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和风俗有哪些?(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和风俗图片)

2023-02-06 18:33:28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17

一、壮族

1、传统节日

“牛魂节”,又称“牛王节”、“开秧节”。 多在春耕以后的一天进行,有的地区固定于农历四月初八进行,因为相传这一天是牛王的诞辰。

传说牛王原来是一位天神,奉玉帝之命下凡帮助人们耕作。 人们感激他的功劳,便在其诞辰祭祀牛魂。 这一天,各家各户都将牛梳洗一番,并修整牛栏,带着一篮五色糯米饭和一束鲜草,到牛栏旁边祭牛魂,然后把一半食品及鲜草分给每头耕牛吃。

2、风俗

壮族多一夫一妻制家庭。 过去,“女娶男嫁,夫从妻居”曾经较为盛行,后来过渡到“从夫居”的父系家庭为主。

直到近、现代,壮族农村地区仍普遍存在婚后“不落夫家”的习俗,新娘出嫁那一天,由十来个同辈姐妹陪同到新郎家,有的地方当天婚礼过后即回娘家,有的地方新娘与同辈姐妹一起在新房中歌唱达旦度过新婚之夜,次日一起回娘家。 以后逢农忙或节日才到夫家劳动几天。 一般要到二、三年后或怀孕后才长住夫家。

二、满族

1、传统节日

正月十六,北方各地满族妇女,盛行卧冰与“滚冰”,象征着去除晦气;正月二十五“添仓”,祈求丰年;二月初二“龙抬头”祈求风调雨顺;三月三“开马绊”;清明节“祭墓”,上坟插柳;端午节要外出踏青、击球、赛秋千等。

2、风俗

喜庆宴会时,主客男女轮番起舞,举一袖于额,反一袖于背,盘旋进退,一人唱歌,大家呼“空齐”相和。 进入辽沈以后,更多的吸收了其他民族的歌舞形式。 在宫廷乐舞中,备有满、蒙、汉,朝等族的舞蹈。

三、回族

1、传统节日

因为信仰伊斯兰教,回族每年主要过三个重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节日均以伊斯兰教历计算。 每年教历九月为斋月,男满十二周岁、女满九周岁以上的回民,都要封斋。 斋戒期满,逢开斋节,这一天从拂晓开始起来,洗大净、沐浴净身,换上新衣服,到清真寺会礼。

2、风俗

日常生活中,履行念、礼、斋、课、朝等五功是信仰的基本功修。 “念”就是男女老少都要学会念清真言。 “礼”即礼拜,主要包括日常的晨礼、晌礼、晡礼、昏礼、霄礼等五时拜,每周五主麻的聚礼,以及每年开斋节、古尔邦节两次大型的会礼。 “斋”就是斋戒,又称“封斋、闭斋、把斋”。

四、苗族

1、传统节日

苗族民间的传统节日较多,有苗年、四月八、龙舟节、吃新节、赶秋节等,其中以过苗年最为隆重。 苗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一般在秋后举行。

节日早晨,人们将做好的美味佳肴摆在火塘边的灶上祭祖,在牛鼻子上抹酒以示对其辛苦劳作一年的酬谢。 盛装的青年男女跳起踩堂舞。

2、风俗

苗族饮食习俗自有其特点。 黔东南、湘西、海南岛和广西融水的苗族,主食为大米,也有玉米、红薯、小米等杂粮;黔西北、川南、滇东北的苗族,则以玉米、土豆、荞麦、燕麦等为主食。 副食种类很多,肉类有自家养的家畜、家禽和鱼类,蔬菜有豆类、菜类、瓜类,此外还采集野菜和从事渔猎等以补充。

五、维吾尔族

1、传统节日

肉孜节又叫“开斋节”,因为它在封斋一个月后举行,一般要过3天。

古尔邦节又叫“宰牲节”,在肉孜节过后70天举行,家境好的,都要宰一只羊。

诺鲁孜节是维吾尔族最古老的传统节日,在春分时节,相当于公历3月22日。 在这一天,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和传统的“麦西莱甫”。

2、风俗

维吾尔族过去曾盛行包办婚姻,现在自由恋爱较为普遍。 婚前,男方必须向女方交财礼。

男女双方领取结婚证后,会举行婚宴,招待各自的亲戚、好友同事,有的会请阿訇念‘尼卡’。 婚礼有迎接新娘仪式、揭盖头仪式、新郎与新娘为自己婚礼所举行的庆贺仪式等。

下一篇:中国农业银行k宝怎么用(中国农业银行k宝怎么用手机使用)
上一篇:aza阿札包包怎么样