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家钧窑瓷器价格寿桃(当代中国钧瓷领军人物)

2023-02-07 20:12:41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89



01 出身世家,终成一代宗师

禹州,五千年华夏文明的发祥之地,华夏第一国夏都所在。 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还孕育出传承1300多年的皇家艺术——钧瓷,为中国陶瓷写下最绚丽的一笔!在禹州的中心,有一座中国单体面积最大的皇家制式建筑,以金碧辉煌的皇家气派、雕梁画栋的恢弘气势,迎接世界的瞩目,这座雄伟建筑的发起者,就是神垕孔家!

钧瓷文化园-天成阁

莫道世上黄金贵,不如孔家一把泥!神垕孔家,在钧瓷艺术界,是一个特殊的存在!遥想一千多年前,钧瓷以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绝妙,成为了帝王的专宠,直到宋徽宗时达到巅峰!宋、明两朝钧瓷技艺一度失传。 1958年,周恩来总理亲自指示恢复钧瓷,以孔铁山先生为首的钧瓷老艺人,经过数年的努力,不仅成功复烧了钧瓷,还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资料,为当代钧瓷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也许,孔铁山老先生做梦都想不到,他为中国钧瓷事业做出的最大的贡献,是几十年后,为世界培养出了一位千年一遇的钧瓷宗师——孔相卿。


孔铁山

孔相卿自幼跟随父亲烧制钧瓷,在别的孩子忙着玩耍的时候,幼年的孔相卿总是呆在父亲的实验室里,一会拉坯,一会上釉,常常把自己弄成泥人,却乐在其中。 早在80年代,孔相卿就在父亲的指导下创作《罗汉炉》、《鱼耳炉》、《玄纹瓶》等作品,艺术效果直追宋代官窑,举世震惊,《光明日报》还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孔相卿因此年少成名。

但孔相卿从不止步于此,他多次远赴各大陶瓷产区考察,并参加中央工艺美院的艺术学习,最终成为钧瓷有史以来第一位全面掌握设计、配釉、成型、釉烧等全部技艺大师,并成为钧瓷技艺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与此同时,孔相卿还被评为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并以评委身份,参加第六届、第七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评选,可谓大师中的大师。

02 孔相卿的艺术成就

“大道至简”到“大美天成”——孔相卿的陶瓷创作理念。

1.《伟人尊》——一件独具匠心的作品


这件作品是孔相卿在2005年采用虚拟空间的设计方法,将器型轮廓设计为毛主席侧面微笑剪影轮廓,线条清晰流畅,使伟人神采跃映眼前。 同时,作品上半部首次使用黄金镀层加以装饰烧制而成,寓意在伟人光芒的照耀下,社稷四方永远太平,民享恩泽,世代永祥。 该作品于2005年9月被毛主席纪念堂正式收藏;2006年9月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2007年1月入选九年级《美术》教科书,同年入选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纪念邮票。 该作品独享了三个第一:首次在钧瓷上尝试黄金镀层工艺,首次将剪纸艺术应用在钧瓷制作上,当代钧瓷作品首次入选《美术》教科书。

2.《中原壶》——孔相卿心中的一个梦

作为钧瓷艺术品,不应只摆放于博物馆中,要把它从博物馆中请出来,走进大众的生活和视野。 这就是相卿心中的一个梦。

2006年,孔相卿独辟蹊径,精心设计,在器型上不仅追求流畅圆润、端庄秀气,而且融入天圆地方、吉祥喜庆等文化内涵,并根据不同造型使用不同釉方,先后推出圆满壶、招财壶、平安壶、寿桃壶、光明壶等十几款风格独特、质量上乘的钧瓷壶;同时,推出“茶道七品”,含茶壶、注壶、茶筛、茶罐、茶杯、熏炉、花瓶小饰等七件套,一经问世,好评如潮。 时任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说:“没想到相卿能把钧瓷壶做得这么好,这是我们河南人的骄傲。 ”随之,卢书记把孔家钧窑的钧瓷壶系列誉为“中原壶”。

今天,10年过去了,神垕已经有近50家钧瓷企业以做钧瓷壶为主。 “中原壶”傲然成为一个艺术瓷种的产业。

3.《四海升平》——第一件登上联合国主席台的钧瓷作品

2008年2月26日,联合国总工会中国区秘书长率队到神垕孔相卿主理的孔家钧窑考察,孔相卿大师创作的《四海升平》引起了他的注意,很快就被这件作品古朴典雅、千变万化的神韵所打动,当场决定,用孔家钧窑的这件作品赠送给联合国。 2008年4月17日,应联合国总工会邀请,时任许昌市委书记毛万春和孔家钧窑董事长孔红生一行携《四海升平》飞赴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先后受到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先生和常务副秘书长阿莎•罗斯•米基罗博士的亲切会见。 《四海升平》作为“国礼”被联合国总部永久性珍藏。 “钧瓷有1000多年的历史。 在五大名瓷的恢复发展过程中,唯有钧瓷超越了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宋代。

4.国礼,一做就是十三年


孔相卿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对中国青铜文化了解颇深。 在他制作的相当一部分作品中,我们能品味出青铜文化元素的味道。 2006年,孔相卿设计的《丰尊》,就借鉴了青铜花觚和出戟尊的设计理念,并以四龙为饰,蕴藏四海太平、五谷丰登之内涵。 2006年,该作品被第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选中,成为这次会议的国务礼品。 孔家钧窑在这之后一发而不可收,一直到2018年,中国——东盟博览会连续十三届都选用其作品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元首。 他们对孔家钧窑的作品给予很高的评价:“窑变丰富,釉色美妙,富有想象力,代表了当代钧瓷的最高水平。 ”

5.《华泰尊》,两次见证大国盛会

2018年9月12日,以“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建中国-东盟创新共同体”为主题的第15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在南宁隆重开幕。 孔相卿创作的国礼《华泰尊》亮相开幕式现场,并陈列在元首席位前,作为国礼,赠送给与会的各国元首及政要。

2019年4月25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峰会在北京召开,《华泰尊》再次荣膺国礼身份,赠送给与会的各国元首及国际组织领导人,耀目世界。

同一件作品,两次被选为世界级会议的国礼,在中国外交史上尚属首次。 《华泰尊》凭借古朴大气的造型、神奇绝妙的釉色、吉祥完美的寓意、雍容博大的气韵,展现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外交理念,呈现了一带一路的时代主题,两次见证“一带一路”重要会议,不仅见证了钧瓷的发展,更见证了时代、见证了国家、见证了世界。

03 孔相卿“铜系青蓝釉”的发现不亚于哥德巴赫猜想命题的破解

哥德巴赫猜想是数论中存在最久的未解问题之一。 目前,最好的结果是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在1966年发表的陈氏定理。

在陶瓷领域,钧瓷对世界的最大贡献就是1000多年前使陶瓷由单色釉过渡到多彩釉。 在这个过程中,独占鳌头的就是铜红釉的出现。 长期以来,在钧瓷烧制过程中,青色、蓝色都是由铁元素生成的,好像与铜元素没有任何关系。 但由铁元素生成的青蓝釉往往给人以发灰、发暗之感,缺乏那种清新明丽的韵味。

孔相卿的父亲孔铁山当年就是国营瓷厂实验室的负责人,专门研究配釉。 经他之手,配出很多具有代表性的釉,如74号红、85号红、花釉、官窑釉、彩瓷釉等。 孔铁山去世后,给孔相卿留下大量一手资料。 这些资料对于孔相卿研究釉,无疑起了助推剂的作用。

由铜元素生成铜红釉,由铜红釉转化成青蓝釉,再由铜红、铜蓝、铜绿派生出更多更好的复合型釉彩,从而生成万紫千红的自然窑变色彩,那是何等惬意啊!仔细推敲,这与陈景润先生“1+2”的陈氏定理又是何等吻合啊!

可以想象,随着“铜系青蓝釉”进一步应用于钧瓷艺术的创作之中,一定会有更多更好的钧瓷作品出现,钧瓷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哥德巴赫猜想与“铜系青蓝釉”虽不是同一意义上的命题,但它们有异曲同工之妙。 孔相卿完成铜系青蓝釉项目之时,就如同陈景润证明“陈氏定理”之时,科学与命运为他们打开了一扇窗。 他们都为人类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在不同的领域作出了贡献!

孔相卿——不愧为当代中国钧瓷领军人物!

  • 投稿/合作热线:0374—2077979
  • 邮箱:taociTV666@163.com
  • 网址:
  • 中国陶瓷频道河南办事处

下一篇:西安工资水平怎么样(西安工资水平怎么样2022)
上一篇:大葵花鹦鹉多少钱一只(人人都爱的金刚鹦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