不宜用牛奶煮奶糕来喂养婴儿。

8.牛奶不宜和药品同服:牛奶及其奶制品中,均含有许多钙、铁等离子,一般每升鲜牛奶中,含钙1300毫克,铁0.4毫克。 这些离子和某些药物(如四环素类等)能生成稳定的络合物或难溶性的盐,使药物难以被胃肠道吸收,有些药物甚至被这些离子所破坏。 如果用牛奶送服这些药物,就会大大降低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影响治疗效果。 所以,药品不宜用牛奶送服。 食用牛奶及其制品,应与服药时间相隔1个半小时为宜。

9.鲜牛奶不宜冰冻:牛奶冰冻后,奶中的蛋白质、脂肪和乳糖等营养物质就会发生变化,出现明显不均匀的分层现象。 通常上层为含脂肪较多的松软物质,中层是含大量蛋白质和乳糖的白色核心,下层则是乳固体物质和大部分蛋白质,而周围是紧密而透明的冰晶体。 这种冰冻的牛奶,待解冻后,可出现凝固状沉淀物、上浮脂肪团,并出现异常气味等,其营养价值也随之下降。 因此,存放牛奶的温度,以不低于0~3℃为宜。

10.酸奶不宜加热后食用:酸奶是用新鲜牛奶加入活性乳酸菌经过发酵制成。 它保存着鲜牛奶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钙等一切营养素。 酸奶中的蛋白质由于受到乳酸菌的作用,成为微细的凝乳,变得更容易消化吸收。 酸奶中的钙在乳酸的作用下,形成乳酸钙,也更易为人体吸收。 酸奶中的维生素含量比鲜奶高。 有人担心酸奶太凉,冷天吃了怕闹肚子,想煮后再吃,这是很不科学的。 因酸奶经过煮或蒸后,它的物理性状就会发生变化,使其特有的风味消失,营养价值也下降了,起特殊作用的乳酸菌会全部被杀死。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下一篇:有参加过团购的么?价格低?能便宜多少?
上一篇:line out接口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