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艺术(民俗研究)

2022-04-13 14:36:22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62

国家艺术(民俗研究)

:龙伊美

弘扬中国美育精神,树立民族艺术创作新理念,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艺术事业的时代命题。它在润物细无声的审美规律中,默默地影响着艺术家的创作主题和形式美感。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新时代,它作为一种符合时代特征的民族艺术创作理念,意义非凡。艺术创作是民族视觉文化不可或缺的主角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具有民族题材的艺术作品成为艺术作品探索民族文化、颂扬民族团结的重要艺术表现类型。年轻的艺术创作者是未来中国艺术产业的支柱。“中国艺术新视野2019”巡回展昆明站以“青春情怀”为主题,分为青春视野、青春态度、青春表达三个板块,展示由国家艺术基金会资助的青年艺术创作者的艺术作品成果,其中不少作品与西南边疆民族文化相关,让人感受到全球化浪潮下民族文化基因的宝贵生命。

一,培养民族艺术创作的新理念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齐心协力建设社会主义是艺术创作的重要素材。在党的民族政策关怀下,56个民族的生活越来越好。新中国以民族文化为主题的艺术作品形成了明确的艺术创作流。扎根民族地区、关注民族生活、探索民族文化的艺术家艺术作品,已成为新中国社会主义艺术文化的一大亮点,对中国传统审美精神的传承与教育是创作的核心。中华文明注重个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每个时代的艺术作品所遵循的审美规律,以及民族艺术创作中所揭示的审美观念,都体现了时代审美精神的发展程度。中国社会主义新建设的发展和进步,一点一滴地反映在各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劳动和现代化进程中。老、中、青三代艺术家在民族艺术题材创作上取得了丰硕成果。国家艺术基金会设立青年艺术家创作人才和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鼓励新生代艺术家关注新时代民族文化的演变与传承,以造型艺术的方式表达民族文化现代性的巨大变化,讴歌新面貌,通过创作的作品推动视觉美学进入新世纪,培养艺术创作的新思路。

在国家艺术基金会的支持下,年轻艺术家可以更多地参与民族和历史题材的创作。改革开放以来,这些青年艺术家的成长环境、教育经历和思维视野,都使他们拥有了多元包容的艺术理念,他们的视觉感知与时俱进,培育了民族艺术创作的现代心理基础,为民族艺术创作赋予了新的理念。

二、对边疆民族现代生活的新观察

国家艺术基金会的支持,客观上引领了青年艺术创作人才的现代审美倾向,启发青年艺术家观察现实生活的新印象。

新中国成立以来,西南边疆各族人民的生活、工作、劳动场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塑造了现代中国的新形象,阔步迈入21世纪。这样的发展过程和视觉细节是造型艺术可持续记录的画面。艺术家如何从造型艺术的角度把握视觉感官的敏感特征,用现代艺术语言描述少数民族文化的场域感和真实感,不仅对艺术家提出了挑战,也为他们提供了机遇。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题材艺术创作取得了巨大成就。艺术家如、、刘、刘、孙静波、蒋铁峰、等都留下了他们的作品代代相传。他们对中国传统艺术语言的研究和探索,为民族题材的创作树立了丰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新一代艺术家不断探索观察角度和方式,创作形式更加多元。以云南青年艺术家创作的作品为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边疆各族人民传统文化遗产的新观察。肖荣摄影作品《云南少数民族民间工艺图像实录》深入剑川、通海、华宁、新平、建水、龙川等乡镇,覆盖云南20个少数民族地区,拍摄了陶器、金属、木雕、刺绣、剪纸、纺织、竹编等不同类型的云南民间工艺照片数千张。其作品以光影语言为主线,突出云南民间手工艺。通过技术生产过程中的瞬间图像采集,可以唤醒快节奏的城市人群重新认识民族手工艺遗产。刘刚的油画《云南文山》选取了当地壮族文化的知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场景,如坡芽松书、《农雅威》等。,并用有形的材料形状重新创造它。其响亮的油画色彩对比、自由的画面构图、畅快的笔触,突出了南方强烈阳光下的干柱建筑和民族节日的温馨生活氛围,以生命密码渲染出一份文化底蕴。同样,毛项燕的版画《卓木郎印象绣花鞋》用彩色木刻,以光和色的神韵表现高原之美,大理彝族传统刺绣和服饰雕刻更具神韵。

小荣云南少数民族民间工艺35厘米×45厘米数字微喷2015

刘刚油画云南文山200cm×130cm 2015

毛项燕《卓木郎绣花鞋印象》(纸)113cm×80cm 2018

(2)用特殊的绘画方法观察和保存历史图像。尹的版画作品《回顾与展望》以铜版画为媒介,选取大理巍山玉皇阁、云南军校红河县东门楼、民居等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建筑,表达艺术家对国家传统文化元素的关注。年轻的艺术家卢寅,深爱着家乡丽江的文化遗产。他对丽江道观、佛寺壁画研究已久,最终决定绘制《明代丽江土司雕像临摹与白沙壁画经典临摹》,将复杂的部分简化、临摹,从而体验纳西族古代文化遗产空的震撼、造像、线条、着色、近距离触摸壁画,从而讲述当地古代宗教艺术的故事。其临摹过程真挚真挚,蕴含着粗犷凝重的东巴文化。

尹《回顾与展望》铜版80厘米×51厘米51厘米×70厘米2015

(3)新世纪边疆各族社会主义建设工作者的新观察。在吴新林的版画作品《云贵高原》中,艺术家在自己生长的红色土地上,在阳光下观察当地农民美丽劳动的质朴状态,用彩色木刻的形式,将红色的土壤、植物、蓝色的天空在阳光下以极大的硬度展现出来。他的观察来源于对家乡风景内涵的了解。蒋天碧的油画《乡村劳动者》取材于艺术家对生活中常见的农业劳动场景的近距离观察,作品表现出一种舒缓而富有诗意的劳动场景。常见的劳动瞬间如清晨采摘莲藕、日落秋收、装卸蔬菜、绿色豆荚田等在艺术家的画布上被描绘得质朴纯净,体现了土地与人的亲密关系。作者有意考虑画面的光点,让阳光灿烂的大地充满无限生机。

吴新林《云贵高原》65cm×122cm彩色木刻2017

蒋天碧《民工119cm×179cm油画2017》

观察角度的更新与审美情感的净化密切相关。冷静的观察方法,不仅仅是眼观,更是年轻一代艺术家用心去认识自然、认识人性,用创作去诠释、思考。

第三,艺术创作形式的发展和升华

参加展览的青年艺术家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他们接受过良好的艺术教育,有正统的大学教育基础,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对艺术创作的形式有了新的认识,孜孜不倦地探索新的媒介材料和形式语言,思考形式语言现代性的突破,在从当代视角重新审视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时,敢于打破固有形式的框架。比如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审美观念的重构、新图式的建立等。,面对现代文化的冲击,如何吸收和表达民族文化的生存状态,以什么样的风格和形式来表达民族文化的内容,并恰当地把握造型艺术所覆盖的现代人文精神。

赵昌柱《鹧鸪在哪里呼唤》纸色180cm×160cm 2017

形式和内容是矛盾统一、不可分割的。形式的提炼和发展是青年艺术家创作思维的主线。艺术创作形式的不断锤炼和提升,也是一代又一代青年艺术家的责任和使命。艺术形式的有效改进,可以引领艺术风格发展的良性线索和审美倾向,也可以积极引导观众的视觉兴趣取向。在国家艺术基金会的支持下,新一代青年艺术家沉着冷静,执着于创作,认真打磨艺术创作的精髓。赵昌柱的彩画《鹧鸪哨在哪里》源于滇东南壮族音乐坡芽的情歌。她经常在文山写生,熟悉的壮族干栏建筑、喀斯特地貌、常绿热带树木,在画面中安排得很有感情。她运用云南现代彩画的语言技法,大胆铺开对比色,平面构图饱满,视觉上表现出古代高空观察的意味。苗元阳的油画《茶马古道》,通过实地走访,特意走在玉溪、墨江、普洱等地写生。他从茶马古道的几条主线中收集感悟,用油画展现西南边陲的古色古香和冷冷之美,展现茶马古道沿线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团结友爱的历史渊源。作品有意识地将古道上的人放在画面中央,寻找新的空图案,展现了危险古道上的人的坚韧,抽象色彩的组合,人物的表现性描写,以灰色调为主,在灰色调中寻找不同的深浅和色彩倾向,区分古茶马古道沿线不同民族的文化性格,仿佛老照片离得很远,古道的时代感突然出现。

Miu海洋茶马古道油画画布139cm×159cm 2016

青年艺术家在不同的艺术形式中探索多媒体技术和新的语言表达,突破艺术风格创造另一种可能。

四,青年视野下的民族题材艺术创作

民族题材的边疆艺术创作在不同地域、不同时代有着鲜明的影像资源,具有广阔的创作空间空。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发展也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生态、环境、人文、风俗等方面的巨大变化。传统习俗可能会改变或消失,这给文化研究带来了新的问题。民族文化研究思维面临着保守与变革的矛盾。艺术创作以影像的方式记录了现代化进程中的民族文化,也反映了青年艺术家对现代民族艺术作品多元化主题的选择。

今天的中国正处于全面开放和文化融合的时代。青年艺术家本身就有民族艺术精神的传统血脉,也从丰富多彩的现代艺术文化中汲取取之不尽的营养,将新奇的感觉世界带入意境之中。卞的作品聚焦于深厚的民族文化主题。油画《大禹治水》以现代风格描绘了中华文明古老的神话故事,用表现主义的语言描绘了这位睿智而英勇的圣人。他的系列油画《佤族文化》也关注中国民族文化的内涵。象征元素如牛的崇拜、火的含义、木鼓、摩巴等。呈现在作品中。用狂放的笔触阐释原始、粗犷、疯狂的文化意义,将绘画形式与表现主体融为一体。郭仁海油画《戴家》以云南傣族为创作母题。通过对傣族文化和生存环境的探索和观察,在油画语言的处理上,大胆运用绿色调,在纯色中小心翼翼地打开层层叠叠,用叠叠的绿色自然植被还原热带雨林空,充满写意性,营造以解读南方傣族文化为主题的生态环境氛围。是年轻人视野的个性表达。

卞油画《大禹治水》180 cm×600 cm 2017

艺术是严肃而崇高的事业,技法和形式是造型艺术的关键。除了感官的和谐之外,青年艺术家创作的作品是以作品的现代性和崇高感以及边疆民族文化的现代演变为主题的。他们还用现代造型语言诠释了民族团结、共同发展、幸福美满的现实场景。

年轻一代艺术家成长于改革开放时代,在中国传统文化和全球多元文化视野的共同滋养下,他们成为新时代艺术创作的主力军。他们对民族题材的创作有着全新的视角。无论艺术风格是雅是阔,是静是暖,他们都致力于边疆民族题材的创作,歌颂新世纪祖国边疆的新面貌。

青年艺术家正在形成一个有效的艺术创作群体梯队。他们思想活跃,时尚前卫,创造力无限。他们从多个角度思考民族文化的时代潜力,展现出积极的新脉搏。“中国艺术新视野”系列巡回展搭建了良好的学术平台,也打破了地域界限。青年艺术家通过作品的呈现,可以近距离地相互讨论问题、交流感受、分享经验,对艺术创作的推进和创作群体的培养起到了很强的引导作用。用展览推送来回馈艺术创作,也是艺术传播的必要举措。

(作者系云南艺术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下一篇:clean clear(cleanclear吸油纸蓝色和粉色区别)
上一篇:无线密码忘记了怎么办(自家的wifi忘记密码了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