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肉和白肉的区别是什么(什么是白肉什么是红肉)

2023-02-07 13:44:18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31

“肉”现在每天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 吃肉也是膳食中的一部分,它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蛋白质,还可以帮助身体吸收脂溶性的维生素。 但是这“肉”有这么多的好处,是不是就可以肆无忌惮的吃呢?回答一定是不行的。 据说这吃“肉”还有红、白之分,那什么是“白肉”、什么是“红肉”呢?

“白肉”一般是指:鱼肉、虾肉、贝类、鸡肉、鸭肉、植物肉(大豆)等。 广义上是指肌肉纤维比较细腻,脂肪含量较低,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的肉类。 白肉还包括一些爬行动物、两栖动物、甲壳类动物(虾蟹等) 或双壳类动物(牡蛎、蛤蜊)等。 总的来说,白肉类食物能提供丰富蛋白质,且脂肪含量低,不容易造成三高症。 每日适量摄入家禽的肉,对血尿酸高的人群比较适合。 需要注意的是家禽肉的皮嘌呤含量较高皮下组织脂肪含量丰富,因此食用家禽时应该去皮食用。

“红肉”是指畜类的肉,简单的说就是四条腿的。 包括猪、牛、羊等的肌肉、内脏及其制品。 红肉肌肉纤维粗硬,饱和脂肪含量较高、富含嘌呤,不适于肥胖、痛风、慢性疾病患者食用。 红肉虽不如白肉好,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完全拒吃红肉。 与白肉相比,红肉中富含铁、锌等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B12、蛋白质、烟酸、等。 这些成分对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尤其是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还有就是贫血的人群。

拓展资料:

动物性食物作为我们餐桌上常见的食物之一,我们总会听到人们对动物性食物的划分是用“白肉“和”红肉“这两个词。 但是大家又知不知道”白肉“和”红肉“具体是指什么呢?超哥为此查阅了一些文章,现在马上为你们科学解答!

白肉和红肉是按照肉的颜色进行划分命名的。 一般水产品和禽肉属于白肉;畜肉属于红肉。 但是这两个概念其实存在纰漏,并不是十分严谨,目前我们对肉更科学的分类应该是畜肉、禽肉、水产品和蛋类。

白肉和红肉这两个概念其实很直观,肉色偏浅的肉就是白肉,肉的颜色偏暗红的肉就是红肉。 那么什么类型的肉会呈白色呢?一般是禽肉及水产动物的肉色较浅。 那什么肉又会呈现红色呢?一般是畜肉包括猪牛羊等的肉肌肉较深,呈暗红[1]。 但是有人又会问我了:三文鱼在煮熟前肉的颜色是呈现橙红色的,猪肉煮熟之后也呈白色的,那又怎么解释呢?确实,三文鱼是属于白肉,而猪肉是属于红肉,这只能说明这种白肉和红肉的分法并不严谨,但是却也并不会对我们理解这两个概念带来太大的困难。 各位超粉们也不必钻牛角尖,明白大致的区别即可。

方法其实有很多。 超哥也查阅了相关的资料,介绍三种相对比较科学的方法给大家。 第一种方法是按照肉做熟后的颜色区分,红色即为红肉,白色即为白肉(但是并不严谨,有些红肉煮熟后也会偏白);第二种方法按是否为哺乳动物来分,是哺乳动物则为红肉,不是则为白肉(这种方法区分的依据在于哺乳动物的肌红蛋白含量较高,通常肉的颜色也会比较红,这种方法比第一种好):第三种则按肉类中肌红蛋白的含量来分,多就是红肉,少就是白肉(这种方法不是专家的话不一定清楚,所以也不怎么好)[2]。 以上的方法其实多少都存在着不足,但是作为普通百姓自己去区别肉类的方法绰绰有余。

那么这两个不太严谨的概念为什么会产生呢?我们知道,动物性食物是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它能够为我们提供蛋白质、脂质、脂溶性维生素、B族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 而研究人员想了解不同种类的肉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所以对两种不同颜色的肉类进行归纳分析,就有了“红肉”和“白肉”之分了。 但是毕竟这不是一个严谨的概念,所以我们一般会再对肉类进行细分,分为畜禽肉、水产品、蛋类。 而2016年新鲜出台的膳食宝塔也对这几类肉提出了每日推荐摄入量:畜禽肉40~75g、水产品40~75g、蛋类40~50g。

白肉和红肉的概念十分简单,要区别它们也不是什么难事。 每一种食物都有它本身的营养特点,没有说哪一种会比另一种好,所以超粉们不必纠结到底是红肉比较健康还是白肉比较有益,要是能按照膳食宝塔推荐的进行食用,那就更好了!

下一篇:石耳多少钱一斤(长在悬崖峭壁上)
上一篇:开空调一晚上多少钱(空调电费是怎么计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