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40多万大军为何始终未能攻下孤立的幽州城

2023-02-09 13:23:56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30

公元979年,刚刚站稳脚跟的宋太宗赵光义亲自统帅宋朝精锐力量40多万,开始了中国历史上又一次北伐。 此战的目的是为了收复燕云十六州,当年坑爹的石敬瑭把这片领土送给了辽国人,中原王朝从此失去了战略屏障。 因此作为军事爱好者的赵光义决定亲自出马收复失地,他想超越自己的哥哥,以此来证明自己的实力。 当时宋朝内部一直认为他的皇位来路不正,真正的继承人应该是赵德芳。

一、宋军久战疲惫,后勤不足

979年正月,宋太宗出兵20万北伐北汉,在赵光义看来自己收复北汉易如反掌。 但是他忘了,他的哥哥三次进攻北汉都没有成功,就连赵匡胤的老上级柴荣也曾进攻北汉,可惜也以失败告终。 此次宋军进攻北汉的军事行动并不顺利,宋军虽然包围了太原城,但是久攻不克。 在这样的情况下,宋太宗再次命令后方的宋军前往增援,而且他本人御驾亲征。 截止宋太宗抵达太原城下时,围城的宋军超过了40万。 经过4个月的反复厮杀,在5月初,北汉宣布投降。 北汉的投降深深刺激了赵光义,他不过各军将领的强烈反对,命令大军北伐,他的目标是燕云十六州。 赵光义之所以敢北伐,也不是没有道理的,首先在进攻北汉的战争中,宋军一鼓作气击败了前来增援的辽军。

经过细作侦查,燕云地区的辽军兵力不多,加在一起不超过10万。 而且大部分都是汉人将领在镇守,估计不会遇到强烈的抵抗。 因此赵光义命令三军拔营起寨,目标幽州城。 但是当时的宋军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首先是久战疲惫,宋军进攻北汉足足打了4个月,将士们已经不想继续作战。 由于从山西进攻河北,需要翻越重重的山岭,因此宋军并没有携带太多的攻城器械。 宋军看样子是轻装上阵,但是后来面对高大的幽州城,只能望城兴叹。 最后一点就是后勤的准备,由于赵光义突发奇想的北伐,宋朝的文臣武将都没有任何的准备。 武将们没有制定相应的进攻路线和各种方案,文臣们没有时间准备足够的战争物资,在包围了幽州时,宋军内部的军粮已经告急。

二、轻视了辽军的实力和辽国的决心

在宋军进攻北汉的过程中,宋军大败前来增援的辽军。 宋太宗心里开始轻视辽军,他感觉辽国人也不过如此。 他宣布继续北伐也算经过考虑的,虽然宋军久战疲惫,但是宋军以五打一还是有绝对的胜算的。 当时的宋军部署一百年之后的宋军,当时的宋军堪称虎狼之师。 与辽军一比一对抗可能不足,但是40万宋军进攻不到10万辽军还是绰绰有余的。 幽州的守将韩德让也明白这一点,他将所有能集结的部队全部调进了幽州城内。 韩德让希望固守待援,反正宋军的攻城器械不多。 幽州城经过长期的修建,城墙十分高大,宋军一时之间当真没有办法。 在万般无奈之下,赵光义只得命令宋军围城。

在围城的问题上,他有犯错了。 围三缺一是军事常识,而他的命令是团团包围,这样一来,城内的辽军无法突围,也只能和宋军死磕到底。 宋军北伐的消息传回了辽国上京,辽国皇帝立刻升帐议事。 最终辽国的决定是放弃幽州,固守长城一线。 历史给我们开了一个很大的玩笑,辽国派出了耶律休哥、耶律斜轸等名将率领的7万援军。 辽国皇帝给他们的任务是接引韩德让突围,然后防御长城。 辽国派出的援军虽然不多,但是都是清一色的骑兵,而且经过长期的训练。 此时耶律休哥打算试一下宋军的实力,他率领3万辽军主动向宋军大营挑战。

三、皇帝的战败致使宋军满盘皆输

当时宋军内部对赵光义已经心生怨言,这一点赵光义也明白。 面对辽军的挑战,赵光义决定亲自出战,鼓舞一下全军的士气。 但是他的对手是耶律休哥,二人的军事能力完全不在一个等级。 赵光义太招摇了,出战还是全套的銮驾。 耶律休哥惊讶的看到了大宋皇帝的黄罗伞盖,这样的机会千载难逢。 他命令辽军猛攻赵光义所在的中军,在两军大战之中,赵光义中箭落马。 皇帝是全军的精神支柱,皇帝的落马只是宋军全军溃散。 虽然赵光义随后被部下救起,但是宋军败局已定,一切都无可挽回。 两路辽国援军和幽州城内的辽军三路夹击,宋军失去了最高统帅部之后,大败亏输。 在追击宋军的过程中,耶律休哥命令士兵双手举火把,这样从远处看辽国援军足足有一二十万。 宋军将领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放弃了先退守然后再反击的计划,命令全军疯狂的向南撤退。

var cpro_id = "u6796259";

下一篇:马燧简介 唐朝时期名将左武卫兵曹参军马燧生平
上一篇:秦昭襄王嬴稷的王后是谁?嬴稷的长子又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