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可法守扬州,史可法遇到什么挫折?

2023-02-08 23:57:40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48

清朝虽然迁都北京,可是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它的势力还没有达到。 所以,多尔衮下令向南方进军,以便彻底扫清明朝的残余势力,实现在全国的统治。

这时候,南方的形势也很紧张,农民起义军攻进北京和崇祯皇帝自杀的消息传到江南以后,引起了很大的震动。 明朝的陪都南京,自然成了政治中心。 在这里的文武官员们商议拥立新皇帝的事,不久,他们宣布由万历皇帝的孙子福王朱由崧即位做皇帝。

这个小朝廷拥有淮河下流和长江以南广大地区,掌握着五十万大军。 实力还是相当雄厚的。 可是,它一心一意要“报君父之仇”,不但不设法抵御清军,还派使臣携带黄金、白银和绸缎到北京酬谢清军入关杀“贼。 ”又从海上运大米和白银奖赏吴三桂借兵破“贼”。 清朝收下礼品,派了一个大臣对福王使臣说:“我们发兵为你们报仇,你们不发一兵,反倒突然私下立了皇帝,是何道理?”福王使臣分辩说:“当今皇帝是万历皇帝的嫡孙,深受臣民的拥戴,现在正整练兵马,令我们前来邀请你们,共同发兵讨贼。 ”清朝大臣听罢哈哈大笑,说:“不用邀请了,我们已经发兵下江南了,你们还是早降顺我们大清朝吧!”

清军已经南下,可是福王政权还在那里闹内讧呢!大学士马士英仗着拥立福王的功劳,把持朝政。 他重用臭名远扬的阉党(明朝依附于太监的官僚集团)恶棍阮大铖,大卖官爵,搜刮民财。 即便是目不识丁的人,只要有钱,就要以买个官爵,在大街上招摇撞骗,骚扰百姓。 老百姓恨透了马士英,就连三尺童子,都站在街上唱:

职方贱如狗,都督满街走;

扫尽江南钱,填塞马家口。

镇守武昌的总兵官左良玉痛恨马士英贪赃枉法,就率兵沿长江东下讨伐马士英,提出要“清君侧”。 这时候,清朝大将多铎已经率兵逼近扬州了,马士英却让镇守扬州的大学士史可法从前线调兵抵挡左良玉。 史可法派人劝福王说:“左良玉并不敢与朝廷为难,可清失一来,国家就要灭亡了。 ”福王也对马士英说:“左良玉虽然不该进逼南京,但我看他的奏章,不是要造反。 现在还是守淮南要紧。 ”马士英两眼一瞪,大声呵斥说:“清兵来,还好商量议和;左良玉来,他们做大官,咱们君臣还能活吗?以后谁再敢说守扬州,斩首不赦。 ”福王吓得也不敢再开口了。

其实福王更是一个只知道吃喝玩乐的昏君。 形势已经这样危急了,他还下令选美女,派出许多士兵手持棍棒,闯入民宅,只要见到年轻妇女,不由分说,拿黄纸贴在额头上,拉着就走。 他派人到苏州和杭州去挑选妃子,那里的老百姓说了,连夜嫁姑娘娶媳妇,全城的人都好像着了疯魔一样。 南京城的新宫殿兴宁宫落成了,福王命大臣写楹联(挂在楹上的对联。 楹,只屋子前部的柱子)供他挑选。 有个大臣投他所好,写了一副楹联,上联是“万事不如杯在手”,下联是“人生几见月当头”。 福王对这副宣扬吃喝玩乐的楹联十分满意,马上命人挂了上去。

顺治二年(公元一六四五年)四月,清军攻到了离扬州城只有三十里的地方。 正在抵挡左良玉进攻的史可法得到消息,心急如焚,连标兵都带不及带,只率领几个仆从,骑上快马,连夜赶回了扬州。 史可法是个为人正直、做官廉洁的人。 率兵打仗,他总是和士兵们同甘共苦,士兵们没吃饱他不肯先吃饭,士兵们没有御寒的衣服他也决不先穿。 所以,他的威信很高,福王政权建立以后,马士英忌恨史可法的威望,便怂恿福王把他派到扬州督师。 当时,多尔衮也想借助史可法的声望平定江南,一再写信劝他降清。 史可法断然拒绝,他在回信中说:“我已决心为国鞠躬尽瘁,对于你的招降,我是无论如何不能听从的。 ”

史可法出身寒微,从小是出了名的勤学苦读,最爱在破庙烛灯下通宵达旦的看书,没想到一天雪夜遇到当时的东林领袖——大学士左光斗出来微服赏雪,一见之下大加青睐,就此收为门生。 左也是当时明朝政坛上铁中铮铮之人,史可法深受恩师左光斗的影响,为官清正,办事干练,声名大着,官直至乐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 不过他是典型的文人出身,缺乏军事才能。

这一次,史可法赶回扬州,马上派人四处调兵。 可是各镇将领都拥兵观望,拒不听命。 只有总兵刘肇基率领两千人来到扬州救援。 史可法见兵力太弱,无法迎击清军,就命令刘肇基将部队开入城内,紧闭城门,准备守城。

var cpro_id = "u6796259";

下一篇:一串红可以吃吗?(一串红可以吃吗作文)
上一篇:芡实茯苓薏米赤小豆的功效与作用(芡实茯苓薏米赤小豆黑芝麻有什么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