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弄老妇肥白身子

2023-02-08 02:16:53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25

话说宋玉叔,莱阳人。 宋先生为官清正廉明,任京官期间,因俸禄微薄,只能在偏远的地方租宅院作为府第。
此宅浓荫蔽日,周围少人烟,因此显得格外凄凉,甚至有些阴森。
一日夜间,月色清冷,两个婢女侍奉老太太在正屋安歇,忽闻院内有”扑扑”的声音,像是喷水发出的声响。
老太太命婢女去查看。 婢女在窗纸上戳开一洞朝外看去,只见一驼背老妇,短小身材,满头白发挽成高高的发髻,约两尺来高。
老妇像鹤一样在院内四处走动,时快时慢,边走口中还源源不断地向外喷水,其状甚是怪诞,水好像喷不完一样。
婢女返身向老太太禀告,老太太听了,感觉十分怪异,就让两个婢女扶着来到窗边往外看。 老妇人飘飘忽忽的,一回头朝窗户望来,其貌甚是恐怖。
老太太吓了一跳,刚要喊话,那老妇倏忽间就窜到窗前,朝窗户喷了一口。 只见窗纸破落、窗棂断裂,三人被喷了一身水,顿时倒毙在地。 而此时,家中人并不知道发生此事。
第二天早上,太阳已升老高,家人还未看到老太太起床,就去敲房门,敲了半天也没有回应。 大家有些担心,便撬开房门进入,只见主仆三人倒卧在地上。
众人一片慌乱,探了探三人鼻息,发现老太太和一婢女早已死去,另一婢女气息微弱,身上尚有余温。
大伙将她扶起躺在床上,用温汤灌之,又急忙派人去禀报宋先生。 不久婢女慢慢苏醒过来,战战兢兢地讲出了昨晚之事
宋先生闻讯赶回家中,见此惨状,悲愤欲死。 家中有这等古怪之事,定有妖鬼作祟,便询问婢女昨晚老妇人出现的位置,命人在院内挖掘,定要弄个水落石出。
挖到约三尺深的时候,见到了几缕白发。 继续再挖,终于见到一个女尸,其身材样貌正如婢女所言。 显然已埋葬有些时日,但面部肥白如生,犹如活着一般。
宋先生痛恨不已,命家人击打。 众人一阵戳打,很快骨肉皆烂,从身体里面流出了的全部是清水。


《聊斋志异》里的《喷水》,短小精炼,似乎也没啥名气。 表面来看,是一个惊悚片,一个恶鬼伤人的故事。
文中神秘老太婆既不知其来历,毫无征兆出现,又莫名其妙地消失。 出现就骤起发难,行凶伤人,消失又平淡无奇,无影无踪。 这种来无影去无踪的切换才是这篇故事最让人感到恐怖的。
这是这篇文章的“精”,如此故事编排,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了一副让人不禁毛骨悚然的恐怖情形。 这才是聊斋的刻画手法,这样的叙事才是最高级的。
本文主人公宋琬,清初著名诗人,清八大诗家之一。 字玉叔,号荔裳,汉族,莱阳人。 宋琬出身世代书香名宦之家。
高祖宋黻,为明代莱阳第一位进士、官至浙江副使。 父宋应亨,天启间进士,历任大名府清丰知县、吏部稽勋司郎中,清兵入关后,死守莱阳抗清,城破殉国。
宋琬自幼聪敏好学,才华出众,应试县、府、道皆名列榜首。 1635年,以高材充拔贡入京深造,与父宋应亨、兄宋璜,名噪京华。
1646年乡试亚魁,翌年中进士,授户部河南司主事。 后升调吏部稽勋司主事。 其廉洁奉公,办事精明。
1650年遭逆仆构陷入狱,1651年夏日出狱,出狱后官复原职。 1654年出任陇西右道佥事。
到任不久,秦州发生地震,数万百姓无家可归。 宋琬一面组织群众重建家园,一面采取措施赈济百姓。 因救灾有功,清廷“钦赐蟒服加一级,优升永平副使,管军饷”。
1660年,宋琬调任左参政之职,兼分守绍兴。 次年春,族子宋奕炳诬告他与义军首领于七通谋,被下诏入狱。 全家被抄,押送京入狱。
1662年,清廷认为“穷治无迹,证虚不当坐”,将其释放。 此时宋琬已无家可归,只好漂泊江南,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1672年,宋琬“投牒自讼,冤始尽白”,冤情得以昭雪,再次被清廷启用,授四川按察使。 翌年,宋琬进京述职,适逢吴三桂兵变,忧愤成疾,病死京都,时年59岁。
作为老乡和后辈的蒲松龄对宋玉叔是敬仰的,对他的遭遇却又是同情的。 所以了解这些历史背景,就可以很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
“老妇疏急作鹓行”,喷出来的却是毒水。 何为鹓行?比喻百官上朝时的行列,此处意指将朝中大官比作老妇人。 何为喷毒水?意指朝廷内外那些至于宋玉叔死地的恶毒攻击诽谤。
文中的老妪,其实是描述一些朝臣,他们老谋深算,嫉贤妒能,党同伐异。 藏于地下三尺,皮囊完整,肉骨腐烂,满肚子坏水。 背地里,爬出来,像僵尸一样,喷人毒水,又以谣言蜚语诬陷他人,置人于死地。
这是这篇文章的“髓”。 蒲松龄用鬼怪故事,影射出了宋玉叔被抄家入狱的真正原因,不是所谓族子宋奕炳诬告,宋玉叔与义军首领于七通谋。 真正被陷害的原因,是朝廷小人想要构陷于他。
所以,虽说这篇文章是蒲松龄早期之作,题材取之于乡野异闻,但是依然反映作者对于封建制度黑暗的批判。
正史往往记录表象,而野史往往影射内情。

下一篇:dior戴妃包多少钱(女生第一个大牌包包怎么选)
上一篇:结婚送亲的人一般都要给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